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九方 九方的意思
jiǔfāng

九方

简体九方
繁体
拼音jiǔ fāng
注音ㄐㄧㄡˇ ㄈㄤ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ǔ,(1) 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组词】:九归。(2) 泛指多次或多数。【组词】:九死一生。九霄云外。

fāng,(1) 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立体;正方形.长方形(2) 数学上指某数自乘的积。【组词】:方根。平方。开方。(3) 人的品行端正。【组词】:方正。方直。(4) 一边或一面。【组词】:方向。方面。(5) 地区,地域。【组词】:地方。方志。方言。方物。方圆。方隅(边疆)。方舆(指领域,亦指大地)。(6) 办法,做法,技巧。【组词】:方式。方法。教导有方。贻笑大方。(7) 种,类。【组词】:变幻无方。仪态万方。(8) 为治疗某种疾病而组合起来的若干种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组词】:药方。(9) 违背。【组词】:方命。(10) 正在,正当。【组词】:方今盛世。方兴未艾。(11) 才,刚刚。【组词】:方才。如梦方醒。(12) 量词,多指一立方米。【组词】:土石方。(13) 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组词】:几方石章。(14) 姓。

基本含义

指天下、全国。

九方的意思

九方 [jiǔ fāng]

1. 中央与八方的总称。九方皋的省称。复姓。

九方 引证解释

⒈ 中央与八方的总称。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诗:“情苞六合,德宣九方。”
唐 李贺 《感讽》诗:“王子下马来,曲沼鸣鸳鸯;焉知肠车转,一夕巡九方。”

九方皋 的省称。详“九方皋”。

清 汤璥 《<交翠轩笔记>后序》:“走其野而无 九方 之法以相之,则赤驥緑耳与駑马草驹齐价矣。”

⒊ 复姓。 春秋 秦穆公 时,有 九方皋。见《列子·说符》。


国语词典

九方 [jiǔ fāng]

⒈ 中央及八方的合称。

唐·李贺〈感讽〉诗六首之一:「焉知肠车转,一夕巡九方。」

⒉ 复姓。如春秋秦穆公时有善相马者九方皋。


九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九宝释义:⒈指 禹 铸的九鼎。夏 商 周 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三国 魏 曹丕《铸五熟釜成与钟繇书》:“昔 有黄 三鼎,周 之九宝,咸以一体,使调一味。”详“九鼎”。⒉指 曹丕 的九把刀剑。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铭箴》:“魏文 九宝,器利辞钝。”范文澜 注:“魏 曹丕《典论剑铭》:‘余好击剑……以为宝器九。剑三:一曰飞景,二曰流采,三曰华锋。刀三:一曰灵寳,二曰含章,三曰素质。匕首二:一曰清刚,二曰扬文。灵陌刀一:曰龙鳞。因姿定名,以铭其柎。’”⒊指九方御玺。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中:“古唯六璽,至
    • 2.
      九惠释义:九方面的仁政。
    • 3.
      九方释义:⒈中央与八方的总称。⒉九方皋的省称。⒊复姓。
    • 4.
      九方堙释义:即 九方皋。
    • 5.
      九方姓释义:单一渊源:源于隗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九方皋,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秦国有个名叫皋的人,以四处砍柴卖菜为生,人们都称他为“九方皋”。
    • 6.
      九方歅释义:九方姓氏者,出自春秋时期秦国九方皋;其后裔子孙继承先祖“九方”称号为姓氏,是称为九方氏。
    • 7.
      九方皋释义:亦作“九方皐”。
    • 8.
      九方臯释义:见“九方皋”。
    • 9.
      九皐释义:⒈亦作“九皋”。曲折深远的沼泽。⒉指鹤。⒊九方皋的省称。
    • 10.
      九隅释义:⒈谓九州。⒉九方。
    • 11.
      九鸿释义:犹九方。
    • 12.
      方堙释义:亦作“方歅”。亦作“方諲”。即 九方皋。
    • 13.
      王良执辔释义:春秋时赵国王良是相马和驾马的能手,与同时代秦国的伯乐、九方堙齐名。
    • 14.
      翻着韤释义:亦作“翻著袜”。比喻违背世俗之说而实别具真知灼见。宋 黄庭坚《书<梵志翻著韤>诗》:“王梵志 诗云:‘梵志 翻著韤,人皆道是错,乍可刺你眼,不可隐我脚。’一切众生颠倒,类皆如此,乃知 梵志 是大修行人也。昔 茅容 季伟,田家子尔,杀鸡饭其母,而以草具饭 郭林宗。林宗 起拜之,因劝使就学,遂为四海名士。此翻著韤法也。”宋 陈善《扪虱新话·作文观文之法》:“文章难工,而观人文章,亦自难识。知 梵志 翻著袜法则可以作文,知 九方皋 相马法则可以观人文章。”按,梵志 即 王梵志,为 唐 初民间诗人。现有敦煌本诗集

九方(jiuf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九方是什么意思 九方读音 怎么读 九方,拼音是jiǔ fāng,九方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九方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