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客卿 客卿的意思
qīng

客卿

简体客卿
繁体
拼音kè qīng
注音ㄎㄜˋ ㄑ一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kè,(1) 外来的(人),与“主”相对。【组词】:客人。宾客。会客。不速之客。客气。客卿。(2) 外出或寄居,迁居外地的(人)。【组词】:旅客。客居。客籍。客死。(3) 服务行业的服务对象。【组词】:顾客。乘客。客流量。(4) 指奔走各地从事某种活动的人。【组词】:说客。政客。侠客。(5) 在人类意识外独立存在的。【组词】:客观。客体。(6) 量词,用于论份儿出售的食品、饮料。【例句】:一客冰淇淋。

qīng,(1) 古代高级官名。【组词】:三公九卿。卿相。(2) 古代对人敬称,如称荀子为“荀卿”。(3) 自中国唐代开始,君主称臣民。(4) 古代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辈。(5) 古代夫妻互称。【组词】:卿卿。卿卿我我(形容男女间非常亲昵)。(6) 姓。

基本含义

指客人、客居的人。

客卿的意思

客卿 [kè qīng]

1. 古代官名,春秋战国时授予非本国人而在本国当高级官员的人。

[alien minister; a person from one feudal state serving in the court of another;]

客卿 引证解释

⒈ 秦 有客卿之官。请其他诸侯国的人来 秦 国做官,其位为卿,而以客礼待之,故称。后亦泛指在本国做官的外国人。

《战国策·秦策三》:“秦昭王 召见与语,大説之,拜为客卿。”
此指 燕 人 蔡泽。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一》:“济水 又东逕 秦 相 魏冉 冢南, 冉,秦 宣太后 弟也,代客卿 寿烛 为相。”
唐 皎然 《送潘秀才之舒州》诗:“东道思才子,西人望客卿。”
《资治通鉴·周显王三十六年》:“仪 得见 秦王。秦王 説之,以为客卿。”
胡三省 注:“秦 有客卿之官,以待自诸侯来者,其位为卿而以客礼待之也。”
鲁迅 《准风月谈·华德焚书异同论》:“他收罗许多别国的客卿,并不专重‘ 秦 的思想’,倒是博采各种的思想的。”

⒉ 唐 代鸿胪卿的别称。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唐 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今漫疏於此……鸿臚为客卿、睡卿。”

⒊ 汉 扬雄 《〈长杨赋〉序》:“是时,农民不得收歛。

雄 从至射熊馆,还,上《长杨赋》,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藉翰林以为主人, 子墨 为客卿以风。”
后因以“客卿”为墨的典故。 宋 王安石 《详定试卷》诗之二:“童子常夸作赋工,暮年羞悔有 扬雄。当时赐帛倡优等,今日论才将相中。细甚客卿因笔墨,卑于《尔雅》注鱼虫。”
宋 洪刍 《上墨工》诗:“子墨客卿 妙一世, 怀玉山 中五丈夫。”


国语词典

客卿 [kè qīng]

