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余子 余子的意思

余子

简体余子
繁体餘子
拼音yú zǐ
注音ㄩˊ ㄗ˙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ú,(1) 文言代词,我。【例句】:“余将老”。(2) 剩下来的,多出来的。【组词】:剩余。余粮。余兴。余悸。余孽。节余。余生。余荫(指前人的遗泽,遗留的庇荫)。余勇可贾(gǔ)(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3) 十、百、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组词】:十余人。(4) 后。【例句】:“劳动之余,欢歌笑语。”(5) 农历四月的别称。(6) 姓。

zǐ,(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组词】: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组词】:菜子。瓜子儿。子实。(3) 动物的卵。【组词】:鱼子。蚕子。(4) 幼小的,小的。【组词】:子鸡。子畜。子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例句】:子弹(dàn )。棋子儿。(6) 与“母”相对。【例句】: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组词】: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组词】:孔子。先秦诸子。(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例句】: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例句】: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组词】:子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组词】:旗子。乱子。胖子。(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例句】:敲了两下子门。(14) 姓。

基本含义

剩余的部分或余下的人或物。

余子的意思

余子 [yú zǐ]

1. 古代卿大夫嫡长子之外的儿子。

2. 指百姓家庭中服役正卒以外的子弟。古代军制,家致一人为正卒,馀皆为羡卒,称“余子”。

3. 年幼未服役的男子。

4. 犹后代。

5. 官名。

6. 其馀的人。

8. 谓劫馀之人。

余子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卿大夫嫡长子之外的儿子。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谓 知徐吾、赵朝、韩固、魏戊,餘子之不失职,能守业者也。”
杜预 注:“卿之庶子为餘子。”
《吕氏春秋·报更》:“张仪,魏氏 餘子也。”
高诱 注:“大夫庶子为餘子,受氏为 张。”

⒉ 指百姓家庭中服役正卒以外的子弟。古代军制,家致一人为正卒,馀皆为羡卒,称“餘子”。

《周礼·地官·小司徒》:“凡国之大事,致民;大故,致餘子。”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国有一事,当徵召会聚百姓,则小司徒召聚之。餘子谓羡也。”
孙诒让 正义:“云‘大故,致餘子’者,谓国被灾寇,则发六乡之餘子羡卒,以备守事及追胥也。餘羡既发,则正卒亦发可知。”
王引之 《经义述闻·周官上》:“此云‘大故,致餘子’。餘子,即民之子弟。 《孟子·滕文公篇》所谓餘夫也。故《大司徒》统谓之万民。”
《逸周书·籴匡解》:“成年,年穀足……餘子务艺。”
《尚书大传·略说》:“耰鉏已藏,祈乐已入,岁事已毕,餘子皆入学。”

⒊ 年幼未服役的男子。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 寿陵 餘子之学行於 邯郸 与?”
成玄英 疏:“弱龄未壮,谓之餘子。”
陆德明 释文:“未应丁夫为餘子。”
《汉书·食货志》:“是月,餘子亦在于序室。”
颜师古 注:“苏林 曰:‘餘子,庶子也。或曰:未任役为餘子。’未任役者是也。幼童皆当受业,岂论嫡庶乎?”

⒋ 犹后代。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臣将门餘子,素无艺术,猥当大任,必败朝章。”

⒌ 官名。

《左传·宣公二年》:“晋 於是有公族、餘子、公行。”
杜预 注:“皆官名。”
孔颖达 疏:“则知餘子之官,亦治餘子之政。”

⒍ 其馀的人。参见“餘子碌碌”。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柳宗元》:“工诗,语意深切,发纤穠於简古,寄至味於淡泊,非餘子所及也。”
明 焦竑 《焦氏笔乘·评杜诗》:“余家有 郑善夫 《批点杜诗》,其指摘疵纇,不遗餘力,然实 子美 之知己。餘子议论虽多,直观场之见耳。”

⒎ 谓劫馀之人。

叶叶 《九秋诗·秋望》:“谁成谁败悲餘子,几帝几王付劫灰。”


国语词典

余子 [yú zǐ]

⒈ 其余的人。

《后汉书·卷八〇·文苑传下·祢衡传》:「余子碌碌,莫足数也。」

⒉ 后备人员。古军制,家致一人为正卒,其余都为羡卒,称为「余子」。

《周礼·地官·小司徒》:「凡起徒役,毋过家一人,以其余为羡,……凡国之大事致民;大故致余子。」

⒊ 弱龄未壮之子。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


余子(yuz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余子是什么意思 余子读音 怎么读 余子,拼音是yú zǐ,余子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余子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