词典 琱戈 琱戈的意思
diāo

琱戈

简体琱戈
繁体
拼音diāo gē
注音ㄉㄧㄠ ㄍㄜ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iāo,(1) 治玉;雕刻。后作“雕”。《説文•玉部》。【组词】:“琱,治玉也。”桂馥義證:“《初學記》:‘琱,治璞也。’或借‘雕’字。《釋器》:‘玉謂之雕。’”《廣韻•蕭韻》:“琱,琱琢。”《文選•張衡〈思玄賦〉》:“轙琱輿而樹葩兮,擾應龍以服路。”李善注:“琱輿,琱玉之輿。”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二:“鐫犀為軸,琱玉為龍。”(2) 似玉的石。《説文•玉部》。【组词】:“琱,石似玉。”(3) 琢磨;推敲。宋楊萬里《寒食雨作》。【组词】:“老來不辦琱新句,報答風光且一篇。”(4) “彫”。雕画纹饰。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孚部》。【组词】:“琱,叚借為彫。”《漢書•貢禹傳》:“牆塗而不琱,木摩而不刻。”顔師古注:“琱字與彫同。彫,畫也。”又《王莽傳下》:“為銅薄櫨,飾以金銀琱文,窮極百工之巧。”顔師古注:“琱字與彫同。”又有雕画纹饰的。《漢書•郊祀志下》:“賜爾旂鸞黼黻琱戈。”顔師古注:“琱戈,刻鏤之戈也。”五代馮延巳《鵲踏枝》之十二:“玉勒琱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鏡花緣》第十回:“身穿白布箭衣,頭上束著白布漁婆巾,臂上跨著一張琱弓。”

gē,(1) 古代的一种兵器,横刃,用青铜或铁制成,装有长柄。【例句】:干(gān)戈。倒(dǎo )戈。枕戈待旦。(2) 姓。

琱戈的意思

琱戈 [diāo gē]

1. 刻镂之戈。亦为戈的美称。

琱戈 引证解释

⒈ 刻镂之戈。亦为戈的美称。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横琱戈而对霸主,执金鼓而问贼臣。”
宋 陆游 《书事》诗:“自笑书生无寸效,十年枉是枕琱戈。”
清 陈梦雷 《赠秘书觉道弘》诗:“露布降封豕,琱戈扫孽鲸。”


国语词典

琱戈 [diāo gē]

⒈ 刻有花纹的戈。

唐·柳宗元〈献平淮夷雅表〉:「金节煌煌,锡盾雕戈。犀甲熊旗,威命是荷。」


琱戈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寸效释义:微小的成效。宋 陆游《书事》诗:“自笑书生无寸效,十年枉是枕琱戈。”明 沉德符《野获编·兵部·京营操军》:“有分营操练之议,竟无寸效。”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魁星为学徒换心》:“此子篤志有餘,而吾力已竭,愧无寸效。”梁启超《灭国新法论》:“假手于顽固政府,施德政则无寸效。”
    • 2.
      江令释义:⒈隋 江总 先后仕 南朝 梁、陈 及 隋 三朝,仕 陈 时官至尚书令,世称“江令”。唐 欧阳询《道失》诗:“不下结綺阁,空迷 江令 语。琱戈动地来,误杀 陈后主。”五代 王涣《惆怅诗》之九:“狎客沦亡 丽华 死,他年 江令 独来时。”⒉南朝 梁 江淹 曾为 建安 吴兴 令和 建元 东武 令,后世亦称“江令”。元 王恽《梦升天》诗:“彤管梦传 江令 笔,紫袍归抱上巖端。”
    • 3.
      琱戈释义:刻镂之戈。亦为戈的美称。北周 庾信《哀江南赋》:“横琱戈而对霸主,执金鼓而问贼臣。”宋 陆游《书事》诗:“自笑书生无寸效,十年枉是枕琱戈。”清 陈梦雷《赠秘书觉道弘》诗:“露布降封豕,琱戈扫孽鲸。”
    • 4.
      篡弑释义:犹篡杀。 谓弑君篡位。汉 蔡琰《悲愤诗》:“汉 季失权柄,董卓 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宋 苏轼《上皇帝书》:“齐 至强也,周公 知其后有篡弑之臣。”清 顾炎武《李克用墓》诗:“朱温 一篡弑,发愤横琱戈。虽报 上源 讎,大义良不磨。”清 昭槤《啸亭杂录·平西域》:“甲子岁,噶尔丹策零 既没,不数年间篡弑相仍。”
    • 5.
      贰膳释义:⒈储备珍美的食品。《礼记·王制》:“五十异粻,六十宿肉,七十贰膳,八十常珍。”孔颖达 疏:“贰,副也;膳,善食也。恒令善食有储副,不使有闕也。”⒉指美食。元 一庵《庆王承旨八秩》诗:“已令贰膳常珍入,但入朝行以杖行。”明 李开先《奉贺李翁七十寿序》:“尝观尚齿养老之礼,通乎四代,是又有南北而无古今者也。而七十则其所尤重者,称之以耆,餔之以糜,仕者逸之以致政,休者加之以贰膳,养之於学,杖之以国。”⒊借指七十岁。唐 权德舆《祭故贾魏公文》:“穷琱戈、金鉉之宠,可以言贵;过悬车、贰膳之年,可以言寿。”宋 范仲

琱戈(diaog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琱戈是什么意思 琱戈读音 怎么读 琱戈,拼音是diāo gē,琱戈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琱戈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