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派征 派征的意思
pàizhēng

派征

简体派征
繁体
拼音pài zhēng
注音ㄆㄞˋ ㄓ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ài,(1) 水的支流。【例句】:九派(指长江支流之多)。(2) 一个系统的分支。【组词】:派系。派别。派性。党派。(3) 作风,风度。【组词】:正派。气派。派势。派头。(4) 分配,指定。【组词】:派赴。派驻。派遣。委派。(5) 指摘。【组词】:派不是。(6) 量词(❶用于派别,如“两派的意见争论不休”;❷用于景色、气象、语言等,前面用“一”字,如“一派胡言”、“好一派北国风光”)。

zhēng,(1) 远行。【组词】:长征。征途。征夫。征人。征衣。征帆(远行的船)。(2) 用武力制裁,讨伐。【例句】:征服(用力制服)。征讨。征伐。征战(出征作战)。南征北战。(3) 召集。【组词】:征兵。征募(招募兵士)。征集兵马。(4) 收集。【组词】:征税。征粮。(5) 招请,寻求。【组词】:征求。征稿。征婚。征聘(招聘)。征询(征求意见)。(6) 证明,证验。【例句】:征引(引用,引证)。信而有征。(7) 表露出来的迹象。【组词】:特征。征候。

基本含义

指派人员或征集人员执行某项任务或工作。

派征的意思

派征 [pài zhēng]

1. 摊派征收。

派征 引证解释

⒈ 摊派征收。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九》:“盖各里派徵钱粮,譬如本户该徵白银十两,但纳串二三两与粮里,收去银三四两,则粮里絶不敢至其家催办矣。”
《清会典事例·户部·计屯贴运》:“赤军四百八十名,按名派徵运费银一两三钱三分。”


派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买俵释义:谓以金钱代替派征的实物。
    • 2.
      均籴释义:宋 代按照人户家产、土地多少,分等摊派征购粮食的制度。 购价往往低于市价。徽宗 政和 三年(公元1113年)始行于 陕西,后推广至诸路。参阅《文献通考·市籴二》。
    • 3.
      摊征释义:摊派征收。
    • 4.
      摊徵释义:摊派征收。 唐 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之一:“旧重之处,流亡益多……有流亡,则已重者摊徵转重。”宋 李骘《徐襄州碑》:“至於补累摊徵,有加无减。”
    • 5.
      派征释义:摊派征收。
    • 6.
      派徵释义:摊派征收。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九》:“盖各里派徵钱粮,譬如本户该徵白银十两,但纳串二三两与粮里,收去银三四两,则粮里絶不敢至其家催办矣。”《清会典事例·户部·计屯贴运》:“赤军四百八十名,按名派徵运费银一两三钱三分。”
    • 7.
      派款释义:摊派征收的款项。

派征(paiz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派征是什么意思 派征读音 怎么读 派征,拼音是pài zhēng,派征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派征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