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训民 训民的意思
xùnmín

训民

简体训民
繁体訓民
拼音xùn mín
注音ㄒㄩㄣˋ ㄇㄧㄣ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ùn,(1) 教导,教诲。【组词】:训诫。训蒙(教育儿童)。训迪(教诲开导)。教(jiào )训。培训。(2) 可以作为法则的话。【组词】:家训。(3) 典式,法则。【组词】:不足为训。(4) 解释词的意义。【例句】:训诂(解释古书中的字、词句的意义。亦称“训故”、“诂训”、“故训”)。训读(日文借用汉字写日语原有的词,用日语语音读汉字)。

mín,(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组词】: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组词】:居民。民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组词】: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4) 某族的人。【组词】:汉民。回民。(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组词】:农民。渔民。(6) 非军事的。【组词】:民品。民航。(7) 同“苠”。

基本含义

教育人民,使其有所进步

训民的意思

训民 [xùn mín]

1. 教导民众。

训民 引证解释

⒈ 教导民众。

《国语·鲁语上》:“夫诸侯之患,诸侯恤之,所以训民也。”
韦昭 注:“训,教也。教相救恤也。”
晋 桓温 《荐谯元彦表》:“是故上代之君,莫不崇重斯轨,所以篤俗训民,静一流竞。”
宋 徐铉 《蒋庄武帝册》:“稽古皇极,训民事神,詔大号以崇正真之风,垂大名以纪昭明之德。”


训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楚子释义:⒈指 春秋 时 楚王。因 楚 君始封为子爵,故称。《左传·昭公四年》:“楚子 问於 子产 曰:‘晋 其许我诸侯乎?’对曰:‘许君。’”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铭箴》:“故 魏絳 讽君於 后羿,楚子 训民於‘在勤’。”唐 张九龄《郢城西北樊妃冢》诗:“楚子 初逞志,樊妃 尝献箴。”⒉指 楚 人;楚 地。《汉书·高帝纪上》:“羽(项羽)使卒三万人从 汉王,楚 子、诸侯人之慕从者数万人,从 杜 南入 蚀中。”颜师古 注引 文颖 曰:“楚 子,犹言 楚 人也。”唐 皎然《兵后与故人别予西上至今在扬楚》诗:“淮
    • 2.
      等威释义:与一定的身分、地位相应的威仪。《左传·文公十五年》:“伐鼓于朝,以昭事神,训民事君,示有等威,古之道也。”杜预 注:“等威,威仪之等差。”晋 葛洪《抱朴子·仁明》:“服牛马以息负步,序等威以镇祸乱。”宋 叶适《纪年备遗序》:“凡民人家国之用,制度等威之异,皆为説以处之。”《清史稿·圣祖纪一》:“帝王致治,在维持风化,辨别等威。”
    • 3.
      训人释义:⒈指教导公卿子弟的师长。《书·康诰》:“不率大戛,矧惟外庶子、训人。”孔 传:“戛,常也。凡民不循太常之教,犹刑之无赦,况在外掌众子之官、主训民者而亲犯乎?”孔颖达 疏:“以致教诸子,故为训人……惟举庶子之官者,以其教训公卿子弟最为急故也。郑玄 以训人为师长,亦各一家之道也。”孙星衍 疏:“训人者,若《天官·太宰》‘师,以贤得民;儒,以道得民’,注云‘师,诸侯师氏;儒,诸侯保氏’是也。”⒉诲民。《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教敬不易之典,训人必书之举。”李善 注:“《左氏传》曰:‘训人事君。’”按,《左
    • 4.
      训农释义:谓教民务农。 《左传·闵公二年》:“务材训农,通商惠工。”孔颖达 疏:“训农,训民劝农业也。”《晋书·礼志上》:“近世以来,耕藉止於数步之中,空有慕古之名,曾无供祀训农之实,而有百官车徒之费。”元 姚燧《学稼亭记》:“今守令之近民者,孰不兼官训农。”

训民(xunmi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训民是什么意思 训民读音 怎么读 训民,拼音是xùn mín,训民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训民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