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三马 三马的意思
sān

三马

简体三马
繁体三馬
拼音sān mǎ
注音ㄙㄢ ㄇㄚ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ān,(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组词】: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组词】: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mǎ,(1)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组词】: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2) 大。【组词】:马蜂。马勺。(3) 姓。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同时驾驭三匹马,形容一个人能力出众,才华横溢。

三马的意思

三马 [sān mǎ]

1. 指北齐马子结三兄弟。

2. 三枚筹马。马,投壶时用的筹子。

4. 复姓。见明王鏊《震泽长语·姓氏》。

三马 引证解释

⒈ 指 北齐 马子结 三兄弟。 《北史·儒林传上·马子结》:“子结 及兄 子廉、子尚 三人,皆涉文学。 阳休之 牧 西兗,子廉、子尚、子结 与诸朝士,各有赠诗。

阳 总为一篇酬答诗云:‘三 马 皆白眉’者也。”

⒉ 三枚筹马。马,投壶时用的筹子。

《礼记·投壶》:“正爵既行,请为胜者立马,一马从二马,三马既立,请庆多马,请主人亦如之。”

⒊ 复姓。见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姓氏》。


三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同食释义:⒈吃同样的食物。《左传·文公十六年》:“自 庐 以往,振廪同食。”杜预 注:“同食,上下无异饌也。”⒉一同进食,共食。《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朱家 ﹞诫其子曰:‘田事听此奴,必与同食。’”《晋书·宣帝纪》:“﹝ 魏武帝 ﹞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
    • 2.
      宗伯释义:官名。周 代六卿之一。掌宗庙祭祀等事,即后世礼部之职。因亦称礼部尚书为大宗伯或宗伯,礼部侍郎为少宗伯。《书·周官》:“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周礼·春官·宗伯》:“乃立春官宗伯,使帅其属而掌邦礼,以佐王和邦国。”郑玄 注:“宗伯,主礼之官。”《国语·郑语》“以佐 尧 者也”三国 吴 韦昭 注:“秩宗之官,於 周 为宗伯,汉 为太宰,掌国祭事。”唐 皎然《赠李中丞洪》诗:“顿了空王旨,仍高致君策。安知七十年,一朝值宗伯。”宋 苏轼《三马图赞》:“西蕃有贡骏马汗血者,有司以非入贡岁月,留其使与马於边。
    • 3.
      左骖释义:古代驾车三马中左边的马。后用四马,亦指四马中左边的马。《仪礼·觐礼》:“使者降,以左驂出。”郑玄 注:“左驂设在西者,其餘三马侯氏之士遂以出授使者之从者于外。”《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公使 阳处父 退之,及诸 河,则在舟中矣。释左驂以公命赠 孟明。”《史记·管晏列传》:“越石父 贤,在縲紲中。晏子 出,遭之涂,解左驂赎之,载归。”
    • 4.
      轱轳车释义:大车。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七:“她端端正正地坐在三马拉的胶皮轱轳车当中。”
    • 5.
      驾鼓车释义:据《后汉书·循吏传序》载,汉光武帝 刘秀,治民以轻法,修身以俭朴,“建武 十三年,异国有献名马者,日行千里,又进宝劒,贾兼百金,詔以马驾鼓车,劒赐骑士。”“驾鼓车”本用以称颂 光武帝 不务玩好、崇尚节俭的美德。后用作大材小用之典。唐 杜甫《送从弟亚赴安西判官》诗:“吾闻驾鼓车,不合用騏驥。”元 陈旅《三马图》诗:“时平不出横门道,愿为君王驾鼓车。”亦省作“驾鼓”。明 陈束《厩马赋》:“伯氏 难遘,虑贾勇以招尤,甘专心而顺畜,虽驾鼓以犹任,况闻香而不齅。”

三马(sanm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三马是什么意思 三马读音 怎么读 三马,拼音是sān mǎ,三马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三马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