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羑里 羑里的意思
yǒu

羑里

简体羑里
繁体羑裏
拼音yǒu lǐ
注音ㄧㄡˇ ㄌㄧ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ǒu,(1) 〔羑里〕古地名,在今中国河南省汤阴县北。(2) 诱导。后作诱。(3) 姓。

lǐ li,(1) 居住的地方。【组词】:故里。返里(回老家)。(2) 街坊(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例句】:里弄(lòng )。(3)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例句】:一里(等于五百米)。里程牌。(4) 衣物的内层。【组词】:被里。(5) 内部,与“外”相对,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组词】:里外。心里。这里。那里。(6) 姓。

羑里的意思

羑里 [yǒu lǐ]

1. 殷代监狱名。

3. 古城名。在今河南汤阴北。羑水经城北东流。

羑里 引证解释

⒈ 殷 代监狱名。

《庄子·盗跖》:“文王 拘 羑里。”
成玄英 疏:“羑里,殷 狱名。”
《史记·殷本纪》:“西伯昌 闻之窃嘆, 崇侯虎 知之以告 紂,紂 囚 西伯 羑里。”
《太平御览》卷六四三引 汉 应劭 《风俗通》:“《周礼》三王始有狱…… 殷 曰 羑里,言不害人,若於閭里; 紂 拘 文王 是也。”
明 钱邦芑 《穷士吟》:“羑里 自消遥, 匡 围等平素。”

⒉ 古城名。在今 河南 汤阴 北。 羑水 经城北东流。

《汉书·地理志上》:“荡阴 ……有 羑里 城, 西伯 所拘也。”


国语词典

羑里 [yǒu lǐ]

⒈ 地名。在今河南省汤阴县北,为商纣囚禁周文王的地方。也作「牖里」。


羑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王释义:指 夏、商、周 三代之君。 (1)夏禹、商汤、周武王。《穀梁传·隐公八年》:“盟诅不及三王。”范宁 注:“三王,谓 夏、殷、周 也。夏后 有 钧臺 之享,商汤 有 景亳 之命,周武 有 盟津 之会。”(2)夏禹、商汤、周文王。《孟子·告子下》:“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赵岐 注:“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 是也。”(3)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尸子》卷下:“汤 復於 汤丘,文王 幽於 羑里,武王 羈於王门;越王 栖於 会稽,秦穆公 败於 崤塞,齐桓公 遇贼,晋文公 出走,故三王资於辱,而五霸得於困也。”@
    • 2.
      拘幽操释义:琴曲名。相传 周文王 为 崇侯虎 所谗,商纣 囚之于 羑里,申愤而作此曲。
    • 3.
      殷牖释义:⒈指殷代的羑里(今河南汤阴),相传周文王被殷纣王拘囚之处。⒉泛指囚狱。
    • 4.
      深求释义:⒈着意追求。汉 贾谊《新书·匈奴》:“夫关市者,固 匈奴 所犯滑而深求也。”明 方孝孺《赠王生序》:“供职之暇,輒袖古书从人讲説乎仁义道德之旨而深求之。”⒉谓过于求全责备。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二:“﹝ 韩昌黎 ﹞《羑里操》一篇,末二句云:‘臣罪当诛,天王圣明。’深求圣人,转失之伪。”⒊深究责任。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北场口语之多》:“顺天 乡试,自戊子深求之后,辛卯则 冯临朐 为政,时负海内重望。”
    • 5.
      演易释义:指 周文王 困 羑里 时推演《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之事。
    • 6.
      演易台释义:⒈台名。 在今 河南省 汤阴县 北。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四》:“相里 汤阴县 北有 羑里城,周回可三百餘步,其中平实,高于城外地丈餘,北开一门,相传 文王 演《易》之所。”《清一统志·河南九》:“演易臺 在 汤阴县 北 羑里城,即 文王 演《易》处。本朝 乾隆 十五年圣驾巡幸 河南,经此,有御製《演易臺謁文王祠》诗勒石。”⒉台名。在今 四川省 云阳县 北。《清一统志·四川十三》:“演易臺 在 云阳县 北三十里地,名 向阳坪,宋 邵康节 於此注《易》,明 御史 卢雍 立石表之。”
    • 7.
      郁尼释义:郁悒不申。 汉 蔡邕《琴操·拘幽操》:“文王 在 羑里 时,演八卦以为六十四卦,作鬱尼之辞。”《竹书纪年》卷上“王杀 季歷”南朝 梁 沉约 注:“执 王季 于 塞库,羈 文王 于 玉门,鬱尼之情,辞以作歌,其传久矣。”

羑里(youl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羑里是什么意思 羑里读音 怎么读 羑里,拼音是yǒu lǐ,羑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羑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