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剧 [mǐn jù]
1. 戏曲剧种。流行于福建东部沿海地区和建阳、三明等地以及台湾。1917年前后,由流行在福州的平讲戏、儒林戏、唠唠戏融合而成。初名“福州戏”,后改今称。唱腔分江湖、洋歌、逗腔、小调四类,曲牌体。剧目有《炼印》、《荔枝换绛桃》等。
闽剧 引证解释
⒈ 福建 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 福州 方言地区,也称“福州戏”。1914年前后,由在 福州 一带演唱的儒林班、平讲班、江湖班、唠唠班等声腔源流各不相同的戏曲班社融合而成。在发展过程中曾受徽剧和京剧等的影响。
国语词典
闽剧 [mǐn jù]
⒈ 流行于大陆地区福建省、闽南方言地区和台湾的剧种。从明末开始发展至今,在发展过程中曾受徽剧和京剧等的影响。主要伴奏乐器有梆笛、二胡及唢呐等,所使用的曲调则有逗腔、扬歌、江湖和小调等四类。
闽剧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复还释义:⒈回返。 ⒉恢复,归还。闽剧《炼印》第五场:“本院今日当堂开释你等,并复还功名,你等回去吧。”
- 2.
完亲释义:完婚。 闽剧《炼印》第一场:“老爷转道完亲,命我到 济南 禀报太老爷。”
- 3.
官章释义:尊称他人的姓名。闽剧《炼印》:“杨傅(唱)‘据你讲这门第历代有官衔,太老爷做 济南道 已经很难,巡按是难上难,这门第不平凡,你老爷官章年纪再谈一谈。’黄大(唱):‘我老爷名 陈魁 今年廿八春。’”
- 4.
炼印释义:戏曲传统剧目。叙革职公差杨传、李乙闻扬州萧太师横行不法,诬陷原告,乃趁新巡按陈魁回乡完婚之机,用蜡制成假印,乔装陈魁和差役,到扬州平反冤狱。陈魁到时,又于当堂炼印之时,设计以假印换真印,拿办萧、陈等后离去。闽剧整理本影响较大。
- 5.
看命释义:算命。 一种预测人吉凶祸福的迷信活动。宋 侯延庆《退斋笔录》:“化成 者,工课命老僧也。少顷,化成 至,公作一课,更为看命。化成 曰:‘三十年前与相公看命,今仕至宰相,更復何问。’”《初刻拍案惊奇》卷五:“凡看命起卦,説人吉兇祸福,必定断下个日子,时刻不差。”闽剧《钗头凤》:“请高人来看命替你合婚。”
- 6.
福州戏释义:闽剧。
- 7.
茶仪释义:赠钱财供饮茶用。多自谦钱礼菲薄。闽剧《炼印》:“萧太师:这是二千两银子,送与贤侄作为茶仪。”
- 8.
补空释义:⒈填补空白之处。 宋 欧阳修《夏日学书说》:“嘉祐 七年正月九日补空。”⒉填补空缺。闽剧《炼印》第二场:“这按院的任空着,我跟你一起去补空,为 文溪明、杨振达 辨冤,也替众百姓做点事情。”
- 9.
黄状释义:用黄纸书写的诉状。闽剧《炼印》第五场:“你我出京门时候,遇见两个妇道人家,一个是 文溪明 的母亲,一个是 杨振达 的老婆,肩背黄状,口口声声讲是被 萧太师 诬陷,被判处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