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 [shǎn xī shěng]
1. 简称“陕”,别称“秦”。在中国西北部、黄河中游。面积20.26万平方千米。人口34393万(1995年)。明置陕西布政使司(省级),清为陕西省。省会西安。地形自北向南为黄土高原、渭河平原和秦岭、大巴山地。重要河流有渭河、汉江。秦岭以北为暖温带半湿润区、半干旱区,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区。煤炭和天然气储量居全国前列。机械制造和棉纺织工业发达。主要农产品有棉花和小麦。
陕西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蒙释义:⒈山东省蒙山的别称。因在鲁东,故名。⒉陕西省终南山山峰名。⒊道家指东海仙境中的山。
- 2.
丰水释义:⒈大水。 ⒉古水名。在陕西省户县东南,注入渭水。
- 3.
乐游苑释义:⒈古苑名。故址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南郊。本为 秦 时的 宜春苑,汉宣帝 时改建 乐游苑。唐 时,为 长安 士女游赏的胜地。《西京杂记》卷一:“乐游苑 自生玫瑰树,树下多苜蓿。”唐 李白《忆秦娥》词:“乐游原 上清秋节,咸阳 古道音尘絶。”唐 李白《登乐游园望》诗:“独上 乐游园,四望天日曛。东北何靄靄,宫闕入烟云。”清 吴伟业《画兰曲》诗:“何似 杜陵 春禊饮,乐游原 上采兰人。”⒉古苑名。故址在今 江苏省 江宁县 境。南朝 宋武帝 所建。南朝 梁 沉约 有《应诏乐游苑饯吕僧珍》诗。参见“乐游”。
- 4.
九成宫释义:⒈唐 代宫名。 在 陕西省 麟游县 西。本为 隋 仁寿宫,系皇帝避暑处。唐太宗 贞观 五年重修,以所在山有九重,改名 九成。永徽 二年九月改名 万年。乾封 二年,复为 九成。宫垣周千八百步,中有 碧城殿、排云殿,并置禁苑及府库官寺等。唐 王勃 有《九成宫颂》,杜甫、李商隐 均有《九成宫》诗。参阅《新唐书·地理志一》、《唐会要》卷三十。⒉唐 书法家 欧阳询 所书《九成宫醴泉铭》之省称。张天翼《清明时节》:“端妹子 正在写《九成宫》;十四岁的姑娘写得出那么光烫的字来总算不错的了。”详“九成宫醴泉铭”。
- 5.
九龙池释义:⒈唐 代 长安 池名。 故址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元 乔吉《金钱记》第一折:“明日三月初三,都要赶 九龙池 赏 杨 家一捻红。”元 无名氏《梧桐叶》第三折:“若耶溪 西施 戏瓢,九龙池 玉环 鬭草。”明 蒋一葵《长安客话·九龙池》:“九龙池 接近 昭陵,其北有 粹泽亭 为累朝驻蹕之地。”⒉故址在今 四川省 茂汶羌族自治县。宋 乐史《太平寰宇记·四川汶山县》:“巨人山 在 汶山县 南三十里,山头有石如人……下有九池,俗传是 九龙池。”
- 6.
二丙释义:大丙山 小丙山 的合称,在今 陕西省 略阳县 南三十里。二山相连,有穴出嘉鱼。
- 7.
二曲释义:⒈陕西省周至县(原盩厔县)的别名。盩,水曲;厔,山曲,故又名“二曲”。⒉清初学者李颙的别号。
- 8.
二梁释义:⒈冠名。古代以冠上梁数区分官职级别。⒉指汉梁孝王、梁怀王。⒊指前秦梁谠、梁熙兄弟。⒋二梁山。指今安徽省境内隔长江相对的东梁山和西梁山。⒌二梁山。指今陕西省乾县境的梁山及韩城县境的梁山。
- 9.
五丈原释义:古地名。 在今 陕西省 岐山县 南,斜谷口 西侧,渭水 南岸。相传 蜀汉 诸葛亮 六出 祁山 曾在此驻军。公元234年 诸葛亮 伐 魏,出 斜谷,驻军屯田,相持百馀日后,病卒于此。《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建兴 ﹞十二年春,亮 悉大众由 斜谷 出,以流马运,据 武功 五丈原。”唐 王维《送崔五太守》诗:“黄花县 西 九折坂,玉树宫 南 五丈原。”古直《弔赵伯先先生》:“出师未捷身先死,一例声吞 五丈原。”亦省作“五丈”。明 杨慎《升庵诗话·吕温题阳人城》:“孔明 屯 五丈,魏 人畏之如虎。”柳亚子
- 10.
