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走私 走私的意思
zǒu

走私

简体走私
繁体
拼音zǒu sī
注音ㄗㄡˇ ㄙ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ǒu,(1) 行。【组词】:走路。走步。(2) 往来。【组词】:走亲戚。(3) 移动。【例句】:走向(延伸的方向)。走笔(很快地写)。钟表不走了。(4) 往来运送。【组词】:走信。走私。(5) 离去。【组词】:走开。刚走。出走。(6) 经过。【组词】:走账。走内线。走后门。(7) 透漏出去,超越范围。【例句】:走气(漏气)。(8) 失去原样。【组词】:走形。走样。(9) 古代指奔跑。【组词】:走马。不胫而走。(10) 仆人,“我”的谦辞。【例句】:牛马走(当牛作马的仆人,如“太史公走走走。”)。

sī,(1) 个人的,自己的,与“公”相对。【组词】:私人。私有。私见。私仇。私情。私营。私欲。(2) 不公开的,秘密而又不合法的。【组词】:私自。私刑。私货。走私。私生子。(3) 暗地里。【组词】:私议。私奔。隐私。窃窃私语。

基本含义

指非法运送、贩卖、销售禁止或限制出境、进境的物品。

走私的意思

走私 [zǒu sī]

1. 秘密地违法地进口或出口。

走私文物。

[ smuggle; ]

2. 有外遇。

有这样一个绝对忠实的丈夫,我起码不用操心他会走私。

[ have extra-marital affairs; ]

走私 引证解释

⒈ 指非法运输或携带金、银、外币、货物等进出国境的行为。

清 王韬 《拟设洋药总司议》:“且走私轮船,又復迅捷异常,乘夜偷渡,不服盘詰。”
艾芜 《南行记·我的旅伴》:“他们有着别个友人所没有的最大的缺点,赌钱、走私、吃鸦片。”

⒉ 指不依法纳税而在国内私运货物的行为。

茅盾 《旅途见闻》:“不过,也还有最可怜的‘走私’者,那就是一些不识大体、不知爱国的小贩,他们凭着双肩两条腿,从私货的聚散据点,贩了可怜的小小一担,老鼠似的绕过关卡,好容易来到城市,博取蝇头之私。”


国语词典

走私 [zǒu sī]

⒈ 不依法令规定纳税或不遵守政府管制物资规定,而私运货物到某地的犯罪行为。

私运

护税 缉私


走私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缉私释义:检查走私行为,缉捕走私罪犯:缉私船。 缉私人员。

