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耐旱 耐旱的意思
nàihàn

耐旱

简体耐旱
繁体
拼音nài hàn
注音ㄋㄞˋ ㄏ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nài,(1) 忍,受得住。【组词】:忍耐。耐久。耐人寻味。(2) 古同“奈”,奈何。

hàn,(1) 长时间不下雨,缺雨,缺水,与“涝”相对。【组词】:旱季。旱灾。干旱。防旱。(2) 非水田的、无水的、陆地上的,与水无关的。【组词】:旱井。旱田。旱獭。

基本含义

指能够忍受干旱条件,具有较强的抗逆能力。

耐旱的意思

耐旱 [nài hàn]

1. 经得起干旱。

耐旱 引证解释

⒈ 经得起干旱。

《齐民要术·大小麦》引《氾胜之书》:“酢浆,令麦耐旱;蚕矢,令麦忍寒。”

如:我们种了各种耐旱作物,如南瓜、毛薯、玉米等。


国语词典

耐旱 [nài hàn]

⒈ 能忍受干旱。

如:「这些植物正在进行耐旱实验,所以很少浇水。」


耐旱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干旱释义:因降水不足而土壤、气候干燥:干旱地区。天气干旱。
    • 2.
      耐寒释义:能适应寒冷的环境。

耐旱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抗旱性释义:抗旱性包括干旱屏蔽和耐旱性。
    • 2.
      柏珍香释义:高山柏的变种,别名蜜香柏、柏珍、蜜香木、禅香柏、柏香、香柏,为柏科圆柏属的植物,属于常绿小乔木,喜光,耐寒,耐旱,多数主根短小,而侧根甚发达。
    • 3.
      沙棘释义: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枝灰色,常有刺。广泛分布于黄河流域、东北、西南等地区。耐旱、耐寒,生长迅速,根系特别发达,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优良树种。
    • 4.
      草原释义:生长着旱生或半旱生草本植物的大片土地。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叫温带草原,间或杂有耐旱的灌木;分布在热带地区的叫热带草原,常见稀疏的树木。
    • 5.
      赤米释义:也称桃花米。 一种劣质米。《国语·吴语》:“今 吴 民既罢,而大荒荐饥,市无赤米。”韦昭 注:“赤米:米之姦者。”宋 程大昌《演繁露·赤米》:“赤米,今有之,俗称红霞米,田之高卬者,乃以种之,以其早熟且耐旱也……《南史·任昉传》:‘昉 解 新安 太守,去惟载桃花米。’即赤米是也。”宋 陆游《村居书事》诗:“白盐赤米已过足,早韭晚菘犹恐奢。”一说即籼米,见 清 顾张思《土风录》卷六。
    • 6.
      雪汁释义:雪水。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穀》:“雪汁者,五穀之精也,使稼耐旱。常以冬藏雪汁,器盛埋於地中。”宋 苏轼《岐亭》诗之一:“昨日云阴重,东风融雪汁。”宋 杨万里《钓雪舟中霜夜望月》诗:“一年月色只腊里,雪汁揩磨霜水洗。”

耐旱(naih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耐旱是什么意思 耐旱读音 怎么读 耐旱,拼音是nài hàn,耐旱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耐旱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