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牛子 牛子的意思
niú

牛子

简体牛子
繁体
拼音niú zǐ
注音ㄋㄧㄡˊ ㄗ˙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niú,(1) 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例句】:牛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牛黄。牛角。(2) 星名,二十八宿之。【例句】:牛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3) 喻固执或骄傲。【组词】:牛气。(4) 姓。

zǐ,(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组词】: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组词】:菜子。瓜子儿。子实。(3) 动物的卵。【组词】:鱼子。蚕子。(4) 幼小的,小的。【组词】:子鸡。子畜。子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例句】:子弹(dàn )。棋子儿。(6) 与“母”相对。【例句】: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组词】: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组词】:孔子。先秦诸子。(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例句】: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例句】: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组词】:子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组词】:旗子。乱子。胖子。(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例句】:敲了两下子门。(14) 姓。

基本含义

形容人或事物非常厉害、强大、出色。

牛子的意思

牛子 [niú zǐ]

1. 指牛。詈语。犹言畜生。

牛子 引证解释

⒈ 指牛。

唐 李咸用 《升天行》:“河边牛子星郎牵,三清宫殿浮晴烟。”

⒉ 詈语。犹言畜生。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那人大怒道:‘这牛子好生无礼!’”
《水浒传》第七三回:“宋江 正坐,只见关下解一伙人到来,説道:‘拿到一伙牛子。’”
《说岳全传》第六十回:“﹝那人﹞就把那条缆绳轻轻地将 张保 两手两脚捆住,喝道:‘牛子醒来!’”


国语词典

牛子 [niú zǐ]

⒈ 宋元时代对村人、乡巴佬的谑称。

元·秦?夫《赵礼让肥·第三折》:「今日拿住一头牛子,欲待杀坏他,他哀告某,告一个时辰假限,下山辞别他那老母兄长去了。」
《水浒传·第三二回》:「原来这个牛子独自个背些包裹,撞了绳索,一跤绊翻。」


牛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丰格释义:⒈风度格调。《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那晚见他丰格超羣,必有大贵之日。”⒉犹丰满。亦指丰满的骨骼相貌,旧时所谓“福相”。元 夏伯和《张奔儿》:“李牛子 之妻也。姿容丰格,妙於一时。”《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那人道:‘不须推命,只须望气。观君丰格,功名不患无缘:但必须待尊閫天年之后,便得如意。’”
    • 2.
      戟香散释义:名称:戟香散 组成:大戟1两,木香1两,干姜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牵牛子5两2两,大黄(锉,微炒)半两,羌活半两,芎䓖半两,陈曲1分,诃黎勒皮1分,桂3分。
    • 3.
      狗耳草释义:牵牛花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牵牛子》。
    • 4.
      白丑释义:白色牵牛子的别名。
    • 5.
      蔫蔫释义:⒈犹闷闷。《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不想姑娘闹了个皮子,蔫蔫儿的受了,自己倒出乎意外,一时抓不着话岔儿。”郭澄清《大刀记》第三章:“牛子 羞得面颊血红,蔫蔫地走开了。”⒉犹恹恹。困乏的样子。《收穫》1981年第4期:“肉体上的疲累,腹中的饥饿,使大家都有些蔫蔫的。”
    • 6.
      黑丑释义:⒈色黑而丑陋。⒉牵牛子的别名。

牛子(niuz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牛子是什么意思 牛子读音 怎么读 牛子,拼音是niú zǐ,牛子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牛子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