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新历 新历的意思
xīn

新历

简体新历
繁体新曆
拼音xīn lì
注音ㄒㄧㄣ ㄌ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īn,(1) 刚有的,刚经验到的;初始的,没有用过的,与“旧”、“老”相对。【组词】:新生。新鲜。新奇。新贵。新绿。新星。新秀。新闻。新陈代谢。(2) 性质改变得更好,与“旧”相对。【组词】:改过自新。推陈出新。(3) 不久以前,刚才。【组词】:新近。(4) 表示一种有异于旧质的状态和性质。【组词】:新时代。新社会。新观念。新思维。(5) 称结婚时的人或物。【组词】:新娘。新郎。新房。(6)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7) 姓。

lì,(1) 经过。【组词】:经历。来历。阅历。历尽甘苦。(2) 经过了的。【组词】:历程。历代。历史。历来。(3) 遍、完全。【组词】:历览。历数(shǔ)。(4) 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组词】:历法。

基本含义

指新的一年即将开始,也可引申为新的时期即将到来。

新历的意思

新历 [xīn lì]

1. 新订的历法。

2. 新年历书。

4. 辛亥革命后称公历为新历,农历为旧历。

新历 引证解释

⒈ 新订的历法。

《晋书·律历志下》:“以今新历施于 春秋 之世,日蚀多在朔。”
《新唐书·历志三上》:“开元 九年……詔僧 一行 作新历、推大衍数,立术以应之。”

⒉ 新年历书。

唐 李肇 《翰林志》:“冬至岁酒,兔、野鸡,其餘时菓、新茗、瓜、新历,是为经制。”
唐 王维 《春中田园作》诗:“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清 孙枝蔚 《除夕》诗:“到眼惊新历,回头失故宫。”

⒊ 辛亥革命后称公历为新历,农历为旧历。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上海 已渐温暖,过旧历年之情形,比新历年还起劲。”
冰心 《南归》:“我们又说:‘今夜是除夕,明天过新历年了,大家守岁罢。’”


国语词典

新历 [xīn lì]

⒈ 一种民国以后所采行的新历法。参见「太阳历」条。

⒉ 新岁的历书。

唐·王维〈春中田园作〉诗:「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唐·来鹄〈早春〉诗:「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

⒊ 重新制定的历法。

《晋书·卷三八·律历志下》:「以今新历施于春秋之世,日蚀多在朔。」
《新唐书·卷二七·历志三上》:「诏僧一行作新历,推大衍数立术以应之。」


新历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农历释义:⒈阴阳历的一种,是我国的传统历法,通常所说的阴历即指农历。平年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一月大,哪一月小,年年不同)。由于平均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11天,所以在19年里设置7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24个节气,便于农事。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60年周而复始。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夏历。也叫旧历。⒉农业上使用的历书。
    • 2.
      旧历释义:即“农历”

