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长狄 长狄的意思
cháng

长狄

简体长狄
繁体長狄
拼音cháng dí
注音ㄓㄤˇ ㄉㄧ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áng zhǎng,(1) 生长,成长。【组词】:长疮。(2) 增加。【组词】:长知识。(3) 排行第一的。【组词】:长子。长兄。长孙。(4) 辈分高或年纪大。【组词】:长辈。长者。家长。(5) 领导人;负责人。【组词】:部长。校长。

dí,(1) 中国古族名。春秋前,长期活动于齐、鲁、晋、卫、宋、郑等国之间,与诸国有频繁的接触。因为他们主要居住于北方,故又通称“北狄”(亦作“翟”)。(2) 秦汉以后,中国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3) 古代最下级的官吏。(4) 有力的麋鹿。(5) 同“翟”,乐舞所用的雉羽。(6) 姓。

基本含义

指人长时间地在野外生活,逐渐变得粗野、野蛮。

长狄的意思

长狄 [cháng dí]

1. 亦作“长翟”。

2. 春秋时狄族的一支,传说其人身材较高,故称。

4. 借指外国侵略者。

长狄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长翟”。

⒉ 春秋 时 狄 族的一支,传说其人身材较高,故称。 《公羊传·文公十一年》:“叔孙得臣 败 狄 于 咸。

狄 者何? 长狄 也。”
何休 注:“盖长百尺。”
《史记·孔子世家》:“汪罔氏 之君守 封 禺 之山,为 釐 姓。在 虞、夏、商 为 汪罔,於 周 为 长翟,今谓之大人。”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秦始皇 二十六年, 长狄 十二,见於 临洮,长五丈餘。”

⒊ 借指外国侵略者。

清 张维屏 《三元里》诗:“一戈已桩 长狄 喉,十里犹悬 郅支 首。”


长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遐狄释义:⒈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⒉长狄。本谓狄族的一支,其人身材高大。后世遂塑像以镇殿堂。
    • 2.
      郅支释义:匈奴 单于。 呼韩邪 单于之兄,名 呼屠吾斯。汉宣帝 五凤 元年,独立为 郅支骨都 单于。元帝 初,叛 汉。建昭 三年,为 西域 副校尉 陈汤 攻杀,斩 郅支 首及名王以下千馀级。参阅《汉书·陈汤传》与《匈奴传》。后世因以“郅支”代称外寇。南朝 宋 鲍照《建除诗》:“破灭 西零 国,生虏 郅支 王。”唐 张柬之《出塞》诗:“手擒 郅支 长,面缚 谷蠡 王。”清 张维屏《三元里》诗:“一戈已摏 长狄 喉,十日犹悬 郅支 首。”
    • 3.
      鄋瞒释义:古族名。长狄的一支。在今山东济南北。一说在今山东高青。
    • 4.
      金狄释义:⒈金人。铜铸的人像。《文选·张衡<西京赋>》:“高门有閌,列坐金狄。”李善 注:“金狄,金人也。”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按 秦始皇 二十六年,长狄十二,见於 临洮,长五丈餘,以为善祥,铸金人十二以象之,各重二十四万斤,坐之宫门之前,谓之金狄。”唐 李商隐《石城》诗:“玉童收夜钥,金狄守更筹。”清 孙中岳《大侄书金陵回即走西安怅然念之》诗:“故宫荒草埋金狄,客路秋风动石鲸。”⒉借指佛或佛教。《旧唐书·武宗纪》:“一朝隳残金狄,燔弃胡书,结怨於膜拜之流,犯怒於鄙夫之口。”宋 苏轼《赠梁道人》诗:“
    • 5.
      错居释义:犹杂处。《汉书·西域传序》:“自 周 衰,戎狄 错居 涇 渭 之北。”宋 叶适《取燕三》:“秦 汉 之天下,岂 唐 虞 三代 戎 狄 错居之法可以行於其间哉?”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正月初十》:“中国 春秋 之世,有 赤狄、白狄、长狄 等族,错居中原者甚多,今皆絶无此种。”
    • 6.
      长狄释义:⒈亦作“长翟”。春秋 时 狄 族的一支,传说其人身材较高,故称。《公羊传·文公十一年》:“叔孙得臣 败 狄 于 咸。狄 者何?长狄 也。”何休 注:“盖长百尺。”《史记·孔子世家》:“汪罔氏 之君守 封 禺 之山,为 釐 姓。在 虞、夏、商 为 汪罔,於 周 为 长翟,今谓之大人。”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秦始皇 二十六年,长狄 十二,见於 临洮,长五丈餘。”⒉借指外国侵略者。清 张维屏《三元里》诗:“一戈已桩 长狄 喉,十里犹悬 郅支 首。”
    • 7.
      长翟释义:作“长狄”。

长狄(changd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长狄是什么意思 长狄读音 怎么读 长狄,拼音是cháng dí,长狄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长狄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