⒈ 东周时秦国请别国的人来本国做官,官位为卿,而以客礼对待,故称为「客卿」。后泛指在本国为官的外地人。唐·皎然〈送潘秀才之舒州〉诗:「东道思才子,西人望客卿。」

《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乃拜范雎为客卿,谋兵事。」

⒉ 唐代鸿胪官的别称,主掌宾客之礼。

⒊ 东汉扬雄的长杨赋序中翰林为主人,子墨为客卿,互相问答,借以讽喻君主。后以客卿借指写字用的墨。

宋·王安石〈详定试卷〉诗:「细甚客卿因笔墨,卑于尔雅注鱼虫。」


客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逐客令释义:秦始皇曾下过逐客令,要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 泛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
    • 2.
      专对释义:⒈谓任使节时独自随机应答。 《论语·子路》:“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於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何晏 集解:“专,犹独也。”《汉书·王吉传》:“光禄勋 匡衡 亦举 骏 有专对材。”颜师古 注:“谓见问即对,无所疑也。”《明史·刘定之传》:“今宜择内藴忠悃,外工专对,若 陆贾、富弼 其人者,使备正介之选,庶不失辞辱国。”⒉单独应对。《后汉书·马援传》:“客卿 幼而岐嶷,年六岁,能应接诸公,专对宾客。”唐 元稹《翰林学士承旨记》:“大凡大誥令、大废置,丞相之密画,内外之密奏,上之所甚注意者,莫不
    • 3.
      发疾释义:犹发病。《史记·司马穰苴列传》:“景公 退 穰苴,苴 发疾而死。”《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兄 客卿 敏惠早夭,母 藺夫人 悲伤发疾慌惚。”《新唐书·郭銛传》:“长庆 三年,暴卒。太后遣使按问发疾状,久乃解。”《太平广记》卷一九八引《国史纂异·崔融》:“唐 国子司业 崔融 作 武后 册文,因发疾而卒。”
    • 4.
      夭殁释义:亦作“夭没”。短命,早死。《后汉书·马援传》:“援 卒后,客卿 亦夭没。”《后汉书·列女传·刘长卿妻》:“儿年十五,晚又夭殁。”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少者彊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
    • 5.
      宾旅释义:亦作“賔旅”。客卿;羁旅之人。《左传·定公九年》:“公赏 东郭书,辞,曰:‘彼,宾旅也。’”杨伯峻 注引 陶鸿庆 别疏:“宾旅,犹言羈旅之臣。”三国 吴 韦昭《博弈论》:“人事旷而不脩,賔旅闕而不接。”《北齐书·蔡儁传》:“苍鹰 交游豪侠,厚待宾旅,居於州城。”清 吴伟业《哭志衍》诗:“宾旅给犀渠,叟兵配騮骆。”章炳麟《訄书前录·客帝匡谬》:“乃夫宾旅侵突而为君者,故邇梁远,以华夏为异类,蠭刃所抵,类禡厥宗,而无所慇痛。”
    • 6.
      岐嶷释义:《诗·大雅·生民》:“诞实匍匐,克岐克嶷。”朱熹 集传:“岐嶷,峻茂之状。”后多以“岐嶷”形容幼年聪慧。《东观汉记·马客卿传》:“马客卿 幼而岐嶷,年六岁,能接应诸公,专对宾客。”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追光寺》:“略 生而岐嶷,幼则老成,博洽羣书。”唐 李颀《送刘四》诗:“爱君少岐嶷,高视白云乡。”清 王晫《今世说·赏誉》:“许彝千 少便岐嶷,总角风气更进。”
    • 7.
      忍酷释义:⒈残忍暴虐。《陈书·任忠传》:“时有 沉客卿 者,吴兴 武康 人,性便佞忍酷。”《北史·恩幸传·孙小》:“性颇忍酷,所养子息,驱逐鞭挞,视如仇讎。”⒉忍受惨痛。《南史·梁纪下论》:“攀号之节,忍酷於踰年;定省之制,申情於木偶。”
    • 8.
      歧嶷释义:⒈《诗·大雅·生民》:“克岐克嶷,以就口食。 ”毛 传:“岐,知意也;嶷,识也。”后谓幼年聪慧为“歧嶷”。《后汉书·马援传》:“客卿幼而歧嶷,年六岁能应接诸公,专对宾客。”《文选·左思<吴都赋>》:“歧嶷继体,老成弈世。”刘逵 注:“歧嶷,谓有识知也。”《北史·魏彭城王勰传》:“彭城王勰 字 彦和,少而歧嶷,姿性不羣。”⒉谓六、七岁。唐 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歧嶷﹞亦言六、七岁也。”王闿运《王仲章碣》:“君天姿雋异,缉熙光明,曾未歧嶷,堂堂神秀。”
    • 9.
      翰林子墨释义:语出《汉书·扬雄传下》:“雄 從至 射熊館,還,上《長楊賦》,聊因筆墨之成文章,故藉 翰林 以爲主人,子墨 爲客卿以風。”后因以“翰林子墨”泛指辞人墨客。宋 曾巩《宜黄县学记》:“其書,經史百氏、翰林子墨之文章,無外求者。”按,翰林子墨之文章,指诗赋而言。
    • 10.
      逐客令释义:秦始皇曾下过逐客令,要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后称赶走客人为下逐客令。

客卿(keq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客卿是什么意思 客卿读音 怎么读 客卿,拼音是kè qīng,客卿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客卿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