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要 [jiǔ yào]
1. 旧约。
3. 旧交。
久要 引证解释
⒈ 旧约。
引《论语·宪问》:“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久要,旧约也。平生,犹少时。”
邢昺 疏:“言与人少时有旧约,虽年长贵达,不忘其言。”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守一言於久要,歷岁衰而不渝者,信人也。”
元 无名氏 《合同文字》第一折:“着他回本乡去,认了伯父伯娘,着他一家儿团圆,也见的我久要不忘之意。”
章炳麟 《八月十五夜咏怀》诗:“丈夫贵久要,焉念睚眦仇。”
⒉ 旧交。
引《文选·曹植<箜篌引>》:“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
刘良 注:“久要,久交也。”
唐 沉亚之 《秦梦记》:“公谓 亚之 曰:‘本以小女将託久要,不谓不得周奉君子而先物故。’”
宋 王安石 《老人行》:“古来人事已如此,今日何须论久要。”
明 汪錂 《春芜记·访友》:“忆昔风尘订久要,奈雌伏盐车老。”
国语词典
久要 [jiǔ yào]
⒈ 旧约,以前的约定。
引《论语·宪问》:「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抱朴子·外篇·行品》:「守一言于久要,历岁衰而不渝者,信人也。」
⒉ 老朋友。
引唐·沈亚之《秦梦记》:「本以小女将托久要,不谓不得周奉君子,而先物故。」
久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忘久要释义:久要:旧约,旧交。不忘记旧友情。近义词:不忘故旧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宪问》:“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示例君不忘久要。★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元帝太兴三年》
- 2.
久要不忘释义:久要:旧约、旧交。 不忘旧约或旧交。
- 3.
久要释义:⒈旧约。 《论语·宪问》:“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久要,旧约也。平生,犹少时。”邢昺 疏:“言与人少时有旧约,虽年长贵达,不忘其言。”晋 葛洪《抱朴子·行品》:“守一言於久要,歷岁衰而不渝者,信人也。”元 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着他回本乡去,认了伯父伯娘,着他一家儿团圆,也见的我久要不忘之意。”章炳麟《八月十五夜咏怀》诗:“丈夫贵久要,焉念睚眦仇。”⒉旧交。《文选·曹植<箜篌引>》:“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刘良 注:“久要,久交也。”唐 沉亚之《秦梦记》:“公谓 亚之
- 4.
岁衰释义:岁月递减。谓年老。晋 葛洪《抱朴子·行品》:“守一言於久要,歷岁衰而不渝者,信人也。”
- 5.
报雠释义:亦作“报仇”。采取行动打击仇敌。《左传·僖公十五年》:“必报讎,寧事戎狄。”《史记·刺客列传》:“今 智伯 知我,我必为报讎而死。”唐 高适《邯郸少年行》:“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处报讎身不死。”《红楼梦》第四六回:“这一辈子也跳不出他的手心去,终久要报仇。”老舍《断魂枪》:“到了客栈,他心中直跳,唯恐 沙老师 不在家,他急于报仇。”
- 6.
机彀释义:⒈机关,圈套。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和爷娘结下不厮见的冤讎,恰便似日月参辰和卯酉,正中那男儿机彀。”《封神演义》第二十回:“自古权奸只爱钱,搆成机彀害忠贤。”清 李渔《慎鸾交·久要》:“生怕情中机彀,致他年薄倖,葬送温柔。”⒉奥妙;道理。元 汤式《赏花时·戏贺友人新娶》套曲:“是必将艰难的事由,推辞的机彀,揾香腮直问到五更头。”明 张凤翼《红拂记·秋闺谈侠》:“若问缘由,谁能解得就中机彀。”清 李渔《闲情偶寄·饮馔·穀食》:“粥饭二物,为家常日用之需,其中机彀,无人不晓,焉用越俎者强为致词?”
- 7.
款密释义:亲密,亲切。三国 蜀 许靖《与曹公书》:“昔在 会稽,得所貽书,辞旨款密,久要不忘。”宋 张炎《木兰花慢·舟中有怀澄江皆山楼昔游》词:“楼前,笑语当年。情款密,思留连。”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褚生》:“两人情好款密,昼同几,夜亦共榻。”
- 8.
终久释义:终究:纸包不住火,假面具终久要被揭穿。
- 9.
订久要释义:谓订立历时久远的要约。 语本《论语·宪问》:“久要不忘平生之言。”邢昺 疏:“言与人少时有旧约,虽年长贵达,不忘其言。”明 陈所闻《梁州贺新郎·汪去泰开园范罗山下题赠》套曲:“我幽栖近筑 秦淮 小,你悬榻斋头订久要,有日放棹花谿醉浊醪。”明 凌濛初《北红拂》第二出:“一笑相逢订久要,待往侯门问俊髦。”清 王源《复姚梅友书》:“但未审高明自任之具居何等乎?与 源 所见同乎异乎?更须面质以订久要,不敢草草徒作语言文字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