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子 [yán zǐ]
1. 指孔子弟子颜回。《孟子·离娄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后汉书·黄宪传》:“子国有颜子,宁识之乎?”李贤注:“颜子,颜回也。”后常以“颜子”借指安贫乐道,有德寿夭之士。
2. 对南朝宋周续之的美称。
4. 指质量差的物品。
颜子 引证解释
⒈ 指 孔子 弟子 颜回。
引《孟子·离娄下》:“颜子 当乱世,居於陋巷,一簞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 颜子 不改其乐, 孔子 贤之。”
《后汉书·黄宪传》:“子国有 颜子,寧识之乎?”
李贤 注:“颜子,颜回 也。”
后常以“颜子”借指安贫乐道,有德寿夭之士。 唐 李端 《慈恩寺怀旧》诗:“孔 席亡 颜子,僧堂失 谢公。”
唐 孟郊 《哭李观》诗:“颜子 既殂谢, 孔 门无辉光。”
⒉ 对 南朝 宋 周续之 的美称。 《宋书·隐逸传·周续之》:“续之 年八岁丧母,哀戚过於成人,奉兄如事父。
引豫章 太守 范宁 於郡立学,招集生徒,远方至者甚众, 续之 年十二,诣 宁 受业。居学数年,通《五经》并《纬候》,名冠同门,号曰‘颜子’。”
⒊ 指质量差的物品。参见“颜子生活”。
引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柔福帝姬》:“柔福 帝姬,先自 金 閒道奔归……及 韦太后 归自北方,持 高宗 袂泣未已,遽曰:‘哥被番人笑,説错买了颜子,帝姬 柔福 死已久,生与吾共卧起,吾视其敛且寘骨。’”
颜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唯释义:⒈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参 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 曰:‘唯。’”后因以“一唯”谓应诺迅速,全无疑问。《朱子语类》卷四一:“颜子 问目,却是初学时;曾子 一唯,年老成熟时也。”明 李贽《寄焦弱侯书》:“观自言 回 死则亡,未闻有好学者,则 参 虽一唯,亦不得谓之好学矣。”⒉谓完全听从。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阁三·相公投刺司礼》:“冯保 势虽张,然一唯 江陵 指麾。”《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何消如此多疑!使得,使得。一唯尊命,只求快些。”
- 2.
体段释义:⒈身段;体态。宋 朱淑真《会魏夫人席上命小鬟妙舞曲终求诗于予以飞雪满群山为韵作五绝·飞字韵》:“管弦催上锦裀时,体段轻盈只欲飞。”宋 柳师尹《王幼玉记》:“皇都年少是 柳君,体段风流万事足。”⒉指事物的形象。《朱子语类》卷二四:“问:李先生 谓 颜子‘圣人体段已具’。‘体段’二字,莫只是言箇模样否?曰:‘然。’”明 宋濂《径山愚庵禅师四会语序》:“若如来大法则不然,既无体段,又无方所。”清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泰伯篇十一》:“而以準之天,则将谓天有‘巍巍’之体段,其亦陋矣。”⒊指字或诗文的形式、
- 3.
十经释义:⒈十部儒家经典。《宋书·百官志上》:“国子祭酒一人,国子博士二人,国子助教十人。《周易》、《尚书》、《毛诗》、《礼记》、《周官》、《仪礼》、《春秋左氏传》、《公羊》、《穀梁》各为一经,《论语》、《孝经》为一经,合十经。助教分掌。”⒉指五经五纬,即《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及《诗纬》、《书纬》、《礼纬》、《易纬》、《春秋纬》五纬。《南史·隐逸传上·周续之》:“续之 年十二,诣 宁 受业。居学数年,通五经、五纬,号曰十经,名冠同门,称为 颜子。”
- 4.
圣道释义:圣人之道。 也特指 孔子 之道。《庄子·天道》:“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汉 扬雄《法言·问明》:“甚矣,圣道无益於庸也。”《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始自 秦 世,不师圣道,私以御职,姦以待下。”唐 韩愈《请复国子监生徒状》:“今圣道大明,儒风復振,恐须革正,以赞鸿猷。”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上:“见圣道之全者惟 颜子。”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我出世的时候是 清 朝末年,孔夫子 已经有了‘大成至圣文宣王’这一个阔得可怕的头
- 5.
处之泰然释义:也说泰然处之。形容对困难或异常情况都能用不慌不忙的态度来对待。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宋朱熹《四书集注·论语·雍也》:“颜子之贫如此,而处之泰然。”
- 6.
复圣释义:元文宗 封 颜回 为 兖国复圣公,明 嘉靖 时罢封爵,止称 复圣。明 陈镐 纂 清 孔胤植 重纂《阙里志·弟子职》:“元文宗 至顺 元年,加赠 兗国復圣公。”《明史·礼志四》:“其四配称 復圣 颜子、宗圣 曾子、述圣 子思子、亚圣 孟子。”
- 7.
