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放 [kuáng fàng]
1. 任性放荡。
例狂放不羁。
英[be unruly or unrestrained;]
狂放 引证解释
⒈ 任性放荡。
引金 王若虚 《鄜州龙兴寺明极轩记》:“始予以狂放不羈,为上官所捃,宴游戏剧,悉禁絶之。”
《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那 十八姨 性颇轻佻,却又好酒。多饮几盃,渐渐狂放。”
清 侯方域 《任源邃传》:“初, 元祥 为儒生,以文行自厉,而 源邃 负气狂放不相类。”
冰心 《寄小读者》十五:“后来旁人告诉我,她的父亲纵酒狂放,醉后时时虐待她的儿女。”
国语词典
狂放 [kuáng fàng]
⒈ 狂妄放荡,任性而为。
例如:「他狂放的性格,使人不敢亲近。」
近放荡
狂放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放浪释义:放荡;放纵:行为放浪。
- 2.
放纵释义:⒈放任纵容;对错误的言行不加干涉,不加制止,任其发展。⒉不守规矩,任性。
- 3.
放肆释义:(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说话注意点,不要太放肆。
- 4.
放荡释义:生活作风不正 派,行为不检点;任意而为,不受约束。
狂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与山巨源绝交书释义:散文篇名。三国魏嵇康作。作者与山涛(字巨源)名列“竹林七贤”,后山涛依附司马氏集团,并推荐嵇康做官,嵇康为此作书拒绝出仕并与山涛绝交。文章语言泼辣,多嬉笑怒骂之词,表达了作者狂放高傲的个性。文中对封建礼教公然表示轻蔑,自称“每非汤、武而薄周、孔”,后作者因此被司马昭杀害。
- 2.
丢风撒脚释义:谓轻狂放肆。
- 3.
卖弄风骚释义:故意向人家炫耀自己的轻狂放荡。一般指轻浮的女子向男人挑逗。亦可解释为风尚、先驱,如独领风骚。
- 4.
太狂生释义:过于狂放。生,语助词。
- 5.
妖淫释义:⒈淫靡。 多指乐声。⒉怪诞邪僻。⒊轻狂放浪。
- 6.
撒风释义:轻狂放肆,做出疯疯癫癫的样子。
- 7.
旧酒徒释义:⒈指素来嗜酒而狂放不羁的人。⒉指老酒友。
- 8.
昏放释义:昏乱而狂放。
- 9.
晋贤风释义:指 晋 代文士的一种狂放自傲的风习。 清 龚自珍《夜坐》诗:“壮岁始参 周 史席,髫年惜堕 晋 贤风。”
- 10.
气焰嚣张释义:嚣张:猖狂的样子。形容人威势逼人,猖狂放肆。
- 11.
泼墨仙人图释义:中国画。宋代梁楷作。纸本册页。水墨。画面上一位仙人袒胸露腹,身披布衫,曳履独行。人物除面部、胸部细笔勾轮廓外,皆以阔笔泼墨横扫而成,水墨酣畅淋漓,恣肆狂放。造型上额头宽大,五官奇特,诙谐可爱。
- 12.
灸眉释义:用艾炷烧灼眉头以治狂疾。后多以言己之狂放为人所攻讦。
- 13.
狂儁释义:狂放颖异。
- 14.
狂劲释义:⒈张狂的劲头。⒉狂放刚劲:狂劲的黑人音乐。
- 15.
狂墨释义:狂放的笔迹。
- 16.
狂士释义:⒈指志向高远,勇于进取之士。⒉泛指狂放之士。
- 17.
狂奴释义:⒈狂放不羁的人。南朝 梁武帝《答萧琛》诗:“勿谈兴运初,且道狂奴异。”明 宋濂《王冕传》:“﹝ 王冕 ﹞或遇奇才侠客,谈古豪杰事,即呼酒共欢,慷慨悲吟,人斥为狂奴。”清 孙枝蔚《自题辛酉诗卷》诗:“豪士狂奴旧有名,飞扬跋扈竟何成。”⒉为自嘲之辞。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一:“李尚书 雍熙 学道,散遣歌姬,王西樵 责以诗云:‘谁为公画此策者,狂奴恨不鞭其背!’”柳亚子《秋夜不寐有怀佩宜内子红梨》诗:“诗成留待相逢日,端笑狂奴苦费才。”参见“狂奴故态”。⒊凶暴之徒。《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吾姊妹居此数
- 18.
狂宕释义:犹狂放。 黄中黄《沉荩之略历及庚子事变》:“藎 以共和四千五百八十三年生。资地絶高,幼狂宕不羈,读书通其大意,不屑为文。”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三十章十:“罗虬,台州 人,依 鄜州 李孝恭 为从事。他狂宕无检束。”
- 19.
狂态释义:⒈狂放的态度;轻狂的姿态。宋 陆游《福建到任谢表》:“念臣流落有年,尚未除於狂态。”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下:“为师者问志於羣弟子,三子皆整顿以对,至於 曾点 飘飘然不看那三子在眼,自去鼓起瑟来,何等狂态。”清 方文《击缶行留别韩子任》诗:“纤腰宛转似无力,狂态拖沓疑有情。”⒉疯癫的样子。《红楼梦》第五七回:“﹝ 湘云 ﹞便将他病中狂态形容给他瞧,引的 寳玉 自己伏枕而笑。”
- 20.
狂怪释义:亦作“狂恠”。狂放古怪;恣肆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