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不同 不同的意思
tóng

不同

简体不同
繁体
拼音bù tóng
注音ㄅㄨˋ ㄊㄨ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ù fǒu,(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组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例句】:不,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tóng tòng,(1)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2) 共,在一起(从事)。【组词】: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3) 和,跟。【组词】:同流合污。(4) 姓。 ◎ 〔胡同〕见“胡”。

基本含义

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却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不同的意思

不同 [bù tóng]

1. 不相同;不一样。不同意。不和。

不同 引证解释

⒈ 不相同;不一样。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所习不同,所务各异,言势殊也。”
前蜀 韦庄 《关河道中作》诗:“往来千里路长在,聚散十年人不同。”
毛泽东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二:“他们想问题做事情的方法,他们的历史习惯,跟我们不同。”

不同意。

《宋书·张邵传》:“太尉长史 何勗 不同,欲席捲奔 鬱洲,自海道还都。”
《南齐书·鄱阳王锵传》:“殿下但乘油壁车入宫,出天子置朝堂,二王夹辅号令, 粲 等闭城门上仗,谁敢不同?”

⒊ 不和。

《后汉书·孔融传》:“﹝ 融 ﹞与中丞 赵舍 不同,託病归家。”


国语词典

不同 [bù tóng]

⒈ 不一样。

《文选·枚乘·上书重谏吴王》:「秦卒擒六国,灭其社稷,而并天下是何也?则地利不同,而民轻重不等也。」
《儒林外史·第一回》:「此兄不但才高,胸中见识,大是不同,将来名位不在你我之下。」

差别 差异

一律 一样


不同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分别释义:⒈离别:暂时分别,不久就能见面。他们分别了好多年啦。⒉辨别:分别是非。分别轻重缓急。⒊按不同方式;有区别地:分别对待。分别处理。⒋分头;各自:几个人分别去做动员工作。部队到达前沿,分别进入阵地。⒌不同;差别:看不出有什么分别。
    • 2.
      分歧释义:⒈(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分歧点。 意见分歧。⒉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的地方:存在分歧。消除分歧。
    • 3.
      区别释义:⒈把两个以上的对象加以比较,认识它们不同的地方;分别:区别好坏。区别对待。⒉彼此不同的地方:我看不出这两个词在意义上有什么区别。
    • 4.
      差别释义:形式或内容上的不同:毫无差别。缩小差别。两者之间差别很大。
    • 5.
      差异释义:差别;不相同的地方:南北气候差异很大。 几个评委的打分有差异。
    • 6.
      相反释义:⒈事物的两个方面互相矛盾、互相排斥:相反相成。 两个人走的方向相反。⒉用在下文句首或句中,表示跟上文所说的意思相矛盾:困难不但没有把他吓倒,相反,更激起了他战胜困难的决心。

不同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一律释义:⒈一个样子;相同:千篇一律。强求一律。⒉适用于全体,无例外: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 2.
      一样释义:同样;没有差别:哥儿俩相貌一样,脾气也一样。他们两个人打枪打得一样准。
    • 3.
      类似释义:大致相像:找出犯错误的原因,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
    • 4.
      雷同释义:指随声附和,也指不该相同而相同(旧说打雷时,许多东西都同时响应)。

