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待时 待时的意思
dàishí

待时

简体待时
繁体待時
拼音dài shí
注音ㄉㄞˋ ㄕ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ài dāi,(1) 等,等候。【组词】:待到。待旦。拭目以待。(2) 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组词】:对待。招待。待遇。待人接物。(3) 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例句】:正待出门,有人来了。 ◎ 停留,逗留,迟延。【例句】:你待一会儿再走。

shí,(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组词】:时间。时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组词】:时代。古时。(3) 泛指一段时间。【组词】:时光。时令。时分。(4) 现在的,当前的。【组词】:当时。时下。时务。时宜。(5) 常常。【组词】:时常。学而时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组词】:时序。四时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组词】:时钟。时差(chā)。(9) 某一时刻。【组词】:按时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组词】:时而。时阴时晴。(11) 机会。【组词】:时机。待时而动。(12) 姓。

基本含义

等待时机的到来,不急于行动。

待时的意思

待时 [dài shí]

1. 谓等待时机。

待时 引证解释

⒈ 谓等待时机。

《孟子·公孙丑上》:“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驍勇百万,畜力待时,役不再举,今日之谓也。”
明 刘基 《顺斋箴为夏仲珍作》:“天地顺动,百度弗渝,待时而行,处顺以守。”
秦似 《比大和比小》:“所以这些枪,就静静躺在货架上,只好待时而沽。”


国语词典

待时 [dài shí]

