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ǐn,(1) 拉,伸。【组词】:引力。引颈。引而不发。引吭高歌。(2) 领,招来。【组词】:引见。引子。引言。引导。引荐。抛砖引玉。(3) 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组词】:引文。引用。援引。(4) 退却。【组词】:引退。引避。(5) 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6) 古代柩车的绳索。【例句】:发引(出殡)。
shēn,(1) 地支的第九位,属猴。(2) 用于记时。【例句】:申时(下午三点至五点)。(3) 陈述,说明。【组词】:申述。申斥。申辩。申冤。三令五申。申请。申报。(4) 重复,一再。【例句】:“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5) 中国上海市的别称。(6) 姓。
1. 字、词由原义产生新义(如“道”本义为“道路”,“方向、方法、道理”为其引申义)
英[extend the meaning of a word,etc.;]
⒈ 见“引伸”。
⒈ 由本义推演、转变而成其他的意义。
引语本《易经·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近推论
1.中文课上,教授要求把路不拾遗这个成语引申一下。
2.分号可以理解为句号,就是解释引申。你可以把他们分别理解再联系在一起。
3.现在引申的意思大概就是说,对某些事物不是很了解,但是可能会知道和这些事物有关的事情或者情况。
4.第二句只是形容车子,问得就是现在指的这辆车去不去图书馆,没有引申的意思。
5.引申意思是凡事都须艰苦锻炼,不断磨砺,才能取得成功。
6.说自己没有时间学习的人,虽然有空闲也不会去学习。引申只要想学习,总能挤出时间。
7.一个词有本义、引申义等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