不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丈释义:一丈是一个汉语词汇,一般作为量词使用,相当于10尺,但明清以前各有不同。
    • 2.
      一就释义:⒈犹一匝。 指一套色彩。古代贵族作为服饰的色彩因等级不同而异,有五彩为一就,三彩为一就或二彩为一就不等。⒉一并;顺便。⒊犹一面。表示一个动作与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⒋犹一味。⒌即刻。
    • 3.
      一心二意释义:⒈常指不专一,同时做几件不同的事情,一门心思做好几件事情。⒉形容犹豫不决或意志不坚定。
    • 4.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释义:谓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
    • 5.
      一新耳目释义:一新耳目,汉语词语,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
    • 6.
      一月三舟释义:佛家语,同是一个月亮,三只船上的人看的角度各不一样。比喻佛家的道规只有一个,而因人理解不同而异。
    • 7.
      一期释义:⒈一次。《管子·参患》:“故一期之师,十年之蓄积殫;一战三费,累代之功尽。”石一参 今诠:“一期,谓兴师一次。”⒉指遇到一次。晋 袁宏《三国名臣序赞》:“万岁一期,有生之通途;千载一遇,贤智之嘉会。”⒊佛教指一生一世。隋《四念处》卷三:“佛一期诸大经门门不同,位位数异。”隋 吉藏《法华玄论》卷一:“上来二周已説 释迦 一期出世始终方便利益众生竟。”《景德传灯录·潭州沩山灵祜禅师》:“慧寂即一期之事。”⒋犹一时。宋 赞宁《宋高僧传·释智威》:“望重一期,声闻远近。”宋 赞宁《宋高僧传·释道膺》:“随灵龕
    • 8.
      一本万殊释义:本:根源;万:许多;殊:不同。事物虽然千差万别,其实本源同一,比喻事物万变不离其宗,出自于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二十七。
    • 9.
      一物二名释义:这个故事很有意思,桓公的有意刁难,谢公的装疯卖傻,郝隆的机智妙答,人物不同的性格就跃然纸上。
    • 10.
      一理释义:⒈同一准则。《吕氏春秋·审分》:“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高诱 注:“身治则国治,故曰一理之术也。”《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然则八代之制,几可以一理贯。”刘良 注:“一理谓合典则也。”《二程遗书》卷十八:“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明 胡居仁《居业录·心性》:“天地人物,分虽不同,同此一理。”⒉一个道理。南朝 梁 刘孝标《辨命论》:“非可以一理徵,非可以一途验。”宋 真德秀《问格物致知》:“万物各具一理,万理同出一原。”《宣和遗事》前集:“看破治乱两途,不出阴阳一理。”⒊
    • 11.
      一石多面释义:指一块石头,从不同的角度看是不同的形状。
    • 12.
      一神论释义:认为只存在一个神的信仰,它同多神论不同。
    • 13.
      一而二,二而一释义:两件事看似不同,实际上却相同。
    • 14.
      一般无二释义:完全一样,没有不同的地方。
    • 15.
      一花独放释义:一种花独自开放。与“百花齐放”相对,常比喻缺少各种不同形式、风格的艺术作品。
    • 16.
      一花独放不是春释义:比喻缺少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作品就不算繁荣;也常比喻一个人、一个地区先进不是理想的效果。
    • 17.
      一语双叙释义:即一个词与另外两个性质不同的词搭配。
    • 18.
      一锅煮释义:比喻不区别情况,对不同的事物做同样的处理。也说一锅烩、一勺烩。
    • 19.
      一龙一蛇释义: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 20.
      七十二变释义:⒈孙悟空有七十二变的本领,能够摇身就变,变成各种不同的人或物。⒉变化多端的策略、手法和方法。