⒈ 等待时机。

《文选·钟会·檄蜀文》:「今边境又清,方内无事,蓄力待时,并兵一向。」


待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胞释义:民众中的英才。 南朝 梁 任昉《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诗:“待时属兴运,王佐俟民英。”1。
    • 2.
      不胥时释义:不待时。 胥,通“须”,等待。
    • 3.
      且休释义:⒈暂且休整;暂且休息。 《史记·乐毅列传》:“寡人之使 骑劫 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於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汉书·刘向传》:“天子召见 向,叹息悲伤其意,谓曰:君且休矣,吾将思之。”颜师古 注:“且令出外休息。”⒉莫要。唐 杜甫《驱竖子摘苍耳》诗:“寄语恶少年,黄金且休掷。”《水浒传》第二七回:“武松 道:‘你们且休坐了,赶下岭去,寻买些酒肉吃。’”明 叶宪祖《易水寒》第一折:“且休嗟数奇,待时藏器,佯狂游世。”
    • 4.
      丽泽释义:⒈谓两个沼泽相连。《易·兑》:“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王弼 注:“丽犹连也。”朱熹 本义:“两泽相丽,互相滋益,朋友讲习,其象如此。”后比喻朋友互相切磋。唐 柳宗元《送崔子符罢举诗序》:“僕智不足而为文,故始见进而卒以废。居草野八年,丽泽之益,鏃礪之事,空於耳而荒於心。”明 顾大典《青衫记·元白揣摩》:“且从容芸牕丽泽,待时而发。”清 朱彝尊《题颜司勋光敏写照》诗:“吟伴皆 鲍 谢,丽泽拟 王 贡。”⒉比喻惠泽。宋 范仲淹《上张侍郎启》:“浹丽泽於百灵,蔼英声於亿载。”
    • 5.
      乘坚伺隙释义:钻空子等待时机。
    • 6.
      云上释义:⒈《易·需》:“云上於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孔颖达疏:“若言云上於天,是天之欲雨,待时而落,所以明需大惠将施而盛德又亨,故君子於此之时以饮食宴乐。”后以“云上”谓天子施惠赐宴。⒉喻高远。
    • 7.
      互惠释义:⒈互相给予好处。⒉国际法的一项原则。指国家之间根据协议相互给予彼此公民或组织以一定的对等的权利和待遇。当甲国给予乙国的公民、企业等以某种优待时,乙国亦应给甲国的公民、企业等以同等的待遇。
    • 8.
      人取我与释义:取:拿;与:给。指商人囤积物资,待时出售以获厚利。
    • 9.
      伏枥释义:⒈亦作“伏歷”。 马伏在槽上。指受人驯养。《汉书·李寻传》:“马不伏歷,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唐 杜甫《高都护骢马行》:“雄姿未受伏櫪恩,猛气犹思战场利。”⒉喻指养育。清 纳兰性德《拟古》诗之二六:“但受伏櫪恩,何以异駑駘!”⒊指蓄养在厩中的马匹。《汉书·梅福传》:“虽有 景公 之位,伏歷千駟,臣不贪也。”⒋三国 魏 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后用为壮志未酬,蛰居待时的典故。南朝 宋 鲍照《拟古》诗之六:“不谓乘轩意,伏櫪还至今。”明 杨珽《龙膏记·
    • 10.
      伏龙释义:⒈潜伏着的龙。比喻隐居待时的贤者。⒉指灶神。⒊阴阳家的禁忌日之一。
    • 11.
      俟时释义:等待时机。
    • 12.
      修德释义:⒈修养德行。《左传·庄公八年》:“《夏书》曰:‘皋陶 迈种德,德,乃降。’姑务修德,以待时乎!”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僕妾臣民,与身竟何亲也,而为勤苦修德乎?亦是 尧、舜、周、孔 虚失愉乐耳。”明 叶盛《水东日记·杨文贞公遗嘱》:“盖要利达,须力学修德,不在风水也。”⒉行善积德。《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説好劝人归善道,算来修德积阴功。”
    • 13.
      免赐释义:受人款待时的谦词。
    • 14.
      四果释义:⒈佛教语。声闻乘圣果有四,旧译依梵语称为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新译将前三果译为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仍其旧。南朝 齐 周颙《重答张长史书》:“吾不翔翮於四果,卿尚无疑其集佛。”南朝 梁 沉约《佛记序》:“非唯四果不议,固亦十地罔窥。”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纳缚僧伽蓝》:“伽蓝西南,有一精庐。建立已来,多歷年所,远方辐凑,高才类聚,证四果者难以详举。”⒉宋 代民间教派名。宋 陆游《条对状》:“惟是妖幻邪人,平时誑惑良民,结连素定,待时而发,则其为害,未易可测。伏缘此色人处处皆有,
    • 15.
      囤积释义:投机商人为了等待时机高价出售而把货物储存起来:囤积居奇。
    • 16.
      囤积居奇释义:大量收购、储存商品或市场上比较稀缺的物资,等待时机,高价出售。这是获取暴利的一种投机行为。居:储藏。奇:指稀罕或稀少的东西。
    • 17.
      守兔释义:语出 南朝 宋 鲍照《拟古诗》:“南国有儒生,迷方独沦误。伐木清江湄,设罝守毚兔。”后因以“守兔”喻指怀志以待时。
    • 18.
      守道释义:⒈坚守某种道德规范。《左传·昭公二十年》:“守道不如守官,君子韙之。”《后汉书·桓帝纪》:“杜絶邪伪请托之原,令廉白守道者得信其操。”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君子当守道崇德,蓄价待时。”唐 岑参《送费子归武昌》诗:“勿叹蹉跎白髮新,应须守道勿羞贫。”宋 王禹偁《殿中丞赠户部员外郎孙府君墓志铭》:“而公守道退默,未尝自陈,竟以列庶僚,典远郡而终身焉。”⒉防守之道。《墨子·备梯》:“禽子 再拜曰:‘敢问守道。’子墨子 曰:‘姑亡,姑亡。’”
    • 19.
      射隼释义:《易·繫辞下》:“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 ’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於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后即以“射隼”为待机歼敌之喻。
    • 20.
      廛布释义:古代官府征收的商贾储货邸舍和居住房屋之税。《周礼·地官·廛人》:“廛人掌敛市絘布、緫布、质布、罚布、廛布,而入于泉府。”郑玄 注:“廛布者,货贿诸物邸舍之税。”孙诒让 正义:“江永 云:‘廛是停储货物之舍,卖者买者皆有之,今时谓之栈房。卖者肆中不能容,则停储货物于廛,买者当时不能即运,又或储之以待时鬻,亦须廛。此廛是官物,故当有税。’案 江 説固是,但市肆狭隘,止容贩物,商贾之家人或於肆外近市之地别居者,则亦当纳廛布,犹农民之受廛者有里布,则廛固不徒储藏货物之舍矣。”清 袁枚《随园随笔·典礼》:“廛布者,

