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ú,(1) 文言代词,我。【例句】:“余将老”。(2) 剩下来的,多出来的。【组词】:剩余。余粮。余兴。余悸。余孽。节余。余生。余荫(指前人的遗泽,遗留的庇荫)。余勇可贾(gǔ)(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3) 十、百、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组词】:十余人。(4) 后。【例句】:“劳动之余,欢歌笑语。”(5) 农历四月的别称。(6) 姓。
yǒng,(1) 有胆量,敢做。【组词】:勇敢。勇毅。勇气。勇士。英勇。奋勇。(2) 中国清代称战争时期临时招募的兵士。【组词】:兵勇。劲勇。募勇。(3) 姓。
kě kè,(1) 允许。【组词】:许可。认可。宁可。(2) 能够。【组词】:可见。可能。可以。不可思议。(3) 值得,认为。【组词】:可怜。可悲。可亲。可观。可贵。可歌可泣。(4) 适合。【组词】:可身。可口。可体。(5) 尽,满。【组词】:可劲儿干。(6) 大约。【组词】:年可二十。“潭中鱼可百许头”。(7)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8) 表示强调。【组词】:他可好了。(9)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都这么说,可谁见过呢?(10)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这件事他可同意?(11) 姓。 ◎ 〔可汗(hán)〕中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
jiǎ gǔ,(1) 姓。
1. 有剩下的力气可以使用。
英[with strength yet to spare; still having plenty of fight left in one;]
⒈ 后因以“餘勇可贾”谓尚有未用尽的勇力可以使出来。
引《左传·成公二年》:“齐 高固 入 晋 师,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车,繫桑本焉。以徇 齐 垒,曰:‘欲勇者贾余餘勇。’”
杜预 注:“贾,买也。言己勇有餘,欲卖之。”
又《隋书·宇文庆传》:“从 武帝 攻 河阴 ……中石廼坠,絶而后苏。帝劳之曰:‘卿之餘勇,可以贾人也。’”
唐 成伯璵 《毛诗指说·文体》:“后来英彦,各擅文章,致远直尚於轻浮,钩深曲归於美丽。盖餘勇可贾,逸气难收。”
梁启超 《过渡时代论》:“其在过渡以后,达于彼岸,踌躇满志,其有餘勇可贾与否,亦难料也。”
毛泽东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在 莫斯科 保卫战之后,虽然接着举行了冬季反攻,可是还要遭到今年 德 军的一个夏季进攻,这是因为一则 德国 及其 欧洲 伙伴尚有余勇可贾,二则 英 美 拖延开辟第二条战线的缘故。”
⒈ 尚有多余的勇力可以出售。语本比喻勇力过人,持久不懈。
引《左传·成公二年》:「欲勇者,贾余余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