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漕船 漕船的意思
cáochuán

漕船

简体漕船
繁体
拼音cáo chuán
注音ㄘㄠˊ ㄔㄨㄢ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áo, ◎ 利用水道转运粮食。【例句】:漕运(旧时指国家从水道运输粮食,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漕粮。漕河。漕渠。漕船。

chuán, ◎ 水上交通工具。【组词】:船舶。船只。船舱。船帆。

基本含义

漕船指的是古代用于运输粮食和物资的船只。在成语中,漕船常常用来比喻一个组织或团队的顺利运作。

漕船的意思

漕船 [cáo chuán]

1. 用于漕运的船只。

漕船 引证解释

⒈ 用于漕运的船只。

《新唐书·张万福传》:“万福 因驰至 涡口,驻马于岸,悉发漕船相衘进,贼兵倚岸熟视不敢动。”
清 方苞 《送左未生南归序》:“未生 自 燕 南附漕船东下,至 淮阴,始知《南山集》祸作。”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二节:“北宋 建都 东京,依靠东南漕运,漕船是不可缺少的运输工具。”


漕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岁漕释义:谓每年由水路运输粮食至京师或指定地点。宋 欧阳修《泗州先春亭记》:“泗,天下之水会也,岁漕必廪於此。”《宋史·食货志上三》:“宋 岁漕以广军储、实京邑。”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三:“嘉祐 四年,詔所运菽,减漕船三百艘。自是岁漕三河而已。”
    • 2.
      旗甲释义:⒈旌旗与甲冑。 ⒉漕船兵丁之长。
    • 3.
      羡余银释义:凡各帮漕船兑运漕粮,照例支给运丁羡余银。
    • 4.
      自举释义:⒈自我推荐。《逸周书·酆保》:“十败:一、佞人败朴,二、諂言毁积,三、阴资自举……”宋 王谠《唐语林·夙慧》:“开元 初,潞州 常敬忠,十五明经擢第,数年遍诵五经,上书自举云:‘一遍诵千言。’”⒉凭自己的好恶来推荐人。《韩非子·有度》:“故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⒊自己举起。《庄子·逍遥游》:“魏王 貽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新唐书·韩滉传》:“始,漕船临 江,滉 顾僚吏曰:‘天子蒙尘,臣下之耻也。’乃自举一囊,将佐争负之。”⒋自我检举。《明律·名例律·公事失错
    • 5.
      转般法释义:宋 代漕运方式之一。 起源于 唐。开元 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裴耀卿 于古 汴河 口筑 河阴仓,使 江淮 地区漕粮运此纳贮,候水转运,经 黄河、渭水 至 长安,为转般法之始。宋 因 汴河 春、冬不能通航,直运漕船沿途又多延搁,为保证京师(开封)粮食等物资供应,自 开宝 五年(公元972年)起,陆续在漕运路上 泗、楚、真、扬 四州(州治今 安徽 泗县、江苏 淮安、仪征、扬州 等地)分设转般仓,卸纳东南六路漕粮,再换船转运至京师。实行后六路所需淮盐也可利用回空船只。嘉祐 后,官船数量减少,雇人运输的须要长
    • 6.
      过斗释义:用斗计量。柳青《狠透铁》:“在夏收中给社员们分配够数以后,竟然接连两次有六场麦子在场里过斗入库的时候,没有把监察委员叫到场。”《花城》1981年第1期:“这叫 铁岭关,相传当年南粮北运的漕船,都要在这里过斗。”
    • 7.
      雇借释义:雇用。《后汉书·虞诩传》:“詡 乃自将吏士,案行山谷,自 沮 至 下辩 数十里中,皆烧石翦木,开漕船道,以人僦直雇借佣者,於是水运通利,岁省四千餘万。”南朝 梁 任昉《奏弹刘整》:“当伯(整 兄之奴)天监 二年六月从 广州 还至,整 復夺取,云应充众,准雇借上 广州 四年夫直。”

漕船(caochu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漕船是什么意思 漕船读音 怎么读 漕船,拼音是cáo chuán,漕船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漕船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