待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胞释义:民众中的英才。 南朝 梁 任昉《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诗:“待时属兴运,王佐俟民英。”1。
    • 2.
      不胥时释义:不待时。 胥,通“须”,等待。
    • 3.
      且休释义:⒈暂且休整;暂且休息。 《史记·乐毅列传》:“寡人之使 骑劫 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於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汉书·刘向传》:“天子召见 向,叹息悲伤其意,谓曰:君且休矣,吾将思之。”颜师古 注:“且令出外休息。”⒉莫要。唐 杜甫《驱竖子摘苍耳》诗:“寄语恶少年,黄金且休掷。”《水浒传》第二七回:“武松 道:‘你们且休坐了,赶下岭去,寻买些酒肉吃。’”明 叶宪祖《易水寒》第一折:“且休嗟数奇,待时藏器,佯狂游世。”
    • 4.
      丽泽释义:⒈谓两个沼泽相连。《易·兑》:“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王弼 注:“丽犹连也。”朱熹 本义:“两泽相丽,互相滋益,朋友讲习,其象如此。”后比喻朋友互相切磋。唐 柳宗元《送崔子符罢举诗序》:“僕智不足而为文,故始见进而卒以废。居草野八年,丽泽之益,鏃礪之事,空於耳而荒於心。”明 顾大典《青衫记·元白揣摩》:“且从容芸牕丽泽,待时而发。”清 朱彝尊《题颜司勋光敏写照》诗:“吟伴皆 鲍 谢,丽泽拟 王 贡。”⒉比喻惠泽。宋 范仲淹《上张侍郎启》:“浹丽泽於百灵,蔼英声於亿载。”
    • 5.
      乘坚伺隙释义:钻空子等待时机。
    • 6.
      云上释义:⒈《易·需》:“云上於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孔颖达疏:“若言云上於天,是天之欲雨,待时而落,所以明需大惠将施而盛德又亨,故君子於此之时以饮食宴乐。”后以“云上”谓天子施惠赐宴。⒉喻高远。
    • 7.
      互惠释义:⒈互相给予好处。⒉国际法的一项原则。指国家之间根据协议相互给予彼此公民或组织以一定的对等的权利和待遇。当甲国给予乙国的公民、企业等以某种优待时,乙国亦应给甲国的公民、企业等以同等的待遇。
    • 8.
      人取我与释义:取:拿;与:给。指商人囤积物资,待时出售以获厚利。
    • 9.
      伏枥释义:⒈亦作“伏歷”。 马伏在槽上。指受人驯养。《汉书·李寻传》:“马不伏歷,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唐 杜甫《高都护骢马行》:“雄姿未受伏櫪恩,猛气犹思战场利。”⒉喻指养育。清 纳兰性德《拟古》诗之二六:“但受伏櫪恩,何以异駑駘!”⒊指蓄养在厩中的马匹。《汉书·梅福传》:“虽有 景公 之位,伏歷千駟,臣不贪也。”⒋三国 魏 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后用为壮志未酬,蛰居待时的典故。南朝 宋 鲍照《拟古》诗之六:“不谓乘轩意,伏櫪还至今。”明 杨珽《龙膏记·
    • 10.
      伏龙释义:⒈潜伏着的龙。比喻隐居待时的贤者。⒉指灶神。⒊阴阳家的禁忌日之一。
    • 11.
      俟时释义:等待时机。
    • 12.
      修德释义:⒈修养德行。《左传·庄公八年》:“《夏书》曰:‘皋陶 迈种德,德,乃降。’姑务修德,以待时乎!”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僕妾臣民,与身竟何亲也,而为勤苦修德乎?亦是 尧、舜、周、孔 虚失愉乐耳。”明 叶盛《水东日记·杨文贞公遗嘱》:“盖要利达,须力学修德,不在风水也。”⒉行善积德。《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説好劝人归善道,算来修德积阴功。”
