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封爵 封爵的意思
fēngjué

封爵

简体封爵
繁体
拼音fēng jué
注音ㄈㄥ ㄐㄩㄝ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ēng,(1) 密闭,使跟外面隔绝。【组词】:封闭。密封。封口。封存。封条。封贮。封面。封底。封锁。封顶。冰封雪飘。封山育林。(2) 用来装信、钱等物的纸套。【组词】:信封。赏封。(3) 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给予亲属或臣僚。【组词】:封侯。封君(领有封地的贵族)。封邑。封拜(拜官授爵)。封典。封建。(4) 疆界。【组词】:封疆。封域。封界。(5) 限制。【组词】:故步自封。(6) 帝王筑坛祭天。【例句】:封禅(祭天为“封”,祭地为“禅”)。(7) 量词,用于装封套的东西。【组词】:一封信。(8) 姓。

jué,(1) 古代饮酒的器皿,三足,以不同的形状显示使用者的身份。(2) 君主国家贵族封号(中国古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组词】:爵位。官爵。爵禄(爵位和俸禄)。爵士。(3) 古同“雀”。

基本含义

封爵是指古代帝王将功劳突出的臣子封为爵位,表彰其贡献和忠诚。

封爵的意思

封爵 [fēng jué]

1. 封土授爵。

3. 指所封的爵位。

封爵 引证解释

⒈ 封土授爵。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封爵之誓曰:‘使 黄河 如带, 泰山 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功臣宗室,咸蒙封爵,多受广地,或连属县。”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每议及封爵,輒深自抑絶。所以勋高当年,而茅土弗及。”
赵大年 《公主的女儿》:“清朝 的封爵制度有一条规定,就是封为亲王的,下一代沿袭爵位时,只能降一等被封为郡王。”

⒉ 指所封的爵位。

《东观汉记·郭丹传》:“更始 败,诸将军悉归,上普赐封爵。”
清 昭槤 《啸亭续录·性情之偏》:“乃使先王封爵自余而失,深有所愧耻也。”


国语词典

封爵 [fēng jué]

⒈ 封土地、授官爵。

《文选·傅亮·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每议及封爵,辄深自抑绝。」
《三国演义·第二〇回》:「刘使君功大,且待面君封爵,回来未迟。」

册封


封爵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册封释义:帝王通过一定仪式把爵位、封号赐给臣子、亲属、藩属等。

