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穴 [cháo xué]
1. 虫鸟兽类栖身之处。
英[ nest; ]
2. 比喻盗匪等盘踞的地方。
例海盗们沉了一条船,切断通向他们巢穴的去路。
英[ den; lair; hideout; ]
巢穴 引证解释
⒈ 虫鸟兽类栖身之处。
引南朝 宋 颜延之 《北使洛》诗:“宫陛多巢穴,城闕生云烟。”
唐 元稹 《蛒蜂》诗之三:“雷蛰吞噬止,枯焚巢穴除。”
清 孙枝蔚 《咏物诗·虱》:“物各有巢穴,蝨独异行藏。”
⒉ 上古先民构木为巢,穴居野处,故称其栖息之处为“巢穴”。
引晋 葛洪 《抱朴子·讥惑》:“上圣悼混然之甚陋,愍巢穴之可鄙,故构栋宇以去鸟兽之羣,制礼数以异等威之品。”
⒊ 喻隐居之地。
引《后汉书·周燮传》:“吾既不能隐处巢穴,追 綺季 之跡,而犹显然不远父母之国,斯固以滑泥扬波,同其流矣。”
宋 王安石 《豫章道中次韵答曾子固》:“庞公 有意安巢穴,肯问簞瓢与万钟!”
⒋ 敌人或盗贼盘踞之地。
引明 张居正 《答殷石汀计剿海寇书》:“林 贼既失巢穴,飘泊海上,必不能久,宜与 闽 中约会图之。”
袁水拍 《在一个黎明》诗:“在一个永远忘不了的黎明,人民解放了反动派最顽强的巢穴。”
国语词典
巢穴 [cháo xué]
⒈ 鸟兽栖息的地方。
引南朝宋·颜延之〈北使洛〉诗:「宫陛多巢穴,城阙生云烟。」
⒉ 隐居的地方。
引《后汉书·卷五三·周燮传》:「吾既不能隐处巢穴,追绮季之迹,而犹显然不远父母之国,斯固以滑泥扬波,同其流矣。」
⒊ 敌人或盗贼藏身的地方。也作「巢窟」。
引《三国演义·第一〇六回》:「我料贼众大半在此,其巢穴空虚,不若弃却此处,迳奔襄平。」
《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逆苗巢穴,正在野羊塘。」
巢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举释义:⒈一种举动;一次行动:多此一举。成败在此一举。⒉表示经过一次行动就(完成);一下子:一举捣毁敌人的巢穴。
- 2.
九姓释义:⒈指 唐 时 回纥 所分的九个部落:药罗葛 胡咄葛 咄罗勿 貊歌息讫 阿勿嘀 葛萨 斛嗢素 药勿葛 奚耶勿。《旧唐书·回纥传》:“上元 元年九月己丑,迴紇 九姓可汗使大臣 俱陆莫达干 等入朝奉表起居。”《剪灯馀话·江庙泥神记》:“九姓羌夷来部落,诸蕃巢穴入提封。”⒉唐 代 铁勒 族分出 回纥、仆固、浑拔野古、同罗、思结、契苾、阿布思 和 骨崙屋骨,共九个部落,史称九姓 铁勒,简称九姓。《旧唐书·北狄传·铁勒》:“﹝ 李勣 ﹞率九姓 铁勒 二万骑至於 天山。”⒊指 隋 唐 时 中亚细亚 的 昭武 九姓。为
- 3.
侦知释义:探知;暗中查明。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经四》:“敌人侦知其(王阳明)讲学不甚设备,而我兵已深入其巢穴矣。”李大钊《青年与农村》:“一经政府侦知他们,或者逃走天涯,或者陷入罗网。”
- 4.
倭寇释义:14—16世纪对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掠夺的日本海盗集团。 14世纪起,日本武士、浪人和不法商人等,同中国豪富、地主、奸商勾结,以沿海岛屿为巢穴,武装走私,趁机抢劫。明中叶,活动更为猖獗。甚至侵扰到徽州、南京等地。1552年以后的三四年间,江浙军民被杀害的达数十万人。后戚继光等组织新军,经十多年奋战,才逐渐将其肃清。
- 5.
