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武 [dòng wǔ]
1. 使用武力相争斗。
英[ use force; come to blows; ]
2. 动手打或打仗。
英[ start a fight; ]
动武 引证解释
⒈ 使用武力,斗殴。
引老舍 《骆驼祥子》十五:“讲动武, 祥子 不能打个老人,也不能打个姑娘。”
王镇 《枪》第三幕:“这是佛门净地,怎么在这里动武?”
丁玲 《庆云里中的一间小房里》:“后来几乎要动武了,于是相帮的,大阿姐……都又夹杂在里面劝和。”
国语词典
动武 [dòng wǔ]
⒈ 使用武力。指打架或发起战争。
例如:「以、阿双方皆在谋求和平,避免发生动武事件。」
动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国释义:⒈指 战国 时 秦、楚、燕、齐、韩、赵、魏 七国。《史记·苏秦列传》:“凡天下战国七。”汉 许慎《<说文解字>序》:“其后诸侯力征,不统於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为七国。”康有为《大同书》乙部第二章:“春秋 则二百餘国,战国 为七国。”⒉指 汉景帝 时 吴、楚、赵、胶西、济南、菑川、胶东 七个诸侯国。因于公元前一四五年同时发动武装叛乱,史称“七国之乱”。《史记·袁盎晁错传列》:“吴 楚 七国果反,以诛 错 为名。”三国 魏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太慰帅师,甫下 滎阳,则七国之军,瓦解冰泮。”
- 2.
举事释义:发动武装暴动。
- 3.
君子动口不动手释义:谓应以理服人,而不应动武。
- 4.
团防局释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地主阶级反动武装的指挥机关。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十四件大事》:“‘都’管辖的人口有一万至五六万之多,有独立的武装如团防局,有独立的财政征收权如亩捐等,有独立的司法权如随意对农民施行逮补、监禁、审问、处罚。”沙汀《记贺龙》三七:“在当天下午,一个具着‘敌党’身份的他,被当作宾客接待到团防局去了。”亦省作“团防”。叶紫《丰收》:“多数被团防加害过的人,让他们走过之后,都咬牙切齿地暗骂着。”
- 5.
团防释义:旧时地方反动武装组织,用于镇压农民起义及进步力量。
- 6.
干戈释义:干和戈都是古代常用兵器,后 用来泛指武器,也比喻战争或动武:大动干戈。
- 7.
张弧释义:⒈把弓拉开,做好发射准备。语出《易·睽》:“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説之弧。”王弼注:“先张之弧,将攻害也。”汉扬雄《太玄·毅》:“豨毅其牙,发以张弧。”司马光集注:“豕毅其牙,适足自招射猎而已。”《三国志·魏志·王朗传》:“﹝帝﹞将行则设兵而后出幄,称警而后践墀,张弧而后登舆,清道而后奉引。”⒉引申为事先做准备,防患于未然。⒊指动武,用兵。⒋谓扫除。
- 8.
拔刀相向释义:指动武。
- 9.
拔剑论功释义:指争论功劳激烈到几乎动武。
- 10.
拿刀动杖释义:挥舞刀枪棍棒。泛指动武。
- 11.
拿刀弄杖释义:挥舞刀枪棍棒。泛指动武。
- 12.
持刀动杖释义:持:拿。杖:木棒。指动武。
- 13.
捋袖揎拳释义:捋:拉起。 揎:卷起袖子。拉起袖子,伸出拳头。形容怒气冲冲准备动武的样子。
- 14.
捰袖揎拳释义:形容怒气冲冲准备动武的样子。同“揎拳捰袖”。
- 15.
揎拳拢袖释义:捏紧拳头,卷起袖口。 形容准备动武的样子。
- 16.
揎拳捋袖释义:揎:卷起袖子;捋:拉起。 伸出拳头,拉起袖子。形容怒气冲冲准备动武的样子。
- 17.
揎拳捰袖释义:伸出拳头,捋起袖子。 一种粗野蛮横或准备动武的姿态。
- 18.
搠枪使棒释义:搠:戳。搬弄兵器,指动武。
- 19.
撺拳拢袖释义:捏紧拳头,卷起袖口。形容准备动武的样子。
- 20.
擦拳磨掌释义:形容准备动武,准备动手干或焦灼不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