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设 [xū shè]
1. 机构职位等虽然存在,实际上不起作用,
例这个职位等于虚设。
该机构形同虚设。
英[nmoinal; exist in name only;]
虚设 引证解释
⒈ 空安置。
引汉 蔡邕 《司徒袁公夫人马氏灵表》:“几筵虚设,幃帐空陈;品物犹在,不见其人。”
宋 谢逸 《花心动》词:“香饵悬钩,鱼不轻吞,辜负钩儿虚设。”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至晚,还榻故处,更设衾枕以覘之。公子入室,尽遣婢去。早窥之,则榻虚设。”
徐迟 《牡丹》三:“姚黄 的养母气成了病……她来不及用 姚黄 的身体去兑换一迭迭的钞票,只紧握着一束束招魂的纸钱,在她虚设的灵位前燃烧。”
⒉ 谓虚撰,空谈。
引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湍水》:“墓不甚高,而内极宽大,虚设白楸之言,空负黄金之实。”
唐 刘知几 《史通·载文》:“徒有其文,竟无其事,所谓虚设也。”
⒊ 空许。
引汉 刘向 《列女传·楚昭越姬》:“妾闻信者不负其心,义者不虚设其事。”
国语词典
虚设 [xū shè]
⒈ 置而不用。
引汉·蔡邕〈司徒袁公夫人马氏碑〉:「几筵虚设,帏帐空陈。」
唐·李百药〈妾薄命〉诗:「横陈每虚设,吉梦竟何成。」
⒉ 空设。
例如:「虚设行号。」
虚设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虚假释义:跟实际不符合:虚假现象。 做学问要老老实实,不能有半点虚假。
- 2.
幌子释义:⒈也叫望子。 旧时挂在店铺门外高处,表明店铺性质的标志。⒉比喻为了掩盖真实意图而假借的名义。
- 3.
假设释义:⒈姑且认定:这本书印了十万册,假设每册只有一个读者,那也就有十万个读者。⒉虚构:故事情节是假设的。⒊科学研究上对客观事物的假定的说明,假设要根据事实提出,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就成为理论。
虚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伴食释义:⒈倍同进食。唐 时朝会毕,宰相率百僚集尚书省都堂会食,后遂以指居宰辅之位而无所作为。《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嘉熙元年》:“伴食故臣,生无錙銖之劳,没乃论定策之功。”⒉陪衬,虚设。梁启超《论请愿国会当与请愿政府并行》:“然今之置此职,不过位置羸老恋栈之闲员,除列席之军机大臣外,自餘皆伴食也。”
- 2.
保民官释义:古代罗马的一种特殊官职。约公元前494年平民与贵族斗争取得第一次重大胜利后的成果。每年由平民大会(特里布大会)选出。初为两人,后人数增加,最多时达十人。职责是维护平民利益,人身不可侵犯,有权对行政长官和元老院侵犯平民利益的命令和决议予以否决。帝国时代已形同虚设。
- 3.
幕府制度释义:日本封建时代的一种军事集权政治制度。在这一制度下,统治大权归封建武士首领“将军”,天皇形同虚设。因将军居处称为“幕府”,所以称“幕府制度”。从1192年开始,历经镰仓幕府、室町幕府、江户幕府,至1868年明治维新前结束。
- 4.
徒设释义:虚设。
- 5.
执政官释义:在古代欧洲,主要指称古代希腊城邦和罗马的高级长官。 在雅典,约自公元前682年起,每年选举九名执政官,首席执政官,掌握内政,地位最高,其名字用来命名他任职的那一年,又称“名年执政官”。在罗马,从前509年共和制建立后,每年选两名执政官,当年就以他们的名字命名,掌握军政大权。战时为军队最高统帅。帝国时代已形同虚设。
- 6.
支干释义:⒈犹肢体。四肢;四肢和躯干。宋 苏舜钦《上孔待制书》:“如支干之护首目,枝叶之蔽本根,而籓垣之严室庐也。”一本作“支体”。⒉见“支干”。⒊亦作“支干”。支,地支;干,天干。古代以支干相配纪日,后亦用以纪年月。《周礼·秋官·乡士》“协日刑杀”汉 郑玄 注:“和合支干善日。”孙诒让 正义:“《五行大义》:干不独立,支不虚设,要须配合以定岁月日时。从甲至癸为干,从寅至丑为支。干、干同。”宋 司马光《葬论》:“今之葬书乃相山川冈畎之形势,考岁月日时之支干,以为子孙贵贱、贫富、寿夭、贤愚皆繫焉。”元 王实甫《集贤
- 7.
新衙门释义:即会审公堂。 清 末设在 上海 租界里的司法审判机关,以区别于 中国 原有的审理官署,故称。按照不平等条约的规定,凡是 中 外互控的案件,都由会审公堂的 中、英、美、法 四国会审官审理,其实 中国 会审官形同虚设,不受重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五回:“我并非要十分难为他,不过看见新衙门判得太轻描淡写了,有意和他作难。”
- 8.
来秋释义:⒈明年秋天。《后汉书·庞参传》:“田畴不得垦闢,禾稼不得收入,搏手困穷,无望来秋。”《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一年》:“今仓稟空竭,既无以待来秋,若来秋又飢,将若之何?”⒉即将到来的秋天,即今秋。《周书·晋荡公护传》:“彼朝以去夏之初,德音爰发,已送仁姑,许归世母。乃称烦暑,指尅来秋……今落木戒候,氷霜行及,方为世母虚设诡词,未议言归。”
- 9.
枉担虚名释义:白白占有名位,形同虚设;空有其名并无实际内容。
- 10.
比象释义:⒈亦作“比像”。 比拟象征。《左传·桓公二年》:“五色比象,昭其物也。”杜预 注:“车服器械之有五色,皆以比象天地四方,以示器物不虚设。”《国语·周语中》:“服物昭庸,采饰显明,文章比象。”韦昭 注:“比象,比文以象山龙华虫之属也。”汉 张衡《西京赋》:“思比象於紫微,恨 阿房 之不可庐。”⒉指譬喻、比拟。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冰筯》:“﹝帝﹞问妃子曰:‘所玩何物耶?’妃子笑而答曰:‘妾所玩者,冰筯(指冰条)也。’帝谓左右曰:‘妃子聪惠,比象可爱也!’”明 袁宏道《瓶史·使令》:“丁香瘦,玉簪寒,秋
- 11.
灵床释义:⒈停放尸体的床铺。 ⒉人死后虚设的坐卧用具。
- 12.
疑屯释义:为迷惑敌人而虚设的营垒。
- 13.
疑帜释义:为迷惑敌人而虚设的旗帜。
- 14.
虚张释义:⒈夸大。⒉犹虚设。
- 15.
虚设释义:机构、职位等形式上虽然存在,但实际上不起作用:形同虚设。
- 16.
虚陈释义:虚设;空谈。
- 17.
诃咄释义:⒈怒斥。唐 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良毉只备位,药肆成虚设;而我正萎痿,安能致訶咄。”一本作“呵咄”。⒉古国名。《隋书·炀帝纪下》:“十一年春正月甲午朔,大宴百僚。突厥、新罗、靺鞨、毕大辞、訶咄 …… 契丹 等国并遣使朝贡。”
- 18.
魂床释义:在孝堂为亡魂虚设的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