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丰容释义:⒈草木茂盛。《文选·谢灵运<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诗》:“解作竟何感,升长皆丰容。”李善 注:“丰容,悦茂貌。”⒉仪态,风度。南朝 梁 沉约《少年新婚为之咏》:“丰容好姿颜,便僻工言语。”宋 苏轼《题王逸少帖》诗:“谢 家夫人淡丰容,萧然自有林下风。”黄人《<小说林>发刊词》:“藉令没其(指 西施、王嬙)倾 吴 宫、照 汉 殿之丰容,而强与 孟 廡齐称、娥 臺合传,不将疑其狂易乎?”⒊丰满美好的姿容。《后汉书·南匈奴传》:“昭君 丰容靚饰,光明 汉 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清 吴伟业《永和宫词》:“
- 2.
典学释义:⒈《书·说命下》:“念终始典于学。 ”孔颖达 疏:“念终念始,常在於学。”这是 傅说 勉励 高宗 学习的话,后因称皇子或帝王致力于学为典学。唐 韩愈《顺宗实录二》:“广陵王 某,孝友温恭,慈仁忠恕……讲求典学,礼必从师。”宋 杨万里《贺皇太子九月四日生辰》诗:“典学光阴璧不如,简编灯火卷还舒。”《清史稿·礼志八》:“雍正 三年八月吉日,詔言:‘帝王御宇,咸资典学。朕承庭训,时习简编。’”⒉指经常勤学。清 顾景星《<楝亭集>序》:“以絶人之姿,加典学之力,及其成就,岂有量际哉!”
- 3.
常娥释义:同“嫦娥”。《文选·谢庄<月赋>》“引玄兔於帝臺,集素娥於后庭”唐 李善 注:“《淮南子》曰:‘羿 请不死之药於 西王母,常娥 窃而奔月。’”唐 徐凝《八月十五夜》诗:“皎皎秋空八月圆,常娥 端正桂枝鲜。”宋 王安石《定林示道原》诗:“常娥 攀桂枝,顾景久徘徊。”详“嫦娥”。
- 4.
徵车释义:古代征召贤达使用的车子。 清 方文《送刘孔安北上》诗:“大云起幽壑,徵车来何迟!”清 顾景星《<楝亭诗钞>序》:“不佞徵车来 长安,晤 子清 如临风玉树。”
- 5.
悲翁释义:⒈古曲名。《思悲翁》的省称。晋 陆机《鼓吹赋》:“簫嘈嘈而微音,咏《悲翁》之流思。”南朝 陈 沉炯《长安少年行》:“杖策寻遗老,歌啸咏《悲翁》。”唐 王维《奉寄韦太守陟》诗:“临此岁方晏,顾景咏《悲翁》。”参见“思悲翁”。⒉忧伤的老人。北周 庾信《竹杖赋》:“拉虎捭熊,予犹穉童;观形察貌,子实悲翁。”《新唐书·张荐传》:“﹝ 颜真卿 ﹞行年八十,被羸老之疾,拘囚环堵之间,顾眄鉤戟之下,呼嗟愤恚,失寝忘食,不知悲翁何以堪此!”
- 6.
絶出释义:杰出;突出。 更多解释杰出;突出。明 李东阳《麓堂诗话》:“太白 天才絶出,真所谓‘秋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 顾景星《<楝亭集>序》:“与之交,温润伉爽,道气迎人,予益叹其才之絶出也。”
- 7.
蔗杖释义:用甘蔗作杖。形容酒后狂态。语本 三国 魏 曹丕《〈典论〉自叙》:“尝与平虏将军 刘勋、奋威将军 邓展 等共饮……时酒酣耳热,方食芊蔗,便以为杖,下殿数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清 顾景星《<楝亭集>序》:“昔 子建 与 淳于生 分坐纵谈,蔗杖起舞,淳于 目之以天人。”
- 8.
遗形释义:⒈超脱形骸,精神进入忘我境界。 《文选·贾谊<鵩鸟赋>》:“真人恬漠兮,独与道息。释智遗形兮,超然自丧。”李善 注:“《庄子》云:仲尼 问於 颜回 曰:‘何谓坐忘?’回曰:‘堕支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於大道,此谓坐忘。’司马彪 曰:‘坐而自忘其身。’”晋 陆机《王子乔赞》:“遗形 灵岳,顾景忘归。”明 袁宏道《答梅客生书》:“朋友则有一二小官,斋郎典客之类,絶口不谈朝事者,其胸中又无一段先入意见为主,僕遂得遗形纵古,不相妨碍。”⒉道教指尸解登仙。晋 陆云《登遐颂》:“梅公 指景,有皇遗形。”唐 岑文本《
- 9.
遗视释义:⒈流盼;含情而视。《楚辞·招魂》:“靡颜腻理,遗视矊些。”蒋骥 注:“遗视,流盼也。”一说,偷看。见 王逸 注。三国 魏 阮籍《咏怀》之二七:“倾城思一顾,遗视来相夸。”南朝 梁 沉约《日出东南隅行》:“中有倾城艳,顾景织罗紈。延躯似纤约,遗视若回澜。”⒉目力未及;看不见。明 李诩《戒庵老人漫笔·老年拗拗》:“自少入试,执题目牌下,便能远瞩,及今蝇头细字,灯下犹能辨之,颇为远近无遗视。”
- 10.
顾影释义:亦作“顾景”。 自顾其影。有自矜、自负之意。《后汉书·南匈奴传》:“昭君 丰容靚饰,光明 汉 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宋 王安石《明妃曲》之一:“低迴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颜氏》:“女入房,巾服而出,曰:‘视妾可作男儿否?’生视之,儼然一顾影少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