倾巢而出释义:倾:倒出;巢:巢穴。 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
- 6.
倾巢出动释义:倾:倒出;巢:巢穴。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
- 7.
兔窟释义:⒈兔子的巢穴。亦喻隐居之地。宋 程俱《山中对酒》诗:“何年顾兔窟,桂子落山腹。”元 袁桷《客舍书事》诗之六:“犬能搜兔窟,马解避驰车。”⒉“狡兔三窟”之省。比喻藏身之处甚多,避祸有术。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严嵩》:“郿坞 久营,兔窟多术,安能根连株拔,风翦霆灭。”⒊指明月。清 陈维崧《月当厅·虎丘中秋柬蘧庵先生用梅溪词韵》:“斜倚广寒,一望兔窟清深。”
- 8.
坏户释义:⒈亦作“坯户”。谓昆虫在地里封塞巢穴。坏,通“培”。⒉指昆虫所封塞的巢穴。
- 9.
埽穴犂庭释义:谓扫荡其巢穴,犁平其庭院。比喻摧毁敌方。《花月痕》第四二回:“﹝ 謖如 ﹞説道:‘有此機會,埽穴犂庭,指顧間事。我那天馬用得著了。’”王闿运《陈夷务疏》:“假令 中國 得其船砲,習見其風俗,遂可以深入其阻,埽穴犂庭;則易地而觀,天下之憂,未可量也。”
- 10.
居巢释义:居于巢穴。
- 11.
山巢释义:山中巢穴。
- 12.
巢穴释义:⒈鸟兽住的地方。⒉比喻盗匪等盘踞的地方:直捣敌人的巢穴。
- 13.
巢窟释义:巢穴。
- 14.
巢聚释义:谓聚集在巢穴中。
- 15.
扫穴擒渠释义:扫荡巢穴,擒拿贼首。
- 16.
扫穴释义:清除巢穴。
- 17.
晏卧释义:谓安居。宋 王安石《马死》诗:“恩宽一老寄松筠,晏卧东窗度几春。”明 唐顺之《条陈海防经略事疏》:“巢穴尽空,海民晏卧,盖数千年所未有。”
- 18.
构木为巢释义:以木头或树枝搭建出可以居住的巢穴。 以木头或树枝搭建出可以居住的巢穴。具体、严谨的解释应该是:有巢氏教会了人们一种方式,可以使人们不再住在地面上,而是在树上用树枝、树叶建出比较简陋的蓬盖,以此作为人们居住的房子。这是最为原始的房屋,是在树上搭建的。
- 19.
枪仗手释义:亦作“枪杖手”。 宋 代 福建路 与 江南西路 乡兵之称。宋 李纲《与中书冯侍郎书》:“当起 福建路 兵及广行召募 福建路 枪杖手,自 衢 入 睦,自 信 入 歙,以攻贼于巢穴,则必胜矣。”《宋史·兵志五》:“靖康 元年,臣僚言:‘天下步兵之精,无如 福建路 枪仗手,出入轻捷,驭得其术,一可当十。’”
- 20.
枭获释义:擒获斩首。 《续资治通鉴·宋神完元丰五年》:“大兵深入讨贼,期在梟获元恶,如已破其巢穴,虽未得 乞弟,亦听班师。”
巢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举释义:⒈一种举动;一次行动:多此一举。成败在此一举。⒉表示经过一次行动就(完成);一下子:一举捣毁敌人的巢穴。
- 2.
九姓释义:⒈指 唐 时 回纥 所分的九个部落:药罗葛 胡咄葛 咄罗勿 貊歌息讫 阿勿嘀 葛萨 斛嗢素 药勿葛 奚耶勿。《旧唐书·回纥传》:“上元 元年九月己丑,迴紇 九姓可汗使大臣 俱陆莫达干 等入朝奉表起居。”《剪灯馀话·江庙泥神记》:“九姓羌夷来部落,诸蕃巢穴入提封。”⒉唐 代 铁勒 族分出 回纥、仆固、浑拔野古、同罗、思结、契苾、阿布思 和 骨崙屋骨,共九个部落,史称九姓 铁勒,简称九姓。《旧唐书·北狄传·铁勒》:“﹝ 李勣 ﹞率九姓 铁勒 二万骑至於 天山。”⒊指 隋 唐 时 中亚细亚 的 昭武 九姓。为
- 3.
