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裾 [yī jū]
1. 衣服的前后襟。
例袅袅身轻约画图,轻风习习衣裾。——《梼杌闲评——明珠缘》
英[the front and the back of a Chinese robe or jacket;]
衣裾 引证解释
⒈ 衣襟。
引《汉书·张敞传》:“置酒,小偷悉来贺,且饮醉,偷长以赭污其衣裾。”
唐 杜甫 《草堂》诗:“旧犬喜我归,低徊入衣裾。”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 唐卿 ﹞説罢,望着河里便跳。女子急牵住他衣裾道:‘不要慌!且再商量。’”
茅盾 《子夜》一:“小风扇的浑圆的金脸孔依然荷荷地响着,徐徐转动,把凉风送到各人身上,吹拂起他们的衣裾。”
衣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殊刑释义:重刑。《晋书·刑法志》:“大辟之罪,殊刑之极。布其衣裾而无领缘,投之於市,与众弃之。”
- 2.
襒裾释义:谓用衣裾掸拂,以示恭敬。语出《后汉书·赵岐传》:“岐 常鄙之,不与 融 相见”李贤 注引 晋 挚虞《三辅决录注》:“﹝ 赵岐 ﹞与其友书曰:‘马季长 虽有名当世,而不持士节,三辅高士未曾以衣裾襒其门也。’”
- 3.
谌母释义:亦作“諶姆”。 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太平广记》卷六二引 前蜀 杜光庭《墉城集仙录·谌母》:“又 吴 市逢有三岁孩子,悲啼呼叫,倏遇 諶母,执母衣裾曰:‘我母何来?’”明 屠隆《昙花记·真君驱邪》:“奉道 明王,授书 諶姆,浄明忠孝为则。”《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却説 金陵 丹阳郡,地名 黄堂,有一女真字曰 婴。潜通至道,忘其甲子,不知几百年岁。乡人累世见之,齿髮不衰,皆以 諶母 呼之。”
- 4.
赭污释义:《汉书·张敞传》:“长安 市偷盗尤多,百贾苦之。 上以问 敞,敞 以为可禁。敞 既视事,求问 长安 父老,偷盗酋长数人,居皆温厚,出从童骑,閭里以为长者。敞 皆召见责问,因貰其罪,把其宿负,令致诸偷以自赎。偷长曰:‘今一旦召诣府,恐诸偷惊骇,愿一切受署。’敞 皆以为吏,遣归休。置酒,小偷悉来贺,且饮醉,偷长以赭污其衣裾。吏坐里閭閲出者,污赭輒收缚之,一旦捕得数百人。穷治所犯,或一人百餘发,尽行法罚。由是枹鼓稀鸣,市无偷盗,天子嘉之。”后以“赭污”指捕捉盗贼的权术。南朝 梁 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不待
- 5.
霞裾释义:⒈犹霞衣。指仙人的衣裾。⒉借指隐逸出世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