走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印度公司释义:英国在东方进行垄断贸易和殖民扩张的组织。1600年成立,获好望角以东各国的贸易垄断权。最初在马来群岛一带进行香料贸易,后主要在印度活动,建立商馆、堡垒,拥有军队和舰队,有权宣战和媾和,成为一个政权机构。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逐步征服全印度,实行殖民统治,并入侵缅甸、阿富汗和马来亚等地;向中国走私鸦片,掠得大量财富。19世纪前期对印和对华贸易垄断权相继被取消。1858年在印度民族大起义打击下被撤销。
    • 2.
      任甚幺释义:随便什么,无论什么。《红楼梦》第八一回:“以后便疼的任甚么不知道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七回:“这里的人很不通,为甚么任甚么字都唸成‘约’字呢?”洪深《走私》:“杨大全:‘有什么别的可吃的东西?’李 妻:‘任什么也没有。’”
    • 3.
      倭寇释义:14—16世纪对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掠夺的日本海盗集团。 14世纪起,日本武士、浪人和不法商人等,同中国豪富、地主、奸商勾结,以沿海岛屿为巢穴,武装走私,趁机抢劫。明中叶,活动更为猖獗。甚至侵扰到徽州、南京等地。1552年以后的三四年间,江浙军民被杀害的达数十万人。后戚继光等组织新军,经十多年奋战,才逐渐将其肃清。
    • 4.
      勾串释义:勾结串通。清 林则徐《密拿汉奸札稿》:“缘外夷鸦片之得以私售,皆由内地奸民多方勾串,以致蔓延日广,流毒日深。”郑观应《盛世危言·贩奴》:“今中外辑睦有年,无分畛域,而竟任彼勾串奸商,为此违例害人之举,出入各国,漫不稽查,其玩视 中国 也甚矣。”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二章:“不久,大雷 暗地跟 日 籍浪人勾串着走私军火鸦片,果然捞到几笔。”
    • 5.
      勾当释义:事情,今多指坏事情:罪恶勾当。从事走私勾当。
    • 6.
      场私释义:旧时指从盐场走私。
    • 7.
      奸兰释义:犯禁走私。
    • 8.
      封存释义:⒈封闭起来保存:资料暂时封存起来。⒉查封并保存:走私的文物已被海关封存。
    • 9.
      截获释义:中途夺取到或捉到:一辆走私车被海关截获。
    • 10.
      扒龙释义:清 末一种装备武器的手划的走私快艇。
    • 11.
      打私释义:指打击走私、贩私的违法活动。
    • 12.
      搜获释义:搜查得到;查获:搜获一批走私物品。
    • 13.
      时望释义:⒈当时的声望。《晋书·桓冲传》:“谢安 以时望辅政,为羣情所归。”陈毅《满江红·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记沿途所见》词之九:“守纪律,好榜样;走私絶,负时望。”⒉指当时有威信有声望的人。《晋书·桓冲传》:“或劝 冲 诛除时望,专执权衡。”宋 曾巩《寄致仕欧阳少师》诗:“龙卧倾时望,鸿冥耸士伦。”《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元年》:“王绪 説 国宝 矫相王之命召 王珣、车胤 杀之,以除时望。”
    • 14.
      枭私释义:旧指走私贩盐的不法之徒。
    • 15.
      查察释义:⒈检查。 《红楼梦》第九九回:“便有几处揭报,上司见 贾政 古朴忠厚,也不查察。”《廿载繁华梦》第四回:“关里一个同事,姓 马 的唤做 子良,号 竹宾,现当关里巡河值日,查察走私。”⒉犹省察。鲁迅《华盖集·补白》:“我们仔细查察自己,不再说诳的时候应该到来了,一到不再自欺欺人的时候,也就是到了看见希望的萌芽的时候。”⒊调查;观察。昆曲《十五贯》第四场:“况钟:执法严明,德威并行。倖民苦,查察民情,平生愿,效 包拯。”茅盾《子夜》五:“他只能冒险试用这 屠维岳,而且只好用自己的一双眼睛去查察这可爱又可怕的
    • 16.
      查私释义:查验走私物品;缉查走私分子。
    • 17.
      查缉释义:⒈检查(走私、偷税等活动);搜查:查缉走私物品。⒉搜查捉拿(犯罪嫌疑人等):查缉凶手。查缉逃犯。
    • 18.
      水货释义:⒈指通过水路走私的货物,泛指通过非正常途径进出口的货物。⒉指劣质产品。
    • 19.
      海关释义:根据国家法令对进出国境的物品和运输工具进行监督检查、征收关税并查禁走私的国家行政管理机关。
    • 20.
      私枭释义:旧时指私贩食盐的人。 现泛指走私或贩毒的人。

