弇陋 [yǎn lòu]
1. 见识浅陋。
英[have meagre knowledge;]
弇陋 引证解释
⒈ 浅薄。
引清 赵翼 《删改旧诗作》诗:“少日所得意,老去觉弇陋。”
谭献 《<金元诗录>序》:“宋 诗弇陋,言之不文,故 元 代文士,类欲祖 唐,而所见不循其本。”
严复 《译<天演论>自序》:“风气渐通,士知弇陋为耻。西学之事,问涂日多。”
国语词典
弇陋 [yǎn lòu]
⒈ 见识浅薄。
例如:「他苦读多年,一改弇陋的面目,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弇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文释义:⒈不加修饰。《孝经·丧亲》:“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邢昺 疏:“不文,不为文饰。”⒉引申为无文采。清 谭献《<金元诗录>序》:“宋 诗弇陋,言之不文。”章炳麟《序<革命军>》:“﹝ 邹容 ﹞示余曰:‘欲以立懦夫,定民志,故辞多恣肆,无所回避,然得无恶其无文耶?’”⒊不崇尚文辞。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铨赋》:“秦 世不文,颇有杂赋。”⒋对自己的谦称,犹不才。明 宋濂《吴公行状》:“不文幸获受知於公,虽契家子姓特容以宾礼见义,固不敢辞。”清 邹容《<革命军>自序》:“不文之生,居於
- 2.
平襍释义:平庸杂乱。清 恽敬《维摩诘经书后》:“行文则弇陋平襍,不足观也。”
- 3.
弇鄙释义:弇陋。
- 4.
怀挟释义:⒈携带。 《国语·晋语二》:“亡人之所怀挟缨纕,以望君之尘垢也。”《百喻经·妇诈称死喻》:“老母语言:‘汝妇已死。’夫即往视……烧取其骨,以囊盛之,昼夜怀挟。”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茶。”⒉特指应试中的挟带行为或挟带的文字等。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主司失意》:“密旨令内人於门搜索怀挟,至於巾屨,靡有不至。”《元典章·礼部四·儒学》:“乡会等试,许将《礼部韵略》外,并不许怀挟文字。”清 昭槤《啸亭续录·鲍双五侍郎》:“其叙 中州 试牘有云:‘士子弇陋不已,必至有怀挟代倩之弊,而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