孔门释义:孔子 的门下,借指儒家。汉 王充《论衡·问孔》:“论者皆云:‘孔 门之徒,七十子之才,胜今之儒。’此言妄也。”唐 李乔《赠边将》诗:“翻师平 碎叶,掠地取 交河。应笑 孔 门客,年年羡四科。”唐 魏仁归《宴居赋》:“孔 门之道,一以贯之。”宋 朱熹《道统一·颜曾思孟》:“孔 门只一箇 颜子,合下天资纯粹;到 曾子 便过於刚,与 孟子 相似。”
- 8.
宗圣公释义:元 至顺 元年对 曾子 追加的封号。 《元史·文宗纪三》:“戊申,加封…… 颜子 兖国復圣公,曾子 郕国宗圣公,子思 沂国述圣公,孟子 邹国亚圣公。”清 曾国藩《送唐先生南归序》:“吾家 宗圣公 传之 子思、孟子,号为正宗。”后人省称“宗圣”。清 俞正燮《癸巳存稿·史记孔子世家后识语》:“文宗 至顺 元年,加号 颜子 復圣,曾子 宗圣,子思 述圣,孟子 亚圣。”
- 9.
得二释义:⒈谓善于凭借正反两方面的条件,及时因势利导,以达目的。二,指阴、阳。亦具体指吉与凶、善与恶、得与失等。语本《易·繫辞下》:“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孔颖达疏:“贰,二也。谓吉凶二理,言《易》因自然吉凶二理以济民之行也。欲令趋吉而避凶,行善而不行恶也。”《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体三才之茂,践得二之机。”李善注:“子曰:‘知几其神乎!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而未尝復行。’韩康伯曰:‘在理则昧,造形则悟,颜子之分也,失之於几,故有不善,得之於二,不远而復,故知之未尝復行也。’”⒉
- 10.
早夭释义:未成年而死。《左传·昭公二十六年》:“穆后 及 大子寿 早夭即世。”清 戴名世《曲阜县圣庙塑像议》:“因 颜子 早夭而为白晳瘦削之形。”章炳麟《文学说例》:“楚国 以早夭之君为‘敖’,如 若敖、郟敖、訾敖 是也。”
- 11.
朱颜子释义:谓年轻人。唐 李白《对酒》诗:“昨日朱颜子,今日白髮催。”元 无名氏《蓝采和》第三折:“你这火奶腥未落朱颜子,缠定那十二初分 蓝采和,养性无那。”
- 12.
百结衣释义:补缀很多的衣服。宋 黄庭坚《次韵吉老十小诗》之九:“半菽一瓢饮,县鶉百结衣。”明 梁辰鱼《浣纱记·谈义》:“你乱丛丛百结衣,冷萧萧双鬢毛,每日价浪悲歌去 吴 市讨。”清 方文《田居杂咏》之六:“颜子 一瓢饮,原宪 百结衣。”参见“百结”。
- 13.
答剌罕释义:蒙古语音译词。 原意为自由者、不受管辖者。为 蒙 元 时代的一种崇高封号。《元代白话碑集录·一三三四年加封颜子父母妻懿旨碑》:“伯颜 太师 秦王 右丞相,撒敦 答剌罕太傅左丞相,一处商量了。”明 陶宗仪《辍耕录·大军渡河》:“帝欲重旌其功,对曰:‘富与贵悉非所愿,但得自在足矣。’遂封为答剌罕,与五品印,拨三百户以食之。”明 陶宗仪《辍耕录·大军渡河》:“答剌罕译言一国之长,得自由之意,非勋戚不与焉。”
- 14.
贬绝释义:⒈谓贬抑至极点。《公羊传·昭公元年》:“《春秋》不待贬絶而罪恶见者,不贬絶以见罪恶也;贬絶然后罪恶见者,贬絶以见罪恶也。”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春秋》於大夫主权之举,无不贬絶。”⒉贬低。唐 张九龄《后汉徵君徐君碣铭》序:“先生则贬絶在心,而经脩於世。”清 陈确《大学辨》:“今使推高 禹、稷、尹 为大人之学,而贬絶 颜子 为小人之学,则可笑矣。”
- 15.
顔子巷释义:即 颜 巷。 指简陋居处。唐 王贞白《赠刘凝评事》诗:“春深 颜子巷,花映 老莱 衣。”唐 许浑《闻州中有宴寄崔大夫兼简邢郡评事》诗:“颜子 巷深青草遍,庾君 楼迴碧山多。”参见“颜巷”。
- 16.
顔子生活释义:指蹩脚活儿。 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柔福帝姬》:“京师 颜家巷 髹器物不坚实,故至今谓之 颜子 生活。”
- 17.
颜子释义:⒈指 孔子 弟子 颜回。《孟子·离娄下》:“颜子 当乱世,居於陋巷,一簞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 不改其乐,孔子 贤之。”《后汉书·黄宪传》:“子国有 颜子,寧识之乎?”李贤 注:“颜子,颜回 也。”后常以“颜子”借指安贫乐道,有德寿夭之士。唐 李端《慈恩寺怀旧》诗:“孔 席亡 颜子,僧堂失 谢公。”唐 孟郊《哭李观》诗:“颜子 既殂谢,孔 门无辉光。”⒉对 南朝 宋 周续之 的美称。《宋书·隐逸传·周续之》:“续之 年八岁丧母,哀戚过於成人,奉兄如事父。豫章 太守 范宁 於郡立学,招集生徒,远方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