侦知释义:探知;暗中查明。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经四》:“敌人侦知其(王阳明)讲学不甚设备,而我兵已深入其巢穴矣。”李大钊《青年与农村》:“一经政府侦知他们,或者逃走天涯,或者陷入罗网。”
- 4.
倭寇释义:14—16世纪对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掠夺的日本海盗集团。 14世纪起,日本武士、浪人和不法商人等,同中国豪富、地主、奸商勾结,以沿海岛屿为巢穴,武装走私,趁机抢劫。明中叶,活动更为猖獗。甚至侵扰到徽州、南京等地。1552年以后的三四年间,江浙军民被杀害的达数十万人。后戚继光等组织新军,经十多年奋战,才逐渐将其肃清。
- 5.
倾巢而出释义:倾:倒出;巢:巢穴。 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
- 6.
倾巢出动释义:倾:倒出;巢:巢穴。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
- 7.
兔窟释义:⒈兔子的巢穴。亦喻隐居之地。宋 程俱《山中对酒》诗:“何年顾兔窟,桂子落山腹。”元 袁桷《客舍书事》诗之六:“犬能搜兔窟,马解避驰车。”⒉“狡兔三窟”之省。比喻藏身之处甚多,避祸有术。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严嵩》:“郿坞 久营,兔窟多术,安能根连株拔,风翦霆灭。”⒊指明月。清 陈维崧《月当厅·虎丘中秋柬蘧庵先生用梅溪词韵》:“斜倚广寒,一望兔窟清深。”
- 8.
坏户释义:⒈亦作“坯户”。谓昆虫在地里封塞巢穴。坏,通“培”。⒉指昆虫所封塞的巢穴。
- 9.
埽穴犂庭释义:谓扫荡其巢穴,犁平其庭院。比喻摧毁敌方。《花月痕》第四二回:“﹝ 謖如 ﹞説道:‘有此機會,埽穴犂庭,指顧間事。我那天馬用得著了。’”王闿运《陈夷务疏》:“假令 中國 得其船砲,習見其風俗,遂可以深入其阻,埽穴犂庭;則易地而觀,天下之憂,未可量也。”
- 10.
居巢释义:居于巢穴。
- 11.
山巢释义:山中巢穴。
- 12.
巢穴释义:⒈鸟兽住的地方。⒉比喻盗匪等盘踞的地方:直捣敌人的巢穴。
- 13.
巢窟释义:巢穴。
- 14.
巢聚释义:谓聚集在巢穴中。
- 15.
扫穴擒渠释义:扫荡巢穴,擒拿贼首。
- 16.
扫穴释义:清除巢穴。
- 17.
晏卧释义:谓安居。宋 王安石《马死》诗:“恩宽一老寄松筠,晏卧东窗度几春。”明 唐顺之《条陈海防经略事疏》:“巢穴尽空,海民晏卧,盖数千年所未有。”
- 18.
构木为巢释义:以木头或树枝搭建出可以居住的巢穴。 以木头或树枝搭建出可以居住的巢穴。具体、严谨的解释应该是:有巢氏教会了人们一种方式,可以使人们不再住在地面上,而是在树上用树枝、树叶建出比较简陋的蓬盖,以此作为人们居住的房子。这是最为原始的房屋,是在树上搭建的。
- 19.
枪仗手释义:亦作“枪杖手”。 宋 代 福建路 与 江南西路 乡兵之称。宋 李纲《与中书冯侍郎书》:“当起 福建路 兵及广行召募 福建路 枪杖手,自 衢 入 睦,自 信 入 歙,以攻贼于巢穴,则必胜矣。”《宋史·兵志五》:“靖康 元年,臣僚言:‘天下步兵之精,无如 福建路 枪仗手,出入轻捷,驭得其术,一可当十。’”
- 20.
枭获释义:擒获斩首。 《续资治通鉴·宋神完元丰五年》:“大兵深入讨贼,期在梟获元恶,如已破其巢穴,虽未得 乞弟,亦听班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