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异 [qīng yì]
1. 清高特异。清丽奇异。
清异 引证解释
⒈ 清高特异。
引《艺文类聚》卷二三引 晋 羊祜 《诫子书》:“吾少受先君之教,能言之年,便召以典文。年九岁,便诲以诗书,然尚犹无乡人之称,无清异之名。”
⒉ 清丽奇异。
引《郁达夫游记·浙东景物纪略》:“第二天破晓起来,仍坐原轿绕 灵岩 的 福善寺 回 永康,路上的风景,也很清异。”
清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传十十传百释义:宋 陶穀《清异录·丧葬义疾》:“一传十,十传百,展转无穷,故号义疾。”原指疾病传染,后泛指言语、消息等展转相传。
- 2.
乌薪释义:即炭。 宋 陶穀《清异录·黑金社》:“庐山 白鹿洞 游士辐凑,每冬寒,醵金市乌薪为御寒。”宋 范成大《雪中送炭与龚养正》诗:“谁与幽人暖直身,筠笼衝雪送乌薪。”
- 3.
九天材料释义:果品蜜饯的美称。 宋 陶穀 《清异录·九天材料》:“一时之果,品类几何?唯假蜂、蔗、川糖、白盐、药物,煎酿曝糝,各随所宜。 郭崇韜 家最善乎此,知味者称为‘九天材料’。”
- 4.
仆厠释义:犹仆役。宋 陶穀《清异录·君道》:“孟蜀 隳危,大军弔伐,伪 昶 遣皇太子 玄誥、平章事 王昭远 统兵捍御,玄誥 乳臭子,昭远 僕厠材。太祖 叹曰:‘孟昶 都无股肱爪牙,其亡不晚矣。’”
- 5.
光济叟释义:烛的别名。宋 陶穀《清异录·器具》:“同光 年,高丽 行人至。副使春部少卿上柱国 朴嵓叟,文雅如中朝贤士。既行,吏埽除其馆舍,得餘烛半梃,其末红印篆文曰‘光济叟’,叟盖以命烛也。”
- 6.
冥宝释义:旧时祭祀鬼神所焚化的黄白纸锞,俗称纸元宝。宋 陶穀《清异录·丧葬》:“周 显德 六年,世宗 庆陵 钻土,发引之日,百司设祭於道,翰林院楮泉,大若盏口,予令雕印字文,文之黄曰泉臺上宝,白曰冥游亚宝。”
- 7.
化化牋释义:指粗劣不洁只可供杂用的纸。宋 陶穀《清异录·文用》:“记余未冠时,游 龙门山 寺,欲留诗,求纸。僧以皱纸进。余题大字曰‘化化牋’,还之。僧惭惧躬揖,请其故,答曰:‘纸之麄恶,则供溷材,一化也;丐徒取诸圊厠,积之家,匠买别抄麩麪,店肆收苞果药,遂成此纸,二化也。故曰化化牋。备杂用,可也;载字画,不可也;举以与人,不可之甚也。’”
- 8.
半天娇释义:鸽的异名。宋 陶榖《清异录·插羽佳人》:“豪少年尚蓄鸽,号半天娇。”
- 9.
吉祥草释义:⒈佛经中传说 释迦佛 成道时 吉祥童子 所献之草。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诸天导引菩萨起行,离树三十步,天授吉祥草,菩萨受之。”⒉草名。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草本。茎贴地面。叶细长,丛生茎上,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夏秋间开花,紫红色。浆果球形,红色。可种庭院,供玩赏。根和全草入药。⒊艾的别名。宋 陶穀《清异录·药谱》:“福德绵、吉祥草、草师婆,皆谓艾也。”
- 10.
吉罗香释义:香药名。宋 陶穀《清异录·鹰嘴香》:“番禺 牙侩 徐审 与舶主 何吉罗 洽密,不忍分判,临歧,出如鸟嘴尖者三枚,赠 审 曰:‘此鹰嘴香也,价不可言。当时疫,于中夜焚一颗,则举家无恙。’后八年,番禺 大疫,审 焚香,闔门独免,餘者供事之,呼为吉罗香。”
- 11.
