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苇索 苇索的意思
wěisuǒ

苇索

简体苇索
繁体葦索
拼音wěi suǒ
注音ㄨㄟˇ ㄙㄨㄛ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ěi, ◎ 〔芦苇〕见“芦”。

suǒ,(1) 大绳子或大链子。【组词】:索子。索道。钢索。绞索。线索。(2) 搜寻,寻求。【组词】:索引。思索。搜索。探索。(3) 讨取,要。【组词】:索还。索求。索取。勒索。(4) 尽,毫无。【组词】:索然无味。(5) 单独。【组词】:离群索居。(6) 姓。

基本含义

指藤条编成的绳索,比喻微弱的力量。

苇索的意思

苇索 [wěi suǒ]

1. 用苇草编成的绳索。古代民俗,年节时以之悬挂门旁,以袪除邪鬼。

苇索 引证解释

⒈ 用苇草编成的绳索。古代民俗,年节时以之悬挂门旁,以袪除邪鬼。

汉 应劭 《风俗通·祀典·桃梗苇茭画虎》:“谨按《黄帝书》:‘上古之时,有 神荼 与 鬱垒 昆弟二子,性能执鬼, 度朔山 上有桃树,二人於树下简閲百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 神荼 与 鬱垒 缚以苇索,执以食虎。’於是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於门,皆追效於前事,冀以御凶也。”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符其傍。”
清 唐孙华 《门神同查夏仲恺功戏作》诗:“桃符苇索一时新,对立春风突兀身。”


苇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索苇释义:即苇索。以芦苇所作之绳索。旧俗,元旦悬苇索于门,谓可以御凶邪。
    • 2.
      苇索释义:用苇草编成的绳索。古代民俗,年节时以之悬挂门旁,以袪除邪鬼。汉 应劭《风俗通·祀典·桃梗苇茭画虎》:“谨按《黄帝书》:‘上古之时,有 神荼 与 鬱垒 昆弟二子,性能执鬼,度朔山 上有桃树,二人於树下简閲百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神荼 与 鬱垒 缚以苇索,执以食虎。’於是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於门,皆追效於前事,冀以御凶也。”南朝 梁 宗懔《荆楚岁时记》:“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符其傍。”清 唐孙华《门神同查夏仲恺功戏作》诗:“桃符苇索一时新,对立春风突兀身。”
    • 3.
      苇桃释义:苇索和桃符。古代习俗,新岁时悬此二物于门首,以袪除邪恶。宋 苏轼《贺正启》:“苇桃在户,磔禳以饯餘寒;椒柏称觴,燔烈以兴嗣岁。”宋 苏轼《皇太后殿夫人为年节往永裕陵酌献神宗皇帝表本》:“苇桃在户,徒讲三朝之仪;椒柏称觴,无復万年之寿。”参见“苇索”、“桃符”。
    • 4.
      苇茭释义:苇索。

苇索(weisu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苇索是什么意思 苇索读音 怎么读 苇索,拼音是wěi suǒ,苇索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苇索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