新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列衔释义:谓签署职衔。 罗尔纲《太平天囯史事考·太平天囯领导集团内讧考》:“第四条,太平天囯 辛酉十一年颁行新历奏章,仍有 杨秀清 列衔。”
    • 2.
      口脂释义:⒈古代用以防止寒冬口唇开裂的唇膏。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忠志》:“腊日赐北门学士口脂、腊脂,盛以碧鏤牙筩。”唐 杜甫《腊日》诗:“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罌下九霄。”唐 刘禹锡《代谢历日面脂口脂表》:“中使 霍子璘 至,奉宣圣旨……兼赐臣墨詔及 贞元 十七年新历一轴、腊日面脂、口脂、红雪、紫雪并金花银合二。”⒉化妆用的唇膏;口红。唐 张鷟《游仙窟》:“艳色浮粧粉,含香乱口脂。”前蜀 韦庄《江城子》词:“朱唇未动,先觉口脂香。”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五:“兼惠花胜一合、口脂五寸,致耀首膏唇之饰。”清 龚自珍《
    • 3.
      大统历释义:历法名。明 初 刘基 进《大统历》。洪武 十七年设观象台于 南京 鸡鸣山,令博士 元统 修历,仍以《大统》为名,而积分全袭 元 代《授时》法数,惟去其岁实消长而已。其后因推算日食不准确,治历者纷进新历,要求改制,但 明 朝一直沿用《大统历》。见《明史·历志一》。
    • 4.
      大衍历释义:唐 代历法名。 一名《开元大衍历》。为 唐 代天文学家僧 一行 所造。开元 九年,因《麟德历》日食不验,诏 一行 作新历。一行 测各地纬度,南至 交州,北尽 铁勒。十五年历成而 一行 卒。因 一行 用《易》大衍之数立说,故名《大衍历》。从 开元 十七年(公元729年)起,至 至德 二年(公元757年),《大衍历》共施行二十九年。它对后代历法的编订影响很大。
    • 5.
      天正释义:⒈周 历建子,以农历十一月即冬至所在之月为岁首,古人以为得天之正,故称。《汉书·律历志上》:“其於三正也,黄钟子为天正。”《后汉书·陈宠传》“三微成著,以通三统”李贤 注引《三礼义宗》:“三微,三正也……故 周 以天正为岁,色尚赤,夜半为朔。”⒉指冬至。宋 沉括《梦溪笔谈·象数一》:“熙寧 十年,天正元用午时,新历改用子时;闰十二月改为闰正月,四夷朝贡者用旧历,比来款塞众论,谓气至无显验可据,因此以摇新历。事下有司考定。凡立冬晷景,与立春之景相若者也,今二景短长不同,则知天正之气偏也。”
    • 6.
      少差释义:⒈稍微好转。 晋 陶潜《搜神后记》卷五:“吾形已见,不宜復留,当相委去。虽然,尔后自当少差。勤於田作,渔採治生。留此壳去,以贮米穀,常可不乏。”⒉细微的差异。《魏书·律历志下》:“今《甲子》新历,业兴(李业兴)潜构积年,虽有少差,校於《壬子元历》,近天者多。”清 褚人穫《坚瓠补集·真梦》:“旬日后得妻手书并诗,皆梦中所见,毫无少差。”
    • 7.
      尧蓂释义:⒈相传 帝尧 阶前所生的瑞草。此草每月朔日生一荚,至月半,积至十五荚。十六日起,日落一荚,月末而尽。小建则余一荚,萎而不落。见《竹书纪年》卷上。唐 陆龟蒙《寄怀华阳道士》诗:“休採古书探 禹 穴,自刊新历鬭 尧 蓂。”宋 晏殊《喜迁莺》词:“尧 蓂随月欲团圆,真驭降荷兰。”⒉指时序、光阴。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词林·吉士阁试诗》:“嘉靖 壬辰科庶常 王梅 ……《长安新秋感怀七言律诗》云:‘鳷鹊楼高灝气横,尧 蓂商律又敷荣。’”
    • 8.
      岁终释义:年底。一年快完的时候。《周礼·天官·冢宰》:“岁终则攷六乡之治,以詔废置。”孙诒让 正义:“岁终者谓夏正建丑之月。”《后汉书·礼仪志中》:“季冬之月,星迴岁终。”《宋书·百官志上》:“太史令,一人,丞一人。掌三辰时日祥瑞妖灾,岁终则奏新历。”《水浒传》第七一回:“一向无事,渐近岁终。”
    • 9.