五原释义:⒈关塞名。即 汉 五原 郡之 榆柳塞。在今 内蒙古自治区 五原县。《汉书·匈奴传下》:“呼韩邪单于 款 五原塞,愿朝三年正月。”唐 贾至《出塞曲》:“传道 五原 烽火急,单于昨夜寇新 秦。”⒉地名合称。在今 陕西省。唐 杜甫《喜闻官军已临贼境》诗:“五原空壁垒,八水散风涛。”仇兆鳌 注引《长安志》:“长安、万年 二县之外,有 毕原、白鹿原、少陵原、高阳原、细柳原,谓之五原。”⒊地名合称。在今 宁夏 境内。唐 骆宾王《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诗:“促驾逾三水,长驱望五原。”陈熙晋 注:“五原谓 龙游原、乞
- 11.
五柞宫释义:汉 离宫名。故址在今 陕西省 周至县 东南。
- 12.
五陵原释义:汉 代五个皇帝陵园所在地。在今 陕西省 兴平县 东北的 渭北 高原上。
- 13.
亚夫营释义:汉 将 周亚夫 驻军 细柳(今 陕西省 咸阳市 西南 渭河 北),防御 匈奴,营中戒备森严。文帝 亲来劳军亦不得入,及至以天子名义下诏令,始开营门。见《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后因以“亚夫 营”称戒备森严的军营。唐 杜甫《春远》诗:“故乡归不得,地入 亚夫 营。”清 孔尚任《桃花扇·誓师》:“不怕烟尘四面生,江头尚有 亚夫 营。”
- 14.
仙人关释义:关隘名。在今 陕西省 凤县 和 甘肃省 徽县 之南。为 渭河 流域通往 四川盆地 的交通要隘。南宋 绍兴 四年(1134年)吴玠 与弟 璘 于此大破 金 兀朮 军,确保 巴蜀。参阅《宋史纪事本末》卷六九、《读史方舆纪要·汉中府·凤县》。
- 15.
仙游寺释义:寺名。 在今 陕西省 周至县 南。隋 代称 仙游宫,为 隋文帝 避暑行宫。唐宣宗 时改建为寺。以 黑河 为界,分为南北两寺。南寺称 仙游寺,北寺称 中兴寺。两寺之间有 仙游潭,也叫 五龙潭,为 唐 代诗人聚游之所。唐 陈鸿《长恨歌传》:“元和 元年冬十二月,太原 白乐天 自校书郎尉于 盩厔。鸿 与 瑯琊 王质夫 家於是邑,暇日相携 仙游 寺,话及此事,相与感叹…… 乐天 因为《长恨歌》。”唐 白居易《送王十八归山寄题仙游寺》诗:“曾于 太白峰 前住,数到 仙游寺 里来。”
- 16.
仙游潭释义:潭名。 在今 陕西省 周至县 南 中兴寺 及 仙游寺 之间。又名 黑水潭、五龙潭。
- 17.
仲山释义:⒈指仲山甫。⒉山名。在陕西省泾阳县西北。传说汉高祖兄刘仲葬其地。
- 18.
仲桥释义:桥名。在 陕西省 醴泉县 东北。《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和四年》:“赵 南阳王 胤 帅众数万自 上邽 趋 长安 ……诸郡 戎 夏 皆起兵应之,胤 军于 仲桥。”胡三省 注:“郑国渠 逕 仲山,渠上有桥,谓之 仲桥,在 九嵕山 之东。”
- 19.
元陵释义:唐代宗 李豫 的陵墓。位于 陕西省 富平县 西北的 坛山。
- 20.
关中释义:⒈指陕西省关中平原(也叫渭 河平原或关中盆地)。 东起潼关,西至宝鸡,南接秦岭,北抵陕北高原,东西长约300千米,号称八百里 秦川。以土地肥沃,农产富饶著名。⒉古地区名。指函谷关以西、陇关以东的地区。指函谷关以西 战国末秦国故地,包括秦岭以南的汉中、巴蜀在内(但一般说法不包括秦岭以南的汉中、巴蜀)。指今 陕西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