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 [zàn měi]
1. 赞扬歌颂。
例赞美幸福的生活。
英[praise; commend; eulogize;]
赞美 引证解释
⒈ 称赞;称誉。
引唐 玄奘 《谢皇太子圣教序述启》:“伏维皇太子殿下,发挥睿藻,再述天文,讚美大乘,庄严实相,珠迴玉转,霞烂锦舒。”
宋 范镇 《东斋记事》卷一:“是时, 王沂公 为宰相, 吕文靖公、鲁肃简公 参知政事,极讚美之。”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太平条规》:“二要熟识天条讚美朝晚礼拜感谢规矩及所颁行詔諭。”
亦作“賛美”。颂扬;称赞。 《三国志·魏志·中山恭王衮传》:“昔 唐叔 归禾, 东平 献颂,斯皆骨肉赞美,以彰懿亲。”
晋 夏侯湛 《张平子碑》:“若夫巡狩誥颂,所以敷陈主德;《二京》《南都》,所以賛美畿輦者,与《雅》《颂》争流,英英乎其有味与!”
宋 田况 《儒林公议》卷上:“弼 皆赞美其説,果推行之。”
《西游记》第九一回:“那塔上层层有佛,处处开窗,扫一层,赏玩赞美一层。”
茅盾 《白杨礼赞》:“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国语词典
赞美 [zàn měi]
⒈ 称扬。
引《三国演义·第七五回》:「使他人卑辞赞美关公,以骄其心。」
近歌颂 夸奖 称道 称赞 称颂 称扬 称誉 赞叹 赞许 赞赏 赞扬 颂赞 颂扬
反批评 诋毁 唾骂 毁谤 讥刺 指摘 嘲笑 申斥 责备 责怪
赞美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夸奖释义:称赞:大家夸奖他做了一件好事。
- 2.
歌颂释义:用语言文字赞美颂扬:歌颂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
- 3.
称扬释义:称赞;赞扬:交口称扬。
- 4.
称誉释义:称赞:这部影片高超的拍摄技巧,为人们所称誉。
- 5.
称赞释义:用言语表达对人或事物的优点的喜爱:他做了好事,受到老师的称赞。
- 6.
称道释义:称述;称赞:人人称道。这是我应尽的责任,不足称道。
- 7.
称颂释义:称赞颂扬:称颂民族英雄。丰功伟绩,万民称颂。
- 8.
表扬释义:对好人好事公开赞美:表扬劳动模范。 他在厂里多次受到表扬。
- 9.
赞叹释义:称赞:演员高超的演技,令人赞叹。
- 10.
赞扬释义:称赞表扬:赞扬好人好事。孩子们爱护公共财物的事迹受到了人们的赞扬。
- 11.
赞许释义:认为好而加以称赞:他的见义勇为行动受到人们的赞许。
- 12.
赞赏释义:赞美赏识:我十分赞赏他那种奋发向上的精神。
- 13.
颂扬释义:歌颂赞扬:大加颂扬。 颂扬功绩。
- 14.
颂赞释义:⒈颂扬赞美。敬宜《为保育员说几句话》:“我似乎还没有听见过对这种默默的工作者一句感谢或颂赞的话。”⒉指颂扬赞美的文字。阿英《许穆夫人》:“《列女传》的作者,也不能不‘善其慈惠而远识’,写下这样的颂赞。”⒊指颂扬功德的碑刻。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洛水》:“永平 元年二月二十日,刻石立颂赞,示后贤矣。”参见“颂石”、“颂德碑”。⒋见“颂讚”。⒌亦作“颂赞”。文体名。“颂”和“讚”的并称。“颂”是用于歌颂的文字,“讚”原本用于赞美,唱拜,后来也用于评述。二者多篇幅简短,文句整秩,多为韵文。南朝 梁 刘勰《
赞美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唾骂释义:鄙弃责骂:当面唾骂。 受天下人唾骂。
- 2.
嘲笑释义:用言辞笑话对方:自己做得对,就不要怕别人嘲笑。
- 3.
批评释义:对优缺点进行分析。 专指对缺点错误提出意见。与“表扬”相对:培养对文章的鉴赏和批评的能力。不要听不得批评。
- 4.
指摘释义:挑出错误,加以批评:严厉指摘。 无可指摘。
- 5.
毁谤释义:不怀好意地说别人坏话。
- 6.
申斥释义:斥责(多用于对下属):严厉申斥了他一顿。 也作申饬。
- 7.
讥刺释义:讥讽。
- 8.
诋毁释义:毁谤;污蔑:诋毁别人,抬高自己。
- 9.
责备释义:原意是要求人尽善尽美,后指批评、指责过失。
- 10.
责怪释义:责备;埋怨:是我没说清楚,不能责怪他。
赞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辞莫赞释义:赞:赞美。 没有一句妥贴的赞美话能表达。形容诗文写得极好。
- 2.
