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反问 反问的意思
fǎnwèn

反问

简体反问
繁体反問
拼音fǎn wèn
注音ㄈㄢˇ ㄨㄣ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ǎn,(1) 翻转,颠倒。【例句】:反手(a.翻过手,手到背后;b.反掌)。反复。反侧。(2) 翻转的,颠倒的,与“正”相对。【例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反间(利用敌人的间谍,使敌人内部自相矛盾)。反诉。反馈。适得其反。物极必反。(3) 抵制,背叛,抗拒。【组词】:反霸。(4) 和原来的不同,和预感的不同。【组词】:反常。(5) 回击,回过头来。【组词】:反驳。反攻。反诘。反思。反躬自问。(6) 类推。【组词】:举一反三。

wèn,(1)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组词】:询问。问答。问题。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问津。质问。过问。(2) 为表关切而询问。【组词】:慰问。问候。问长问短。(3) 审讯,追究。【组词】:审问。问案。唯你是问。(4) 管,干预。【组词】:概不过问。(5) 向某人或某方面要东西。【例句】:我问他借几本书。(6) 姓。

基本含义

[释义]
(1) (动)对提问的人发问。反问一句。(作谓语)
(2) (名)用疑问语气表达与字面相反的意义。
[构成]
偏正式:反〔问

反问的意思

反问 [fǎn wèn]

1. 反过来问提问的人。

[ ask in reply; counter with a question; ]

2. 用疑问语气表达与字面相反的意思。

他用反问语气答道:为什么不?

[ rhetorical question; ]

反问 引证解释

⒈ 反过来对提问的人发问。

瞿秋白 《乱弹·吉诃德的时代》:“你或者要说:这几万万人差不多都不读书。那么,我反问你一句:你看不看见小茶馆里有人在听书?”

⒉ 用疑问语气表达相反的意义。


国语词典

反问 [fǎn wèn]

⒈ 对提出问题的人发问。

如:「我等他说完一切问题,反问他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


反问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反诘释义:即“反问”
    • 2.
      诘问释义:追问;责问。

反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亦释义:副词,表示委婉的反问,用在谓语的前面,句末有语气词同它配合。
    • 2.
      不兴释义:⒈不流行;不合时尚:绣花鞋这里早就不兴了。⒉不许:不兴欺负人。⒊不能(限用于反问句):你干吗嚷嚷,不兴小点儿声吗?
    • 3.
      不成释义:⒈不行⒉不行⒊用在句末,表示推测或反问的语气,前面常常有“难道、莫非”等词相呼应:难道就这样算了不成?。这么晚他还不来,莫非家里出了什么事不成?
    • 4.
      不许释义:⒈不允许:不许说谎。⒉不能(用于反问句):何必非等我,你就不许自己去吗?
    • 5.
      何不释义:用反问的语气表示应该或可以,意思跟“为什么不”相同:既然有事,何不早说?。 他也进城,你何不搭他的车一同去呢?
    • 6.
      何乐而不为释义:用反问的语气表示很可以做或很愿意做:储蓄对国家对自己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
    • 7.
      何取释义: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足称许。
    • 8.
      何啻释义:用反问语气表示不止:何啻天壤之别。啻(chì)。
    • 9.
      何妨释义: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何妨试试。东西不贵,何妨买点带回去?。拿出来叫人们见识一下,又何妨呢?
    • 10.
      何在乎释义: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在乎。
    • 11.
      何堪释义:⒈怎能忍受。 ⒉岂可;哪里能。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可。
    • 12.
      何尝释义:副词。表示婉转的否定,带有反问和辩解的语气。相当于“未曾”“哪里”“并不是”等。在肯定形式前表示否定;在否定形式前表示肯定:他何尝不想看文艺演出,只是没工夫罢了。
    • 13.
      何已释义:⒈为什么。《荀子·非相》:“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杨倞 注:“‘已’与‘以’同。问何以谓之人而贵於禽兽也。”《汉书·冯唐传》:“唐 对曰:‘齐 尚不如 廉颇、李牧 之为将也。’上曰:‘何已?’”⒉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已、无尽。《说郛》卷一一七引 南朝 宋 刘义庆《幽明录》:“我居四十年,昨厚貺,相感何已!”清 沉初《西清笔记·纪恩遇》:“小臣得承圣教,忭幸何已。”
    • 14.
      何如释义:⒈疑问代词。怎么样:你先试验一下,何如?⒉疑问代词。怎样的:我还不清楚他是何如人。⒊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如:与其靠外地供应,何如就地取材,自己制造。
    • 15.
      何干释义:反问表示无关。
    • 16.
      何幸释义:用反问的语气表示很幸运。
    • 17.
      何异释义: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与某物某事没有两样。汉 贾谊《鵩鸟赋》:“夫祸之与福兮,何异纠纆?”晋 张协《七命》:“今公子违世陆沉,避地独窜……愁洽百年,苦溢千岁,何异促鳞之游汀泞,短羽之栖翳薈。”明 刘基《旅兴》诗之二八:“岁暮等沦落,何异蒿与蓬?”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以此制宪,何殊官样文章。以此行宪,何异一党专制。”
    • 18.
      何必介意释义:这个是反问句,说明这个事情不大,不必在意的意思。
    • 19.
      何待释义: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须、用不着。
    • 20.
      何所不为释义: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不为。

