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ē,(1) 粘附,把一种东西粘在另一种东西上。【组词】:贴金。粘贴。剪贴。(2) 靠近,紧挨。【组词】:贴近。贴切(密合、恰当、确切)。贴心。(3) 添补,补助。【组词】:补贴。津贴。倒(dào )贴。贴息(用期票调换现款时付出利息)。(4) 质押,典当。《說文•貝部》。【组词】:“貼,以物為質也。”(5) 传统戏剧角色名。【例句】:贴旦(次要的旦角。简称“贴”)。(6) 同“帖”。(7) 量词,用于膏药。
má,(1) 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茎皮纤维通常亦称“麻”,可制绳索、织布。【组词】:麻布。麻衣。麻袋。麻绳。麻纺。(2) 指“芝麻”。【组词】:麻酱。麻油。(3) 像腿、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组词】:脚麻了。(4) 感觉不灵,或丧失感觉,引申为思想不敏锐。【组词】:麻痹。麻醉。麻木不仁。(5) 面部痘瘢,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组词】:麻子。(6) 带细碎斑点的。【组词】:麻雀。麻蝇。(7) 喻纷乱。【组词】:麻乱。麻沸。(8) 姓。
1. 唐宋时任命大臣用黄白麻纸颁诏,如有改动,则须改贴重写,叫做“贴麻”。
⒈ 唐 宋 时任命大臣用黄白麻纸颁诏,如有改动,则须改贴重写,叫做“贴麻”。
引宋 洪迈 《容斋三笔·赵丞相除拜》:“是时以 陈执中 为昭文相, 竦 为集贤相,御史言:‘ 竦 向在 陕西,与 执中 议论不协,不可同寅政地。’於是贴麻改命,而初制不出。”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昆命元龟辨证本末》:“昔 欧阳修 论 韩琦、富弼、范仲淹 立党事,在为 河北 转运使时,故敢援此以为比,乞行贴麻。 史相 得之甚骇,遂拜表缴奏,且谓当时惟知恭听王言,所有制词,合取会词臣合与不合贴麻。”
清 李赓芸 《炳烛编·贴麻》:“盖贴麻者改贴之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