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ān guàn,(1) 道教的庙宇。【组词】:白云观。紫阳观。(2) 古代宫门前的双阙。(3) 楼台。【组词】:楼观。台观。(4) 姓。
chá,(1) 仔细看,调查研究。【组词】:察看。察核。观察。考察(➊实地观察调查,如“科学察察”;➋细致深刻地观察,如“科学研究要勤于察察和思考”)。察觉。察访。察勘。察探。明察秋毫(“秋毫”指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喻为人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清楚)。
1. 细察事物的现象、动向。
例我曾细心地观察我的孩子们。
英[ observe; survey; ]
2. 考查或调查。
例在电子显微镜的观察下显示出一个周期性结构。
英[ examine; inspect; ]
⒈ 审视;视察;察看。
引《周礼·地官·司谏》:“司諫,掌纠万民之德而劝之朋友,正其行而强之道艺,巡问而观察之。”
《后汉书·应劭传》:“虽未足纲纪国体,宣洽时雍,庶几观察,增阐圣听。”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瞿萨旦那国》:“王遂命驾,躬往观察,既覩明贤,心乃祗敬。”
清 王韬 《<火器略说>后跋》:“时中丞方有观察 苏 松 之命,亟欲招余一往。”
陈其通 《万水千山》第三幕:“部队来到 赤水 河边停住。 李有国、罗顺成 登上巨石观察情况。”
⒉ 官名。 唐 代于不设节度使的区域设观察使,省称“观察”,为州以上的长官。 宋 代观察使实为虚衔。 清 代作为对道员的尊称。参见“观察使”。
引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其餘观察及诸州刺史、县令、録事、参军多至每月五十千。”
宋 何薳 《春渚纪闻·谢石拆字》:“石 见字即端视中贵人曰:‘此非观察所书也。’”
康有为 《<日本杂事诗>序》:“吾友 嘉应 黄观察 公度,壮使 日本。”
⒊ 宋 元 时称捕役。
引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王小官人》:“建康 缉捕使臣 汤某 者,於儕辈中著能声,盖羣盗巨擘也。一日,有少年衣裳楚楚,背负小笈,投 汤 所居…… 汤 亦素知其名,因使小憇。辞云:‘观察在此,不敢留,只今往 和州,拟假一力,负至 东阳镇 问渡。’”
《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大尹﹞即唤过当日缉捕使臣 何观察 分付道:‘今日奉到密旨,限你三日内要拿元宵夜做不是的一伙人。’”
清 陈其元 《庸闲斋笔记·历代官名官制之同异》:“﹝僕﹞则曰:‘观察者,捕役之别名也。’众皆不解,则持《水滸传》‘缉捕使臣 何观察 ’为证。虽羣嗤其妄,然 元 明 之际,称捕役为观察亦实有此名矣。”
⒈ 仔细察看。
引《后汉书·卷一〇·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乃亲阅宫人,观察颜色。」
近观测 察看
⒉ 唐、宋诸道设观察使,明清称各道道员为「观察」。
引《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因心里喜他殷勤,就把收的王观察的个旧枕箱,把与他盛花儿针线。」
1.瞬息即逝的机会是极难把握的,这就要求我们要聚精会神地加以观察。
2.他坐在墙角里,冷眼观察来客的言谈举止。
3.领导人应该具备有一叶知秋的敏锐观察力。
4.观察问题要全面,不要抓住一鳞半爪就轻率地下结论。
5.初到新环境,凡事皆当临深履薄,仔细观察,再作打算。
6.两个彗星同时出现在我国上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到时候我们一定要好好观察,做好记录。
7.仔细观察一下,这场战役看起来是一场同室操戈的混战。
8.他静静地观察这两家商场的商战,自己好坐收渔利。
9.我们观察处理问题,既要从大处着眼,又要从小处着手。
10.只有平时注意积累和观察,写文章的时候才能妙笔生花。
11.单靠我们直接向乡间去探访观察,恐怕挂一漏万。
12.但是,几乎每个人都不愿将观察到的这个事实推己及人,因为这意味着他会付更更高的的价钱去买别人的产品。
13.至少依据这个指标观察,股票不再被明目张胆地高估了。
14.你对黄山的景物,不要浮光掠影,要仔细观察。
15.很多人都说物以类聚,如果我们想认识一个人的为人做派,可以首先从他的朋友去观察。
16.观察事物要由表及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17.不观察生活、深入生活,文章就会空洞无物。
18.他不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写出的文章也空洞无物。
19.我们观察到在地球最偏远的大洲南极洲这儿的变化的步伐令人胆战心惊,他说。
20.别以为我的说法自相矛盾,这不过是我从不同角度来观察事情的结果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