反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亦释义:副词,表示委婉的反问,用在谓语的前面,句末有语气词同它配合。
    • 2.
      不兴释义:⒈不流行;不合时尚:绣花鞋这里早就不兴了。⒉不许:不兴欺负人。⒊不能(限用于反问句):你干吗嚷嚷,不兴小点儿声吗?
    • 3.
      不成释义:⒈不行⒉不行⒊用在句末,表示推测或反问的语气,前面常常有“难道、莫非”等词相呼应:难道就这样算了不成?。这么晚他还不来,莫非家里出了什么事不成?
    • 4.
      不许释义:⒈不允许:不许说谎。⒉不能(用于反问句):何必非等我,你就不许自己去吗?
    • 5.
      何不释义:用反问的语气表示应该或可以,意思跟“为什么不”相同:既然有事,何不早说?。 他也进城,你何不搭他的车一同去呢?
    • 6.
      何乐而不为释义:用反问的语气表示很可以做或很愿意做:储蓄对国家对自己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
    • 7.
      何取释义: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足称许。
    • 8.
      何啻释义:用反问语气表示不止:何啻天壤之别。啻(chì)。
    • 9.
      何妨释义: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何妨试试。东西不贵,何妨买点带回去?。拿出来叫人们见识一下,又何妨呢?
    • 10.
      何在乎释义: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在乎。
    • 11.
      何堪释义:⒈怎能忍受。 ⒉岂可;哪里能。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可。
    • 12.
      何尝释义:副词。表示婉转的否定,带有反问和辩解的语气。相当于“未曾”“哪里”“并不是”等。在肯定形式前表示否定;在否定形式前表示肯定:他何尝不想看文艺演出,只是没工夫罢了。
    • 13.
      何已释义:⒈为什么。《荀子·非相》:“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杨倞 注:“‘已’与‘以’同。问何以谓之人而贵於禽兽也。”《汉书·冯唐传》:“唐 对曰:‘齐 尚不如 廉颇、李牧 之为将也。’上曰:‘何已?’”⒉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已、无尽。《说郛》卷一一七引 南朝 宋 刘义庆《幽明录》:“我居四十年,昨厚貺,相感何已!”清 沉初《西清笔记·纪恩遇》:“小臣得承圣教,忭幸何已。”
    • 14.
      何如释义:⒈疑问代词。怎么样:你先试验一下,何如?⒉疑问代词。怎样的:我还不清楚他是何如人。⒊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如:与其靠外地供应,何如就地取材,自己制造。
    • 15.
      何干释义:反问表示无关。
    • 16.
      何幸释义:用反问的语气表示很幸运。
    • 17.
      何异释义: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与某物某事没有两样。汉 贾谊《鵩鸟赋》:“夫祸之与福兮,何异纠纆?”晋 张协《七命》:“今公子违世陆沉,避地独窜……愁洽百年,苦溢千岁,何异促鳞之游汀泞,短羽之栖翳薈。”明 刘基《旅兴》诗之二八:“岁暮等沦落,何异蒿与蓬?”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以此制宪,何殊官样文章。以此行宪,何异一党专制。”
    • 18.
      何必介意释义:这个是反问句,说明这个事情不大,不必在意的意思。
    • 19.
      何待释义: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须、用不着。
    • 20.
      何所不为释义: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不为。

反问造句

1.老水手……其势汹汹地反问:“郑家海口的老部下零零散散地东飘西泊,他为什么不来收拾?”。

2.她应聘时反问考官,最后被录取了。

3.这是反问语。他就想表明他这么多年对你的爱,是真实不容怀疑的。

4.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5.她的反问有些突然,声调那么高亢,脸色也变得苍白了。

6.经过我的反问,他终于理屈词穷了,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反问(fanw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反问是什么意思 反问读音 怎么读 反问,拼音是fǎn wèn,反问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反问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