呼沱饭释义:即粥。 据《后汉书·冯异传》及《光武帝纪上》载,光武帝 刘秀 于 更始 二年行军至 呼沱河(按即 滹沱河),时天寒,众皆饥疲,冯异 进豆粥。明旦,光武 谓诸将曰:“昨得 公孙(冯异 字)豆粥,飢寒俱解。”后遂有称粥为“呼沱饭”者。宋 陶穀《清异录·呼沱饭》:“光武 在 滹沱,有 公孙 豆粥之荐,至今西北州县有号粥为呼沱饭者。”
- 12.
圆通居士释义:宋 陶穀《清异录·圆通居士》:“比丘 海光 住 庐山 石虎菴。夜梦人,长,清瘦而斑衣,言捨身为菴中供养具。俄,窗竹生一笋,花紫籜,如梦者之衣。既成竹,六尺餘,无节,黄緑莹浄…… 光 乃用为拄杖,目曰直兄。
- 13.
姿韵释义:姿貌,风韵。宋 陶穀《清异录·仙宗》:“朱起 家居 阳翟,年踰弱冠,姿韵爽逸。”明 孟称舜《桃花人面》第一出:“小生姓 崔 名 护,博陵 人也。自负才情,兼饶姿韵。”
- 14.
媚猪释义:五代 南汉 主 刘鋹 妾的赐号。宋 陶穀《清异录·君道》:“﹝ 刘鋹 ﹞得 波斯 女,年破瓜,黑腯而慧艳,善淫,曲尽其妙。鋹 嬖之,赐号 媚猪。”
- 15.
宝相枝释义:一种毛笔的名称。宋 陶穀《清异录·宝相枝》:“开平 二年,赐宰相 张文蔚、杨涉、薛貽(矩)宝相枝各二十,龙鳞月砚各一。宝相枝,斑竹笔管也,花点匀密,纹如兔毫。”
- 16.
小宰羊释义:谓豆腐。宋 陶穀《清异录·官志》:“时戢 为 青阳 丞,洁己勤民。肉味不给,日市豆腐数箇。邑人呼豆腐为小宰羊。”
- 17.
小样云释义:五代 后唐 末年流行的士人夏日冠饰。宋 陶穀《清异录·衣服》:“小样云。士人暑天不欲露髻,则顶矮冠。清泰 间,都下星货铺卖一冠子,银为之,五朵平云,作三层安置,计止是 梁朝 物,匠者遂依傚造小样求售。”
- 18.
尼童子释义:年轻尼姑。宋 陶穀《清异录·妆饰》:“范阳 凤池院 尼童子,年未二十,穠艳明俊,颇通宾游。”
- 19.
市语释义:⒈指行话。 宋 陶穀《清异录·百八丸》:“和尚市语以念珠为百八丸。”按,念珠通常为一百零八颗,故名。《类说》卷四引《秦京杂记》:“长安 市人语各不同,有葫芦语、鏁子语、纽语、练语、三摺语,通名市语。”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乃今三百六十行各有市语,不相通用,仓猝聆之,竟不知为何等语也。”《水浒传》第六一回:“﹝ 燕青 ﹞説的诸路乡谈,省的诸行百艺的市语。”⒉市井俗语。宋 周紫芝《竹坡诗话》卷三:“东坡 云:‘街谈市语,皆可入诗,但要人鎔化耳。’”明 袁宏道《解脱集·朱司理》:“近日觉与市井
- 20.
市魁释义:古代管理市场的役吏。 《晋书·庾纯传》:“充 尝宴朝士,而 纯 后至,充 谓曰:‘君行常居人前,今何在人后?’纯 曰:‘旦有小市井事不了,是以来后。’世言 纯 之先尝有伍伯者,充 之先有市魁者,充 纯 以此相讥焉。”《南齐书·东昏侯纪》:“又於苑中立市,太官每旦进酒肉杂肴,使宫人屠酤,潘 氏为市令,帝为市魁,执罚,争者就 潘 氏决判。”宋 陶穀《清异录·针答膝》:“温韜 少无赖,拳人几死,市魁将送官,谢过魁前,拜逾数百,魁释之。”明 宋濂《书陈思礼》:“吾娶,则诗书之业芜矣。即不芜,何以自给?不与市魁贾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