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存养 存养的意思
cúnyǎng

存养

简体存养
繁体存養
拼音cún yǎng
注音ㄘㄨㄣˊ 一ㄤ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ún,(1) 东西在那里,人活着。【组词】:存在。存亡。生存。(2) 保留,留下。【组词】:保存。留存。存照。存疑。去伪存真。(3) 寄放。【组词】:寄存。(4) 停聚。【组词】:存水。(5) 怀有,怀着。【组词】:存心。不存任何奢望。

yǎng,(1) 抚育,供给生活品。【组词】:养育。赡养。抚养。养家。(2) 饲养动物,培植花草。【组词】:养花。养殖。(3) 生育,生小孩儿。(4) 抚养的(非亲生的)。【组词】:养子。养父。养母。(5) 教育,训练。【组词】:培养。教养。(6) 使身心得到滋补和休息。【组词】:养病。养心。养性。休养。营养。养精蓄锐。(7) 保护修补。【组词】:养路。

基本含义

存储和养护

存养的意思

存养 [cún yǎng]

1. 存心养性。抚恤;抚养。

存养 引证解释

⒈ 存心养性。

宋 朱熹 《答何叔京》:“二先生拈出敬之一字,真圣学之纲领,存养之要法。”
宋 陆游 《存养堂为汪叔潜作》诗:“三旌五鼎俱妄想,致一工夫在存养。”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三三章五》:“如其未尝一日用力於存养,则凡今之人,醉梦於利欲之中,直无所欺而反得慊,无所恶而反遂其志矣。”

⒉ 抚恤;抚养。

《六韬·盈虚》:“存养天下鰥寡孤独,賑赡祸亡之家。”
《新唐书·马周传》:“四五年来,百姓颇嗟怨,以为陛下不存养之。”
《明史·太祖纪二》:“詔军士阵殁,父母妻子不能自存者,官为存养。”


国语词典

存养 [cún yǎng]

⒈ 存心养性。

宋·陆游〈存养堂为汪叔潜作〉诗:「三旌五鼎俱忘想,致一工夫在存养。」

⒉ 抚养、抚恤。

《明史·卷二·太祖本纪二》:「辛丑,诏:军士阵殁父母妻子不能自存者,官为存养。」


存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丕猷释义:⒈亦作“ 丕犹 ”。⒉鸿谋。《宋史·乐志十》:“嘉应昭协,丕犹诞扬。” 明 方孝孺 《存养斋记》:“丕猷弘训充塞天地。”
    • 2.
      侍丁释义:古代留侍父母的丁男。《隋书·炀帝纪上》:“篤疾之徒给侍丁者,虽有侍养之名,曾无賙赡之实,明加检校,使得存养。”《唐六典三·户部尚书》:“凡庶人年八十及篤疾,给侍丁一人;九十,给二人;百岁,三人。”《新唐书·食货志一》:“詔十丁以上免二丁,五丁以上免一丁。侍丁孝者免徭役。”
    • 3.
      冱寒释义:⒈闭寒。 谓不得见日,极为寒冷。《左传·昭公四年》:“其藏冰也,深山穷谷,固阴冱寒,於是乎取之。”杜预 注:“冱,闭也。”孔颖达 疏:“牢阴闭寒,言其不得见日,寒甚之处。”宋 范仲淹《邓州谢上表》:“臣以患肺久深,每秋必发,求去冱寒之地,以就便安之所,庶近医药,存养晚年。”《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二年》:“杨延朗 集丁壮护守,时冱寒,延朗 命汲水注城外,及旦,冰坚不可攻,辽 师解去。”⒉沍寒:寒气凝结。谓极为寒冷。《左传·昭公四年》:“其藏冰也,深山穷谷,固阴沍寒,於是乎取之。”沍,一本作“冱”。三国 魏
    • 4.
      回残释义:⒈旧时官府在营建后将剩馀物资变卖回缴国库之称。唐 元结《请收养孤弱状》:“有孤儿投军者,许收驱使;有孤弱子弟者,许令存养。当军小儿先取回残及回易杂利给养。”《新唐书·食货志二》:“文宗 大和 九年,以天下回残钱置常平义仓本钱,岁增市之。”参见“币餘”。⒉旧时官府将用后的剩馀物资变买上缴国库之称。《旧唐书·王毛仲传》:“毛仲 部统严整,羣牧孳息,遂数倍其初。芻粟之类,不敢盗窃,每岁迴残,常致数万斛。”参见“币餘”。
    • 5.
      团粒释义:由腐殖质和矿物颗粒等构成的团状小土粒,直径一般在1—10毫米之间。可以储存养分和水分,团粒之间的空隙便于渗水。
    • 6.
      存理释义:存养理性。
    • 7.
      存神释义:⒈存养精神,保全精神。 ⒉留神,留心。
    • 8.
      栖真释义:道家谓存养真性,返其本元。
    • 9.
      蟊螟释义:危害庄稼的两种害虫。 语出《诗·小雅·大田》:“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毛 传:“食心曰螟……食根曰蟊。”明 方孝孺《存养斋记》:“视私欲为蟊螟,俾无害其嘉穀。”
存养是什么意思 存养读音 怎么读 存养,拼音是cún yǎng,存养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存养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