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藩服 藩服的意思
fān

藩服

简体藩服
繁体
拼音fān fú
注音ㄈㄢ ㄈ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ān,(1) 篱笆。【组词】:藩篱。(2) 屏障,保卫。【例句】:藩翰(喻保卫国家的重臣)。(3) 封建时代称属国属地或分封的土地,借指边防重镇。【组词】:藩属。藩国。藩镇。藩邦。削藩。称藩(自称属国)。

fú fù,(1) 衣裳。【组词】:服装。制服。(2) 穿衣裳。【组词】:服丧。服用(a.指穿衣服、用器物;b.吃药)。(3) 作,担任。【组词】:服务。服刑。服兵役。(4) 顺从。【组词】:信服。佩服。降(xiáng )服。服辩(旧指认罪书)。服膺(牢记在胸中,衷心信服)。(5) 习惯,适应。【组词】:不服水土。(6) 吃(药)。【组词】:内服。(7) 乘,用。【例句】:服牛乘(chéng )马。(8) 姓。 ◎ 量词,指中药(亦作“付”)。【组词】:两服药。

基本含义

指地位低下、受制于人的人。

藩服的意思

藩服 [fān fú]

1. 古九服之一。古代分王畿以外之地为九服。其封国区域离王畿最远的称“藩服”。《周礼·夏官·职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国……又其(镇服)外方五百里曰藩服。”贾公彦疏:“言藩者,以其最在外为藩篱,故以藩为称。”章炳麟《封建考》:“八纮者镇服,八极者藩服,服皆五百里,两面则为千里。”后用以指藩国或藩臣。

藩服 引证解释

⒈ 古九服之一。古代分王畿以外之地为九服。其封国区域离王畿最远的称“藩服”。参见“九服”。

《周礼·夏官·职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国……又其(镇服)外方五百里曰藩服。”
贾公彦 疏:“言藩者,以其最在外为藩篱,故以藩为称。”
章炳麟 《封建考》:“八紘者镇服,八极者藩服,服皆五百里,两面则为千里。”
后用以指藩国或藩臣。 《后汉书·西羌传》:“夏后氏 末及 商 周 之际,或从侯伯征伐有功,天子爵之,以为藩服。”
宋 苏轼 《司马温公行状》:“愿陛下择宗室贤者,使摄储贰,以待皇嗣之生,退居藩服。”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西域用兵始末》:“因归降故,荷大皇帝抚绥,裂土封之,永为藩服。”


国语词典

藩服 [fān fú]

⒈ 臣位。

《三国演义·第八〇回》:「汉帝既禅天下,理宜退就藩服。」


藩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巡按释义:⒈巡行按察。《旧唐书·宇文融传》:“巡按所及,归首百万。”宋 范仲淹《举欧阳修充经略掌书记状》:“臣叨膺圣寄,充前职任,即日沿边巡按。”清 顾炎武《日知录·部刺史》:“至 玄宗 天宝 五载正月,命礼部尚书 席豫 等分道巡按天下风俗及黜陟官吏,此则巡按之名所繇始也。”⒉明 代有巡按御史,为监察御史赴各地巡视者。其职权颇重,负责考核吏治,审理大案,知府以下均奉其命。简称“巡按”。《明史·职官志二》:“而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清 陈鹤《明纪·成祖纪一》:
    • 2.
      蕃服释义:同“藩服”。 宋 曾巩《交州进奉使副梁用律洛菀副使阮陪太常博士制》:“具官某,策名蕃服,纳贡王庭。”
    • 3.
      藩服释义:古九服之一。 古代分王畿以外之地为九服。其封国区域离王畿最远的称“藩服”。
    • 4.
      邦采释义:采邦,采服。九服(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藩服)之一。
    • 5.
      钦顺释义:犹敬顺。 《三国志·吴志·步骘传》:“若施政令,钦顺时节,官得其人,则阴阳和平,七曜循度。”《晋书·武帝纪》:“於戏!王其钦顺天命。”宋 曾巩《谢熙宁七年历日表》:“臣久去闕庭,远临藩服,惟竭遵承之力,庶符钦顺之心。”

藩服(fanf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藩服是什么意思 藩服读音 怎么读 藩服,拼音是fān fú,藩服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藩服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