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贰师 贰师的意思
èrshī

贰师

简体贰师
繁体貳師
拼音èr shī
注音ㄦˋ ㄕ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èr,(1) “二”的大写。(2) 变节,背叛。【组词】:贰臣。贰心。

shī,(1) 教人的人。【组词】:老师。导师。师傅。师生。师徒。师德。良师益友。好(hào )为人师。(2)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组词】:工程师。医师。技师。(3) 效法。【组词】:师法古人。(4) 榜样。【组词】:师范。(5) 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组词】:师母。师兄。师弟。师妹。(6) 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组词】:法师。禅师。(7) 军队。【组词】:会师。出师。(8) 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组词】:师长。师座。(9) 一国的首都。【组词】:京师。(10) 姓。

基本含义

指在指挥、管理等方面出现失误或疏忽,导致事情出错或失败。

贰师的意思

贰师 [èr shī]

1. 指贰师城。

3. 指汉贰师将军李广利。

贰师 引证解释

⒈ 指 贰师城。

《史记·大宛列传》:“且 贰师 马, 宛 宝马也。”
金 赵秉文 《西汉论》:“武帝 非实知 卫 霍 之才,特以私 卫后 之亲耳。以 李广利 征 贰师 準之,可见。”

⒉ 指 汉 贰师将军 李广利。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明主不深晓,以为僕沮 贰师,而为 李陵 游説,遂下於理。”
北周 庾信 《见征客始还遇猎》诗:“贰师 新受詔, 长平 正凯归。”
清 王士禛 《和沉石田钩弋夫人歌》:“汉 家竞説 贰师 功, 卫 霍 勋名甲第同。”


国语词典

贰师 [èr shī]

⒈ 地名。为汉代大宛国地名。产良马,拒献汉朝,武帝命李广利征伐之,取善马,号为「贰师将军」。


贰师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后距释义:⒈雄鸡、雉等的足后突出如趾的部分。《淮南子·兵略训》:“凡有血气之虫,含牙带角,前爪后距。”⒉亦作“后拒”。居后以抗击敌人的部队。《汉书·西域传上·鄯善国》:“时 汉 军正 任文 将兵屯 玉门关,为贰师后距。”颜师古 注:“后距者,居后以距敌。”《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二年》:“会 魏 主召兵还,英 使老弱先行,自将精兵为后拒,遣使与 懿 告别。”《金史·宗望传赞》:“既取 信德,留兵守之,以为后距,此岂轻者耶。”明 李东阳《五丈原》诗:“侯归上天多旧伍,羽 为前驱 飞 后拒。”
    • 2.
      少从释义:古谓出国使者随从中之地位低微者。《史记·大宛列传》:“而 汉 使者往既多,其少从率多进熟於天子,言曰:‘宛 有善马在 贰师城,匿不肯与 汉 使。’”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或云从行之微者也。”一说为使者的少年随从。《汉书·张骞传》:“其少从率进熟於天子。”颜师古 注:“汉 时谓随使而出外国者为少从,总言其少年而从使也。”
    • 3.
      朱汗释义:《汉书·武帝纪》“贰师将军 广利 斩 大宛王 首,获汗血马来”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大宛 旧有天马种,蹋石汗血。汗从前肩髆出,如血。号一日千里。”后因以“朱汗”为典,形容骏马的优良特性。
    • 4.
      武台释义:汉 宫殿名。《汉书·李陵传》:“天汉 二年,贰师将三万骑出 酒泉,击右贤王於 天山。﹝ 武帝 ﹞召 陵,欲使为贰师将輜重。陵 召见 武臺 …… 陵 对:‘无所事骑,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上壮而许之。”颜师古 注:“未央宫 有 武臺殿。”后借指召武将受命的宫室。唐 杜牧《史将军》诗之二:“何日 武臺 坐,兵符授虎臣。”
    • 5.
      汗血马释义:古代西域骏马名。流汗如血,故称。后多以指骏马。《史记·大宛列传》:“得 乌孙 马好,名曰‘天马’。及得 大宛 汗血马,益壮,更名 乌孙 马曰‘西极’,名 大宛 马曰‘天马’云。”《汉书·武帝纪》:“四年春,贰师将军 广利 斩 大宛王 首,获汗血马来。”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大宛 旧有天马种,蹋石汗血,汗从前肩髆出,如血。号一日千里。”唐 杜甫《洗兵马》诗:“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紇 餵肉 蒲萄宫。”宋 苏轼《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君如汗血马,作驹已权寄。”
    • 6.
      科讁释义:亦作“科适”。 谓依法贬谪,流徙戍边。亦指贬谪戍边的罪人。《史记·大宛列传》:“置 居延、休屠 以卫 酒泉,而发天下七科适,及载糒给贰师。”张守节 正义:“音讁。张晏 云:吏有罪一,亡命二,赘壻三,贾人四,故有市籍五,父母有市籍六,大父母有籍七:凡七科。武帝 天汉 四年,发天下七科讁出 朔方 也。”按,《汉书·武帝纪》作“科讁”。汉 桓宽《盐铁论·击之》:“甲士死於军旅,中士罢於转漕!仍之以科适,吏徵发极矣。”明 文徵明《顾春潜先生传》:“一切科讁,凡以瘠民裕上者,悉蠲放之。”
    • 7.
      科谪释义:亦作“科适”。 谓依法贬谪,流徙戍边。亦指贬谪戍边的罪人。《史记·大宛列传》:“置 居延、休屠 以卫 酒泉,而发天下七科适,及载糒给贰师。”张守节 正义:“音讁。张晏 云:吏有罪一,亡命二,赘壻三,贾人四,故有市籍五,父母有市籍六,大父母有籍七:凡七科。武帝 天汉 四年,发天下七科讁出 朔方 也。”按,《汉书·武帝纪》作“科讁”。汉 桓宽《盐铁论·击之》:“甲士死於军旅,中士罢於转漕!仍之以科适,吏徵发极矣。”明 文徵明《顾春潜先生传》:“一切科讁,凡以瘠民裕上者,悉蠲放之。”
    • 8.
      秪今释义:现在。唐 岑参《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章》:“天子预开 麟阁 待,秪今谁数 贰师 功?”唐 孟棨《本事诗·情感》:“﹝ 崔护 ﹞因题诗於左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暎红。人面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9.
      贰师释义:⒈指贰师城。 ⒉指汉贰师将军李广利。
    • 10.
      贰师城释义:汉 时 西域 大宛国 地名。 出良马。《史记·大宛列传》:“宛 有善马在 贰师城,匿不肯与 汉 使。”明 宋濂《龙马赞》:“陋彼 汉 将军,空围 贰师城;乃知天子在树德,不必连年徒用兵。”
    • 11.
      辞决释义:辞诀,诀别。《战国策·燕策三》:“荆軻 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竪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 秦,僕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 行过 夷门,见 侯生 具告所以欲死 秦 军状。辞决而行。”《汉书·刘屈氂传》:“其明年,贰师将军 李广利 将兵出击 匈奴,丞相为祖道,送至 渭桥,与 广利 辞决。”

贰师(er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贰师是什么意思 贰师读音 怎么读 贰师,拼音是èr shī,贰师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贰师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