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 [měi lì]
1. 大利,丰厚的利益。
美利 引证解释
⒈ 大利,丰厚的利益。
引《易·乾》:“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
唐 杜甫 《南池》诗:“皇天不无意,美利戒止足。”
明 刘基 《拟连珠》之五六:“五气交感,善调则收骏功;五材相成,善用则获美利。”
国语词典
美利 [měi lì]
⒈ 巨大的利益。
引《史记·卷七〇·张仪传》:「许仪而得黔中,美利也。」
美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大州释义:七大洲指地球陆地分成的七大陆地版块,包括亚洲(全称亚细亚洲)、欧洲(全称欧罗巴洲)、北美洲(全称北亚美利加洲)、南美洲(全称南亚美利加洲)非洲(全称阿非利加洲)、大洋洲、南极洲。
- 2.
中美建交联合公报释义: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78年12月16日,两国同时发表。公报宣布:两国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将从台湾撤出全部军事人员。中国政府重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台湾回归祖国,完成国家统一是中国的大政方针。双方还表示将加强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和其他方面的联系。
- 3.
冯河释义:徒步涉水渡河。引申为有勇无谋、冒险行动。《易·泰》:“用冯河,不遐遗。”孔颖达 疏:“无舟渡水,冯陵于河,是顽愚之人。”《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它。”毛 传:“冯,陵也。徒涉曰冯河,徒搏曰暴虎。”清 魏源《<海国图志>叙》:“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艾三年而蓄之,网临渊而结之,毋冯河,毋画饼,则人材之虚患祛其二。”梁启超《过渡时代论》:“攘臂冯河而渡者,其 美利坚、匈牙利 耶?”
- 4.
南美洲释义:全称南亚美利加洲。位于西半球南部,北隔巴拿马运河与北美洲相对,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西部山脉纵贯,东部高原与平原相间。气候湿热。面积近1 800万平方千米,人口41亿(1999年)。
- 5.
恢张释义:张扬;扩展。晋 皇甫谧《<三都赋>序》:“自时厥后,缀文之士,不率典言,并务恢张。其文博诞空类,大者罩天地之表,细者入毫纤之内。”宋 司马光《刘道原<十国纪年>序》:“天子方属公以政事,宜恢张 尧 舜 之道,以佐明主,不应以财用为先。”清 顾炎武《浯溪碑歌》:“肃宗 起 灵武,国势重恢张。”章炳麟《哀江南》:“一省独立之权,恢张于各省,儼然 美利坚 之合众也。”
- 6.
日驭释义:⒈太阳。 日形如轮,周行不息,故称。隋 卢思道《从驾经大慈照寺》诗:“日驭非难假,云师本易凭。”前蜀 韦庄《立春》诗:“青帝东来日驭迟,暖烟轻逐晓风吹。”清 金农《憩王屋山后十方院》诗之二:“大椿灵饵话 尧 年,鍊液升烟日驭前。”⒉指古代神话中为太阳驾车的神。黄澜《送李生孟夐留学美利坚》诗:“星精倚马忧天坠,日驭挥戈上地平。”⒊指帝王的车驾。宋 苏轼《赐安神宗御容押班冯宗道等银合茶药敕书》:“属祠宫之告具,驂日驭以遄征,往復之间,忠劳亦至。特加存问。”
- 7.
概则释义:普遍的准则。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关于南北议和的清方档案》:“至于 法兰西、美利坚 二国,近人译曰民主、曰合众。谓为共和政体之一种则可,谓为共和政体之概则,则不可。”
- 8.
独立宣言释义:1776年7月4日 英属北美殖民地的代表在大陆会议上通过和发表的宣言。《宣言》谴责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压迫和掠夺;宣布与英国断绝政治上的依附关系,成立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确认人民享有不可侵犯的“天赋人权 ”,并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公布了资产阶级的民主与共和原则。《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 生。
- 9.
美刀释义:美利坚合众国的官方货币。
- 10.
美洲释义:全称亚美利加洲。东临大西洋,北接北冰洋,南隔德雷克海峡同南极洲相望。由北美和南美两个大陆及其邻近许多岛屿组成,一般以巴拿马运河作为南美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总面积4200余万平方公里。人口9亿(1978年)
- 11.
虾夷释义:亦作“虾蛦”。 日本 古时北方未开化的民族。其人多毛及须髯、颡高、眼凹、鼻尖、肤色浅棕,居住在 本州 东北 奥羽、北陆 地方。一般认为 北海道 阿伊努 人即其后裔。《新唐书·东夷传·日本》:“明年,使者与 虾蛦 人偕朝,虾蛦 亦居海岛中,其使者鬚长四尺许,珥箭於首,令人戴瓠立数十步,射无不中。”清 薛福成《檀香山土人日耗说》:“又如 日本 之 虾夷,美利驾 之 红夷,始未尝不致死力争,以决一旦之胜负。”《文明小史》第五一回:“原来他俩赌东道,一个説是 虾夷,一个説不是 虾夷。列公可晓得这 虾夷 么?是在
- 12.
蛇珠释义:⒈亦作“虵珠”。珍珠。比喻卓越的才华。语出 三国 魏 曹植《与杨德祖书》:“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 荆山 之玉。”唐 刘禹锡《送周鲁儒赴举诗》:“自握蛇珠辞白屋,欲凭鸡卜謁金门。”唐 黄滔《祭崔补阙文》:“矧其岳岳之曰男子,鏘鏘之号 鲁 儒,识通龟策,握耀蛇珠。”黄澜《送李生孟夐留学美利坚》诗:“入握蛇珠欣满把,起看鸥鸟若为情。”⒉蛇吐之珠。谓贱物。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卷上:“凡珠有龙珠,龙所吐者;虵珠,虵所吐者。南海 俗谚云:虵珠千枚,不及玫瑰。言虵珠贱也。玫瑰亦美珠也。”宋 钱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