      新历释义:⒈新订的历法。 《晋书·律历志下》:“以今新历施于 春秋 之世,日蚀多在朔。”《新唐书·历志三上》:“开元 九年……詔僧 一行 作新历、推大衍数,立术以应之。”⒉新年历书。唐 李肇《翰林志》:“冬至岁酒,兔、野鸡,其餘时菓、新茗、瓜、新历,是为经制。”唐 王维《春中田园作》诗:“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清 孙枝蔚《除夕》诗:“到眼惊新历,回头失故宫。”⒊辛亥革命后称公历为新历,农历为旧历。鲁迅《书信集·致姚克》:“上海 已渐温暖,过旧历年之情形,比新历年还起劲。”冰心《南归》:“我们又说:‘今夜是除夕
    • 10.
      明天历释义:历法名。宋 治平 二年 周琮 等所造的新历。琮 撰有《义略》冠于历首,说明治历源流,并评论古历的得失。因测算不甚精密,仅行三年即罢。参阅《宋史·律历志七、八》。
    • 11.
      爷降节释义:太平天囯 颁布新历时所规定的纪念“天父上帝下凡”的节日。
    • 12.
      紫雪释义:⒈冬季护肤用品。唐 代常于腊日赐群臣。唐 刘禹锡《代谢历日面脂口脂等表》:“中使 霍子璘 至,奉宣圣旨……兼赐臣墨詔及 贞元 十七年新历一轴,腊日面脂、口脂、红雪、紫雪并金花银合二、金稜合二。”⒉即紫雪丹。参见“紫雪丹”。
    • 13.
      统元历释义:历法名。 宋高宗 绍兴 六年颁行。《宋史·律历志十四》:“侍御史 张致远 言:‘今岁正月朔日食,太史所定不验,得一 尝谓臣言,皆有依据……愿詔 得一 改造新历。’二月丙子,詔祕书少监 朱震,即祕书省监视 得一 改造新历。八月历成,震 请赐名《统元》,从之。詔翰林学士 孙近 为序,以六年颁行。”
    • 14.
      舌挢释义:舌头举起。形容惊异的样子。梁启超《新历史·论纪年》:“昔 上海 强学会之初开也,大书 孔子 卒后二千四百七十三年。当时会中一二俗士闻之,舌撟汗下色变。”
    • 15.
      诞昭释义:⒈大为昭著。 晋 夏侯湛《雷赋》:“嗟乾坤之神祗兮,信灵化之诞昭。”⒉普遍昭示。宋 王禹偁《拟赐天下雍熙三年新历诏》:“爰举旧章,乃颂新历,诞昭正朔,广被华夷。”
    • 16.
      进历释义:谓封建时代岁将终时,太史进奏新历。《太平广记》卷一六三引 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唐国闰》:“先是司天监 胡秀林 进历,移闰在丙戌年正月,有 向隐君 亦进历,用宣明法,闰乙酉年十二月。”元 柯九思《宫词》之十三:“太史院官新进历,榻前一一赐诸王。”自注:“每岁日南至,太史进来岁历日。”《明史·职官志三》:“通事舍人典东宫朝謁、辞见之礼,承令劳问之事,凡廷臣朝贺、进笺、进春、进历於太子,则引入而举案。”
    • 17.
      面药释义:预防面部皮肤因寒冻而皴裂的药膏。唐 杜甫 《腊日》诗:“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罌下九霄。” 仇兆鳌 注引 朱瀚 曰:“口脂、面药,以御寒冻。” 唐 邵说 《谢赐新历日及口脂面药等表》:“伏奉某月日墨詔,赐臣新历日一通,并口脂、面药、红雪、紫雪等。”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三:“腊日则有口脂、面药、澡豆。”参见“ 面脂 ”。
    • 18.
      颁历释义:⒈见“颁历”。⒉亦作“颁歷”。颁布下年新历。宋 陆游《谢赐历日表》:“适当颁历之辰,治象一新,欢声四溢。”宋 陆游《斋中杂兴》诗之七:“去国己酉冬,忽见十颁歷。”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卖宪书》:“十月颁历以后,大小书肆出售宪书,衢巷之间亦有负箱唱卖者。”

新历(xinl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新历是什么意思 新历读音 怎么读 新历,拼音是xīn lì,新历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新历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