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行 [shǒu xíng]
1. 保持好的品行。
守行 引证解释
⒈ 保持好的品行。
引《吕氏春秋·高义》:“今可得其国,恐亏其不义而辞之,可谓能守行矣。”
守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县释义:⒈指一郡之中非郡守行政机构所在的属县。《汉书·项籍传》:“﹝ 项梁 ﹞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颜师古 注:“四面诸县也。非郡所都,故谓之下也。”《汉书·文翁传》:“又修起学官於 成都 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⒉古代根据县的人口、物产、地理形势的条件,将县划分等级,下县是条件较差的县。《通典·职官十五》:“北齐 制县为上中下三等,每等又有上中下之差,自上上县至下下县凡九等。”《通典·职官十五》:“大 唐 县有赤、畿、望、紧、上、中、下七等之差。”原注:“京都所治为赤县,京之旁邑为畿县,其餘则以户
- 2.
埃尘释义:⒈尘土。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瞰临城中,旗帜蔽野,埃尘连天,鉦鼓之声闻数百里。”唐 孟郊《罗氏花下奉招陈侍御》诗:“眼见枝上春,落地成埃尘。”宋 欧阳修《同年秘书丞陈动之挽词》之一:“富贵声名岂足论,死生荣辱等埃尘。”⒉喻尘世。汉 张衡《归田赋》:“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唐 白居易《奉和晋公侍中蒙除留守行及洛师感悦发中斐然成咏》:“鸞凤翱翔在寥廓,貂蝉萧洒出埃尘。”宋 范成大《西江有单鹄行》:“方知翅翎俊,可以凌埃尘。”⒊地面上。多见于戏曲。《再生缘》第五八回:“送出仪门登了轿,忙忙的,拦
- 3.
奄昏释义:犹言阴间。奄,通“暗”。《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四·雁门太守行》:“天年不遂,早就奄昏。”
- 4.
孙吴释义:春秋 时 孙武 和 战国 时 吴起 的并称。皆古代兵家。孙武 著《兵法》十三篇。吴起 著《吴子》四十八篇。《荀子·议兵》:“孙 吴 用之,无敌於天下。”杨倞 注:“孙,谓 吴 王 闔閭 将 孙武;吴,谓 魏武侯 将 吴起 也。”南朝 梁简文帝《雁门太守行》之一:“少解 孙 吴 法,家本 幽 并 儿。”唐 李渤《喜弟淑再至为长歌》:“长兄少年曾落托,拔剑沙场随 卫 霍。口里虽谭 周 孔 文,怀中不舍 孙 吴 略。”宋 范仲淹《上执政书》:“臣僚之中,素有才识,可赐 孙 吴 之书,使知文武之方。”清 洪昇《长
- 5.
改节释义:⒈改变节操。 《孔子家语·在厄》:“﹝ 子贡 ﹞入问 孔子 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唐 吴兢《乐府古题要解·雁门太守行》:“涣(王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轻剽少年。晚改节博学,通於法律。”《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幸得 娟娟 小姐是个贞烈之女,截髮自誓,不肯改节。白长吉 强他不过,只得原嫁与 遐叔。”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崔猛》:“或以告 崔。崔 讶其改节,而亦未之奇也。”⒉更换季节。汉 张衡《东京赋》:“於是春秋改节,四时迭代,蒸蒸之心,感物曾思。”《艺文类聚》卷三四引 三国 魏 曹丕《寡
- 6.
灯火管制释义:统一管理 灯火的一种防空措施。 包括在城市、工矿区、军队驻地、交通枢纽等可能遭到空袭的地区,预先限制灯 火的数量和亮度;当发出空袭警报后,全区立即熄灭或遮蔽灯火等。舰船为保守行动的秘密,在夜间也 实施灯火管制。
- 7.
白练释义:⒈白色熟绢。唐 张籍《凉州词》:“无数铃声遥过磧,应驮白练到 安西。”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我不如白练套头儿寻个自尽。”《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又走到山顶上,望着城内万家烟火,那 长江 如一条白练。”⒉喻指像白绢一样的东西。唐 庄南杰《雁门太守行》:“跨下嘶风白练狞,腰间切玉青蛇活。”明 袁宗道《题瘦马卷》诗:“时去黄金 燕 市空,瘦来白练 吴门 短。”唐 孟郊 韩愈《秋雨联句》:“簷垂白练直,渠涨清 湘 大。”茅盾《子夜》十七:“船头激起的白浪有尺许高,船左右卷起两条白练,拖得远远的。”
- 8.
结客释义:⒈结交宾客。常指结交豪侠之士。《后汉书·祭遵传》:“﹝ 祭遵 ﹞尝为部吏所侵,结客杀之。”唐 韩翃《送王诞渤海使赴李太守行营》诗:“少年结客散黄金,中岁连兵扫緑林。”明 徐渭《上督公生日》诗:“城下钓鱼怀漂母,堂前结客忆 周郎。”⒉指所结交的宾客。《后汉书·刘钧传》:“钧 欲断絶辞语,復使结客篡杀 久。”南朝 梁 何逊《送褚部曹联句》:“君随结客去,我乃倦游归。”
- 9.
良性竞争释义:是指企业遵守行业规则,依照与成本的合理关系来定价并把自己限制于行业的某些部分或细分市场里,接受为它们的市场份额和利润所规定的大致界限的竞争对手。
- 10.
触暑释义:⒈冒着暑热。晋 葛洪《抱朴子·交际》:“冒寒触暑,以走权门。”清 姚世钰《吴兴太守行》:“是时三伏热,触暑如遭烹。”⒉中暑。清 钱泳《履园丛话·梦幻·十神人》:“时先君子年六十四,偶触暑,腹疾大作,医药罔效。”
- 11.
謡歌释义:歌谣。 《后汉书·方术传上·许杨》:“是后民失其利,多致飢困。时有謡歌曰:‘败我陂者 翟子威,飴我大豆,享我芋魁。’”明 刘基《雁门太守行》:“循良一何多,謡歌满儿童。贤哉 洛阳 令,卓鲁相继踪。”清 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二:“则市井恶少造謡歌誚邻人闺閫恶习,施之君父,罪不容於死矣。”
- 12.
轻剽释义:⒈亦作“轻僄”。 轻浮,躁急。《三国志·魏志·崔琰传》“鲁国 孔融”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九州春秋》:“然其所任用,好奇取异,皆轻剽之才。”《辽史·宋王喜隐传》:“喜隐 轻僄无恒,小得志即骄。”《明史·李侃传》:“侃 言敌轻剽,无持久心,乞勿焚,免復敛为民累。”⒉轻捷强悍。《三国志·吴志·骆统传》:“轻剽者则迸入险阻,党就羣恶。”唐 吴兢《乐府古题要解·雁门太守行》:“涣 少好侠,尚气力,数通轻剽少年。”宋 梅尧臣《寄永叔》诗:“淮 俗旧轻僄,未识远博宜。”明 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一》:“近代穿窬之雄
- 13.
黑云压城城欲摧释义:唐李贺《雁门太守行》诗:“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意思是黑云压在城上,好像要把城摧毁。后用来比喻恶势力造成的紧张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