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īn,(1)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组词】:心包。心律。心衰。心悸。(2) 中央,枢纽,主要的。【组词】:心腹。中心。(3)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组词】:心理。心曲。心魄。心地。心扉。衷心。心旷神怡。人心惟危。
lǐ,(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组词】:心理。肌理。条理。事理。(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组词】:理由。理性。理智。理论。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气壮。(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例句】:理科,数理化。理疗。(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组词】:理财。理事。管理。自理。修理。总理。(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组词】:理睬。答理。(6) 古代指狱官、法官。(7) 姓。
1. 心中包含的情理。
英[ psychology; mentality; ]
3. 思想感情。
⒈ 心中包含的情理;思想感情。
引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是以联辞结采,将欲明理;采滥辞诡,则心理愈翳。”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二章:“世人心理如是,安得不江河日下耶!”
杨沫 《花蕊》:“爱花、观花和欣赏音乐,这都和爱美的心理分不开。”
⒉ 我国古代哲学名词。谓心与理。
引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此区区心理合一之体,知行并进之功,所以异於后世者,正在於是。”
⒊ 心理学名词。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等内心活动的总称。是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
⒈ 人脑中认知、思考、记忆等活动的总称。亦用以泛指人的思想、情感等内心活动。
近心绪
反生理
⒉ 心和理。是宋儒心性论中的重点。
引明·王阳明《传习录·卷中·答顾东桥书》:「此区区心理合一之体,知行并进之功。」
1.霍赵两家本无不解之仇,只因彼此不服输的心理,而一定要争个高低,互不相让。
2.我已有心理準备,此次考试纵然名落孙山,也不气馁。
3.对于心理学我是一窍不通,所以不敢对这篇文章妄下雌黄。
4.凡事先有心理准备,遇到变故时不致张慌失措。
5.老王善于揣摸领导的心理,你看他的行动就与他们处长的意图若合符节,没有半点差错。
6.突破了学习的心理障碍后,她的进步可以说是一日千里。
7.事态不容乐观,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8.我已有心理准备,此次考试纵然名落孙山,也不气馁。
9.我们要想成功,必须得有好事多磨的心理准备。
10.我疑心理发匠都是孔武有力的,不然腕臂间怎有那样大的力气?
11.恐惧心理把我局限在狭窄的安乐窝里动弹不得。
12.我们做心理辅导工作的,也得因对象不同,对症下药。
13.经过心理医师的对症下药,他终于走出失恋的阴影。
14.司机对我说:青藏公路不是城市大马路,山高水险,你得作好心理准备。
15.父母的左提右挈,让我的心理备受温暖。
16.幸灾乐祸!这里我们看到一个最基本的心理问题,只有弱者才会去幸灾乐祸。
17.要麽她深谙男人的心理,能够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8.而在目光如炬的心理分析师眼中,更是察微知巨。
19.文中关于心理活动的描写,虽然比较粗略,却也有粗中有细之处。
20.他这种自怨自艾的心理是一般刚犯错的人都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