走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印度公司释义:英国在东方进行垄断贸易和殖民扩张的组织。1600年成立,获好望角以东各国的贸易垄断权。最初在马来群岛一带进行香料贸易,后主要在印度活动,建立商馆、堡垒,拥有军队和舰队,有权宣战和媾和,成为一个政权机构。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逐步征服全印度,实行殖民统治,并入侵缅甸、阿富汗和马来亚等地;向中国走私鸦片,掠得大量财富。19世纪前期对印和对华贸易垄断权相继被取消。1858年在印度民族大起义打击下被撤销。
    • 2.
      任甚幺释义:随便什么,无论什么。《红楼梦》第八一回:“以后便疼的任甚么不知道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七回:“这里的人很不通,为甚么任甚么字都唸成‘约’字呢?”洪深《走私》:“杨大全:‘有什么别的可吃的东西?’李 妻:‘任什么也没有。’”
    • 3.
      倭寇释义:14—16世纪对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掠夺的日本海盗集团。 14世纪起,日本武士、浪人和不法商人等,同中国豪富、地主、奸商勾结,以沿海岛屿为巢穴,武装走私,趁机抢劫。明中叶,活动更为猖獗。甚至侵扰到徽州、南京等地。1552年以后的三四年间,江浙军民被杀害的达数十万人。后戚继光等组织新军,经十多年奋战,才逐渐将其肃清。
    • 4.
      勾串释义:勾结串通。清 林则徐《密拿汉奸札稿》:“缘外夷鸦片之得以私售,皆由内地奸民多方勾串,以致蔓延日广,流毒日深。”郑观应《盛世危言·贩奴》:“今中外辑睦有年,无分畛域,而竟任彼勾串奸商,为此违例害人之举,出入各国,漫不稽查,其玩视 中国 也甚矣。”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二章:“不久,大雷 暗地跟 日 籍浪人勾串着走私军火鸦片,果然捞到几笔。”
    • 5.
      勾当释义:事情,今多指坏事情:罪恶勾当。从事走私勾当。
    • 6.
      场私释义:旧时指从盐场走私。
    • 7.
      奸兰释义:犯禁走私。
    • 8.
      封存释义:⒈封闭起来保存:资料暂时封存起来。⒉查封并保存:走私的文物已被海关封存。
    • 9.
      截获释义:中途夺取到或捉到:一辆走私车被海关截获。
    • 10.
      扒龙释义:清 末一种装备武器的手划的走私快艇。
    • 11.
      打私释义:指打击走私、贩私的违法活动。
    • 12.
      搜获释义:搜查得到;查获:搜获一批走私物品。
    • 13.
      时望释义:⒈当时的声望。《晋书·桓冲传》:“谢安 以时望辅政,为羣情所归。”陈毅《满江红·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记沿途所见》词之九:“守纪律,好榜样;走私絶,负时望。”⒉指当时有威信有声望的人。《晋书·桓冲传》:“或劝 冲 诛除时望,专执权衡。”宋 曾巩《寄致仕欧阳少师》诗:“龙卧倾时望,鸿冥耸士伦。”《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元年》:“王绪 説 国宝 矫相王之命召 王珣、车胤 杀之,以除时望。”
    • 14.
      枭私释义:旧指走私贩盐的不法之徒。
    • 15.
      查察释义:⒈检查。 《红楼梦》第九九回:“便有几处揭报,上司见 贾政 古朴忠厚,也不查察。”《廿载繁华梦》第四回:“关里一个同事,姓 马 的唤做 子良,号 竹宾,现当关里巡河值日,查察走私。”⒉犹省察。鲁迅《华盖集·补白》:“我们仔细查察自己,不再说诳的时候应该到来了,一到不再自欺欺人的时候,也就是到了看见希望的萌芽的时候。”⒊调查;观察。昆曲《十五贯》第四场:“况钟:执法严明,德威并行。倖民苦,查察民情,平生愿,效 包拯。”茅盾《子夜》五:“他只能冒险试用这 屠维岳,而且只好用自己的一双眼睛去查察这可爱又可怕的
    • 16.
      查私释义:查验走私物品;缉查走私分子。
    • 17.
      查缉释义:⒈检查(走私、偷税等活动);搜查:查缉走私物品。⒉搜查捉拿(犯罪嫌疑人等):查缉凶手。查缉逃犯。
    • 18.
      水货释义:⒈指通过水路走私的货物,泛指通过非正常途径进出口的货物。⒉指劣质产品。
    • 19.
      海关释义:根据国家法令对进出国境的物品和运输工具进行监督检查、征收关税并查禁走私的国家行政管理机关。
    • 20.
      私枭释义:旧时指私贩食盐的人。 现泛指走私或贩毒的人。

走私造句

1.这伙狗男女,靠走私诈骗发了横财,日夜寻欢作乐。

2.猖獗一时的刑事犯罪和走私活动在公安部门的一再严打下,逐渐消失了。

3.禁绝走私,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是政府责无旁贷的事。

4.这些走私犯为了赚大钱,不惜剖腹藏珠,以身试法。

5.走私活动几乎是无孔不入的,海关人员必须提高警惕。

6.犯罪分子通过走私毒品发财,纯属火中取栗,最后只能落入法网。

7.为了赚钱,他不惜与不法商人狼狈为奸,走私毒品。

8.走私犯负隅顽抗,但最后被抓获,送进监狱。

9.在严打走私的部署中,奸商们的阴谋诡计终于败露。

10.要粉碎这个走私集团,只要先抓住他的头头,其他就好办了。解决这个难题,要学会先牵住牛鼻子,蝼蚁得志嘛!

11.禁绝走私,保护人们生命财產安全,是政府责无旁贷的事。

12.少数不法分子利用各种途径搞走私货,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最终被边防警察查获了。

13.警察经过多方面的调查,终于弄清了这个走私集团的内幕。

14.近年来,海关人员对走私活动进行了有效防范。

15.国家采取果断措施打击走私

16.海关破获了一起汽车走私案。

17.湛江特大走私案震动了全国。

18.为使盗窃、走私等不法行为免于孳蔓难圆,严惩是必要的。

19.他押解着走私犯迅速地朝分队长走来。

20.对于走私活动应严加防备。

走私(zous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走私是什么意思 走私读音 怎么读 走私,拼音是zǒu sī,走私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走私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