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盘盂 盘盂的意思
pán

盘盂

简体盘盂
繁体盤盂
拼音pán yú
注音ㄆㄢˊ ㄩ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án,(1) 盛放物品的扁而浅的用具。【组词】:茶盘。菜盘。托盘。(2) 形状像盘或有盘的功用的东西。【组词】:字盘。棋盘。算盘。磨盘。(3) 回旋,回绕,屈曲。【组词】:盘旋。盘桓。盘剥(辗转剥削)。盘曲。盘亘。盘郁(曲折幽深)。盘根错节。(4) 垒,砌。【组词】:盘灶。盘炕。(5) 仔细查究。【组词】:盘问。盘驳。盘察。盘查。盘货。盘算(细心打算)。(6) 指市场上成交的价格。【组词】:开盘。收盘。(7) 转让(工商企业)。【组词】:出盘。招盘。受盘。(8) 搬运。【组词】:盘运。(9) 量词。【组词】:一盘磨。(10) 姓。

yú,(1) 〔盂兰盆会〕每逢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佛教徒为超度祖先亡灵所举行的仪式。(2) 一种盛液体的器皿。【组词】:水盂。痰盂。漱口盂儿。

基本含义

形容事物高低不平衡,或者说事物不协调。

盘盂的意思

盘盂 [pán yú]

1. 盘与盂。盛水和盛食物的器皿。古代常将铭言或功绩刻于盘盂,以为法鉴。

盘盂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盘杅”。圆盘与方盂的并称。用于盛物。古代亦于其上刻文纪功或自励。

《战国策·赵策一》:“昔者,五国之王,尝合横而谋伐 赵,参分 赵国 壤地,著之盘盂,属之讎柞。”
吴师道 补正:“言其日见而不忘。”
《韩非子·大体》:“豪杰不著名於图书,不録功於盘盂,记年之牒空虚。”
《后汉书·崔駰传》:“远察近览,俯仰有则,铭诸几杖,刻诸盘杅。”
李贤 注:“杅亦盂也。”
晋 潘尼 《乘舆箴》:“虽以 尧、舜、汤、武 之盛,必有诽谤之木,敢諫之鼓,盘杅之铭,无讳之史。”
唐 司空图 《解县新城碑》:“窃惟自古恢扬盛业,激赞宏图,朝则带礪传盟,家则盘盂著誓,必资麟笔,共振鲸鐘。”
章炳麟 《正仇满论》:“戊戌百日之新政,足以书於盘盂,勒於鐘鼎。”

⒉ 槃盂:盘与盂。盛水和盛食物的器皿。古代常将铭言或功绩刻于盘盂,以为法鉴。

《墨子·尚贤下》:“书之竹帛,琢之槃盂,传以遗后世子孙。”
《吕氏春秋·慎势》:“功名著乎盘盂,铭篆著乎壶鑑。”
汉 王充 《论衡·乱龙》:“楚 叶公 好龙,墻壁槃盂皆画龙。”


国语词典

盘盂 [pán yú]

⒈ 盘,古浴器。盂,饮食器。盘盂泛指器皿。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铭箴》:「成汤盘盂,著日新之规,武王户席,题必戒之训。」


盘盂(pany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盘盂是什么意思 盘盂读音 怎么读 盘盂,拼音是pán yú,盘盂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盘盂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