    • 13.
      免赐释义:受人款待时的谦词。
    • 14.
      四果释义:⒈佛教语。声闻乘圣果有四,旧译依梵语称为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新译将前三果译为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仍其旧。南朝 齐 周颙《重答张长史书》:“吾不翔翮於四果,卿尚无疑其集佛。”南朝 梁 沉约《佛记序》:“非唯四果不议,固亦十地罔窥。”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纳缚僧伽蓝》:“伽蓝西南,有一精庐。建立已来,多歷年所,远方辐凑,高才类聚,证四果者难以详举。”⒉宋 代民间教派名。宋 陆游《条对状》:“惟是妖幻邪人,平时誑惑良民,结连素定,待时而发,则其为害,未易可测。伏缘此色人处处皆有,
    • 15.
      囤积释义:投机商人为了等待时机高价出售而把货物储存起来:囤积居奇。
    • 16.
      囤积居奇释义:大量收购、储存商品或市场上比较稀缺的物资,等待时机,高价出售。这是获取暴利的一种投机行为。居:储藏。奇:指稀罕或稀少的东西。
    • 17.
      守兔释义:语出 南朝 宋 鲍照《拟古诗》:“南国有儒生,迷方独沦误。伐木清江湄,设罝守毚兔。”后因以“守兔”喻指怀志以待时。
    • 18.
      守道释义:⒈坚守某种道德规范。《左传·昭公二十年》:“守道不如守官,君子韙之。”《后汉书·桓帝纪》:“杜絶邪伪请托之原,令廉白守道者得信其操。”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君子当守道崇德,蓄价待时。”唐 岑参《送费子归武昌》诗:“勿叹蹉跎白髮新,应须守道勿羞贫。”宋 王禹偁《殿中丞赠户部员外郎孙府君墓志铭》:“而公守道退默,未尝自陈,竟以列庶僚,典远郡而终身焉。”⒉防守之道。《墨子·备梯》:“禽子 再拜曰:‘敢问守道。’子墨子 曰:‘姑亡,姑亡。’”
    • 19.
      射隼释义:《易·繫辞下》:“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 ’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於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后即以“射隼”为待机歼敌之喻。
    • 20.
      廛布释义:古代官府征收的商贾储货邸舍和居住房屋之税。《周礼·地官·廛人》:“廛人掌敛市絘布、緫布、质布、罚布、廛布,而入于泉府。”郑玄 注:“廛布者,货贿诸物邸舍之税。”孙诒让 正义:“江永 云:‘廛是停储货物之舍,卖者买者皆有之,今时谓之栈房。卖者肆中不能容,则停储货物于廛,买者当时不能即运,又或储之以待时鬻,亦须廛。此廛是官物,故当有税。’案 江 説固是,但市肆狭隘,止容贩物,商贾之家人或於肆外近市之地别居者,则亦当纳廛布,犹农民之受廛者有里布,则廛固不徒储藏货物之舍矣。”清 袁枚《随园随笔·典礼》:“廛布者,

待时造句

1.战士们严阵以待时刻听候派遣。

2.虽有满腹才学,也不要急于推销自己,所谓藏器待时,要善于看准机遇。

3.生中最艰难的两场考验等待时机到来的耐,和面对切际遇的勇气。

4.愚以为且宜增修文德,按甲寝兵,息军养士,待时而动。

5.在目前不利的情况下,我军该暂时退却,待时而动,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6.今天这样安排,就是为了等待时机,以便东山再起。

待时(dai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待时是什么意思 待时读音 怎么读 待时,拼音是dài shí,待时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待时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