丁真楷草释义:丁:丁觇;楷:智楷。丁觇的隶书,智楷的草书。赞美人的书法好。
- 3.
上之回释义:乐府 汉《铙歌》歌曲名。 因首句‘上之回’三字而得名。回,指 回中宫,曾被 匈奴 烧毁,武帝 元封 四年,复通 回中道,并数出游幸。歌辞当为赞美此事而作。参阅《乐府诗集》卷十六及 唐 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卷上。唐 陈子良《上之回》诗:“承平重游乐,詔蹕《上之回》。”
- 4.
东平献颂释义:《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 汉 明帝 永平 ﹞十五年春行幸 东平 ……帝以所作《光武本纪》示 苍,苍 因上《光武受命中兴颂》,帝甚善之。”后因以“东平献颂”为宗室歌颂帝德的典实。《三国志·魏志·中山恭王袞传》:“昔 唐叔 归禾,东平 献颂,斯皆骨肉赞美,以彰懿亲。”
- 5.
两岐歌释义:赞美吏治清明、岁和年丰的歌。 唐 包何《和孟虔州闲斋即事》诗:“麦秋今欲至,君听两岐歌。”唐 司空曙《送夔州班使君》诗:“夷陵旧人吏,犹诵两岐歌。”参见“两岐”。
- 6.
丰城剑释义:《晋书·张华传》谓 吴 灭 晋 兴之际,天空斗牛之间常有紫气。 张华 闻 雷焕 妙达纬象,乃邀与共观天文。焕 曰:“斗牛之间颇有异气”,是“寳剑之精,上彻于天耳”,并谓剑在 豫章 丰城。华 即补 焕 为 丰城 令,“焕 到县,掘狱屋基,入地四丈餘,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其夕斗牛间气不復见焉。”后世诗文用“丰城剑”赞美杰出人才,或谓杰出人才有待识者发现。宋 叶适《送孙伟夫》诗:“远寻 丰城 剑,虚负 歷山 月;发嫌梅柳催,到恨桃杏歇。”元 柳贯《送董侍御由江右赴南台》诗:
- 7.
主谓句释义:由主谓短语构成,可以分析出主语和谓语的句子。如:“我‖赞美白杨树。(主+谓)”。与“非主谓句”相对。
- 8.
乃文乃武释义:赞美人文、武兼备。见乃武乃文。
- 9.
于皇释义:⒈叹词。 用于赞美。《诗·周颂·武》:“於皇 武王,无竞维烈。”汉 班固《灵台》诗:“屡惟丰年,於皇乐胥。”晋 潘岳《关中》诗:“於皇时 晋,受命既固。”宋 叶适《祭史太师文》:“於皇 孝宗!庙祏既祔;四海恫瘝,三年縞素。”⒉借指帝王。《晋书·江逌传》:“建灵臺,浚辟雍,立宫馆,设苑囿,所以弘於皇之尊,彰临下之义。”
- 10.
于铄释义:叹词。表赞美。
- 11.
交囗称赞释义:七嘴八舌,形容人们都赞美,称赞 某个人,也指称赞的人很多。
- 12.
人性美释义:对人的本性的赞美和歌颂。
- 13.
仙标释义:⒈超凡脱俗的风标。用于赞誉人的风度。⒉超凡脱俗的风标。用于赞美鹤的丰姿。
- 14.
休声释义:赞美声。
- 15.
休明释义:⒈美好清明。《左传·宣公三年》:“楚子 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姦回昏乱,虽大,轻也。’”唐 李白《豫章行》:“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⒉用以赞美明君或盛世。《文选·谢朓<始出尚书省>》诗:“惟昔逢休明,十载朝云陛。”李善 注:“休明,谓 齐武皇帝 也。”唐 孟浩然《送袁太祝尉豫章》诗:“何幸遇休明,观光来上京。”元 黄溍《上京道中杂诗·榆林》:“斯人亦何幸,生时属休明。”明 杨慎《送许稚仁得玉字》诗:“邇载逢休明,沍寒回氲熇。”《清史稿·选举志一》:“是时天子右
- 16.
众口交赞释义:众人交相赞美。
- 17.
传为佳话释义:指传扬开去,成为人们赞美、称颂的事情。
- 18.
传为美谈释义:美谈:人们津津乐道的好事。指传扬开去,成为人们赞美、称颂的事情。
- 19.
伯埙仲箎释义:是中国的成语,解释: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埙:陶土烧制的乐器;篪:竹制的乐器。埙篪合奏,乐音和谐。旧时赞美兄弟和睦。
- 20.
伯埙仲篪释义: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埙:陶土烧制的乐器;篪:竹制的乐器。埙篪合奏,乐音和谐。旧时赞美兄弟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