不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丈释义:一丈是一个汉语词汇,一般作为量词使用,相当于10尺,但明清以前各有不同。
    • 2.
      一就释义:⒈犹一匝。 指一套色彩。古代贵族作为服饰的色彩因等级不同而异,有五彩为一就,三彩为一就或二彩为一就不等。⒉一并;顺便。⒊犹一面。表示一个动作与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⒋犹一味。⒌即刻。
    • 3.
      一心二意释义:⒈常指不专一,同时做几件不同的事情,一门心思做好几件事情。⒉形容犹豫不决或意志不坚定。
    • 4.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释义:谓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
    • 5.
      一新耳目释义:一新耳目,汉语词语,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
    • 6.
      一月三舟释义:佛家语,同是一个月亮,三只船上的人看的角度各不一样。比喻佛家的道规只有一个,而因人理解不同而异。
    • 7.
      一期释义:⒈一次。《管子·参患》:“故一期之师,十年之蓄积殫;一战三费,累代之功尽。”石一参 今诠:“一期,谓兴师一次。”⒉指遇到一次。晋 袁宏《三国名臣序赞》:“万岁一期,有生之通途;千载一遇,贤智之嘉会。”⒊佛教指一生一世。隋《四念处》卷三:“佛一期诸大经门门不同,位位数异。”隋 吉藏《法华玄论》卷一:“上来二周已説 释迦 一期出世始终方便利益众生竟。”《景德传灯录·潭州沩山灵祜禅师》:“慧寂即一期之事。”⒋犹一时。宋 赞宁《宋高僧传·释智威》:“望重一期,声闻远近。”宋 赞宁《宋高僧传·释道膺》:“随灵龕
    • 8.
      一本万殊释义:本:根源;万:许多;殊:不同。事物虽然千差万别,其实本源同一,比喻事物万变不离其宗,出自于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二十七。
    • 9.
      一物二名释义:这个故事很有意思,桓公的有意刁难,谢公的装疯卖傻,郝隆的机智妙答,人物不同的性格就跃然纸上。
    • 10.
      一理释义:⒈同一准则。《吕氏春秋·审分》:“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高诱 注:“身治则国治,故曰一理之术也。”《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然则八代之制,几可以一理贯。”刘良 注:“一理谓合典则也。”《二程遗书》卷十八:“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明 胡居仁《居业录·心性》:“天地人物,分虽不同,同此一理。”⒉一个道理。南朝 梁 刘孝标《辨命论》:“非可以一理徵,非可以一途验。”宋 真德秀《问格物致知》:“万物各具一理,万理同出一原。”《宣和遗事》前集:“看破治乱两途,不出阴阳一理。”⒊
    • 11.
      一石多面释义:指一块石头,从不同的角度看是不同的形状。
    • 12.
      一神论释义:认为只存在一个神的信仰,它同多神论不同。
    • 13.
      一而二,二而一释义:两件事看似不同,实际上却相同。
    • 14.
      一般无二释义:完全一样,没有不同的地方。
    • 15.
      一花独放释义:一种花独自开放。与“百花齐放”相对,常比喻缺少各种不同形式、风格的艺术作品。
    • 16.
      一花独放不是春释义:比喻缺少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作品就不算繁荣;也常比喻一个人、一个地区先进不是理想的效果。
    • 17.
      一语双叙释义:即一个词与另外两个性质不同的词搭配。
    • 18.
      一锅煮释义:比喻不区别情况,对不同的事物做同样的处理。也说一锅烩、一勺烩。
    • 19.
      一龙一蛇释义: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 20.
      七十二变释义:⒈孙悟空有七十二变的本领,能够摇身就变,变成各种不同的人或物。⒉变化多端的策略、手法和方法。

不同造句

1.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2.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见认定,以为道止如此,所以不同

3.毛泽东是一个不同凡响的人物。

4.不过这也许正是他的创造性,他的不同流俗。

5.他们俩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6.当得知她与世长辞的消息后,世界各地的人们以不同的方式深深缅怀这位善良的老人。

7.只见从观里走来一位道人,果然是仙风道骨,与凡俗不同

8.我和他虽是本家,但经济地位不同,犹如南面百城,所以彼此很少来往。

9.随着社会形态的不同,现代人对叶落归根的思想越来越淡薄了。

10.这两部小说虽取材不同,但同工异曲,效果一样好。

11.领导干部既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又要坚持原则,做到和而不同

12.学术上有不同见解,应当允许百家争鸣。不能唯我独尊,更不能党同伐异。

13.你是知识分子,想的自然和那些村夫野老不同

14.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过程,不能毕其功于一役。

15.这个人与众不同,常有些令人莫明其妙的惊人之举。

16.毕业时,同学们都满怀豪情壮志地走上不同的工作岗位。

17.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我和你不是一路的人。

18.这时一个小和尚来到棋局前只见他一身纳衣一尘不染,面对令众人眼花缭乱的棋局露出了迥然不同的神色。

19.我的看法只是一家之言,大家还可以发表不同意见。

20.大家不同意他的意见,可他仍然一意孤行。

不同(but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不同是什么意思 不同读音 怎么读 不同,拼音是bù tóng,不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不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