封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字封释义:谓封爵上仅冠一字。
    • 2.
      世俸释义:因承袭封爵而世代享有的俸禄。
    • 3.
      世胙释义:谓世代享有封爵。《左传·襄公十四年》:“世胙大师,以表 东海。”杜预 注:“胙,报也;表,显也。谓显封 东海,以报大师之功。”《北史·魏咸阳王禧传》:“冀州 人 苏僧瓘 等三千人称 禧 清明,有惠政,请世胙 冀州。”章炳麟《代议然否论》:“昔者吾党以为革命既成,必不容大君世胙,惟建置大总统为无害。”
    • 4.
      东封西款释义:谓边境罢战修好。封,封爵;款,归顺。
    • 5.
      两林释义:唐 代西南部落名。《新唐书·南蛮传下·两爨蛮》:“勿邓 南七十里,有 两林 部落,有 十低 三姓、阿屯 三姓、亏望 三姓隶焉。”《新唐书·南蛮传下·两爨蛮》:“勿邓、丰琶、两林 皆谓之东蛮,天宝 中,皆受封爵。”《新五代史·楚世家·马希范》:“溪州 西接 牂柯、两林,南通 桂林、象郡。”《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五年》:“秋,七月,西川 奏 两林 鬼主邀 南詔 蛮,败之,杀获甚众。”
    • 6.
      丰大释义:⒈丰盛宏大。 《国语·楚语下》:“夫神以精明临民者也。故求备物,不求丰大。”《书·大禹谟》“厚生惟和”唐 孔颖达 疏:“阜财,谓财丰大也。”《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对扬我 高祖 之休命”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魏略》:“封爵宠禄,丰大弘厚,生平之愿,实不望也。”⒉丰满肥大;粗大。宋 欧阳修《归田录》卷一:“张僕射 体质丰大,饮食过人,尤嗜肥猪肉,每食数斤。”清 计六奇《明季北略·辛酉七年记异》:“陕西 凤县 山村,有能飞大鼠……毛乃细软深长,若鹿之黄黑色,尾甚丰大。”
    • 7.
      丹素释义:⒈《诗·唐风·扬之水》“素衣朱襮”毛 传:“诸侯绣黼丹朱中衣。”郑玄 笺:“中衣以綃黼为领,丹朱为纯也。”后泛称士大夫的衣服为丹素。南朝 宋 鲍照《拟古》诗:“鲁 客事 楚王,怀金袭丹素。”⒉赤诚纯洁的心。唐 李白《赠溧阳宋少府陟》诗:“人生感分义,贵欲呈丹素。”王琦 注引 杨齐贤 曰:“丹素,心也。”宋 柳永《倾杯》词:“知多少,他日深盟,平生丹素。”《宋史·世家传二·孟昶》:“丹素备陈於翰墨,欢盟已保於金兰。”⒊犹史册。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帝王都会》:“﹝ 唐昭宗 ﹞进 鏐 封爵而赐之铁券曰:
    • 8.
      会稽释义:⒈山名。在浙江曹娥江、浦阳江之间,主峰在绍兴东南。相传夏禹至苗山大会诸侯,计功封爵,始名会稽。⒉古郡名。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始置会稽郡,郡治在今江苏苏州。汉、吴、晋、南朝、隋等朝代都设有会稽郡,郡治郡境时有变更。⒊隋设会稽县,后与山阴县合并为绍兴县。
    • 9.
      八分公释义:清 宗室封爵名号。
    • 10.
      六署释义:南朝 齐 尚书左右仆射、左右丞所领导的六个官署。 《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三年》:“上躬亲细务,纲目亦密;於是郡县及六署、九府常行职事,莫不启闻,取决詔敕。”胡三省 注:“按 萧子显《齐志》:六署者,尚书左右僕射、左右丞所通署除署、功论、封爵、贬黜、八议、疑讞六案也。”参阅《南齐书·百官志》。
    • 11.
      刓弊释义:⒈亦作“刓敝”。摩挲致损;磨损,损坏。《史记·淮阴侯列传》:“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宋 梅尧臣《吴冲卿鼓契》诗:“雄雌曾不离钟室,百年刓弊知者稀。”清 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二:“﹝小印﹞稜角刓敝,而篆文颇古雅有致。”⒉凋敝。唐 柳宗元《愈膏肓疾赋》:“余能理亡国之刓弊,愈膏肓之患难。”《新唐书·窦建德传》:“今水潦为灾,民力刓敝。”宋 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一:“况积习刓弊,又数十年。”
    • 12.
      剖竹释义:古代授官封爵,以竹符为信。剖分为二,一给本人,一留朝廷,相当于后来的委任状。
    • 13.
      卫鹤释义:《左传·闵公二年》:“冬十二月,狄 人伐 卫。 卫懿公 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后因以“卫鹤”为滥叨封爵之典。唐 钱起《观村人牧山田》诗:“顾惭不耕者,微禄同 卫 鹤。”明 王志坚《表异录·职官》:“齐 鷄开府,卫 鹤乘轩,言滥爵也。”
    • 14.
      台吉释义:⒈旧时 蒙古 王公的爵位名号。后亦用作军衔和行政区长官的称号。清 昭槤《啸亭杂录·记辛亥败兵事》:“噶(噶尔丹策零)少年聪黠……诸台吉乐为之用。”⒉古时 蒙古 贵族的称号。源出汉语“太子”。成吉思汗 时只用于皇子,后来渐成为 成吉思汗 后裔的通称。清 朝沿用其名作为封爵之一,在王、贝勒、贝子、公之下,分四等,以封赠 蒙古 及西北边疆某些民族的贵族首领。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一:“一二等臺吉,许以一子袭职外,餘子概为四品。”章炳麟《中华民国解》:“至于 蒙古,戈壁曼延……即不得不张幕而处,其王与臺吉辈,虽
    • 15.
      国公释义:封爵名。
    • 16.
      复圣释义:元文宗 封 颜回 为 兖国复圣公,明 嘉靖 时罢封爵,止称 复圣。明 陈镐 纂 清 孔胤植 重纂《阙里志·弟子职》:“元文宗 至顺 元年,加赠 兗国復圣公。”《明史·礼志四》:“其四配称 復圣 颜子、宗圣 曾子、述圣 子思子、亚圣 孟子。”
    • 17.
      子衣释义:⒈古代天子对诸侯臣下赐服,以明封爵等。 后称天子所赐衣服为“子衣”。⒉即胞衣。也叫胎衣或衣胞。
    • 18.
      密白释义:秘密告诉;秘密禀告。《三国志·魏志·苏则传》“文帝 以其功,加 则 护羌校尉,赐爵关内侯”裴松之 注引《魏名臣奏》曰:“则 之功效,为可加爵邑未邪?封爵重事,故以问卿,密白意,且勿宣露也。”《南史·张敬儿传》:“至镇,厚结 攸之,得其事迹,密白 高帝,终无二心。”《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二年》:“然枢院机速事,则不由中书,直关门下省,谓之‘密白’,时不能改。”
    • 19.
      封名释义:封爵赐姓。
    • 20.
      封爵释义:⒈封土授爵。《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封爵之誓曰:‘使 黄河 如带,泰山 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功臣宗室,咸蒙封爵,多受广地,或连属县。”南朝 宋 傅亮《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每议及封爵,輒深自抑絶。所以勋高当年,而茅土弗及。”赵大年《公主的女儿》:“清朝 的封爵制度有一条规定,就是封为亲王的,下一代沿袭爵位时,只能降一等被封为郡王。”⒉指所封的爵位。《东观汉记·郭丹传》:“更始 败,诸将军悉归,上普赐封爵。”清 昭槤《啸亭续录·性情之偏》:“乃使先王封爵自余而失

封爵(fengju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封爵是什么意思 封爵读音 怎么读 封爵,拼音是fēng jué,封爵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封爵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