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毛传 毛传的意思
máozhuàn

毛传

简体毛传
繁体毛傳
拼音máo zhuàn
注音ㄇㄠˊ ㄔㄨㄢ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áo,(1) 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组词】:毛笔。羽毛。毛织品。毛骨悚然。轻于鸿毛。(2) 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组词】:不毛之地。(3) 衣物上的霉菌。【例句】:老没见太阳都长毛了。(4) 粗糙,没有加工的。【组词】:毛布。毛估(粗略地估计)。毛坯。(5) 不是纯净的。【组词】:毛利。毛重。(6) 行动急躁。【组词】:毛躁。(7) 惊慌失措,主意乱了。【例句】:把他吓毛了。(8) 小。【组词】:毛病。毛孩子。毛毛雨。(9) 货币贬值。【组词】:钱毛了。(10) 量词,用于钱币,等于“角”,一圆钱的十分之一。【组词】:两毛钱。(11) 姓。

chuán zhuàn,(1) 解说经义的文字。【组词】:经传。《左传》。(2) 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组词】:小传。自传。纪传。传记。传略。树碑立传。(3) 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例句】:《水浒传》。(4) 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例句】:传舍(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

基本含义

指言辞精妙,传达深远。

毛传的意思

毛传 [máo zhuàn]

1. 《毛诗故训传》(一作《毛诗诂训传》)的简称。为汉人训释《诗经》之作。《汉书·艺文志》着录三十卷,但言毛公作,未着其名。东汉郑玄《诗谱》称“鲁人大毛公为《诂训传》于其家,河间献王得而献之,以小毛公为博士。”至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始言大毛公为汉鲁国人毛亨,小毛公为汉赵国人毛苌。后世因以《故训传》为毛亨作,亦有以为乃毛苌作或毛亨作而苌有所增益者。其诂训大抵本先秦学者的意见,保存了许多古义,虽有错误,但仍为研究《诗经》的重要文献,通行的《十三经注疏》即采用《毛传》。东汉郑玄《毛诗传笺》及唐孔颖达《毛诗正义》,为笺释疏解《毛传》之作。清代研究《毛传》,著名的有陈奂的《诗毛氏传疏》和马瑞辰的《毛诗传笺通释》。参阅王国维《观堂集林别集·书〈毛诗故训传〉后》。

毛传 引证解释

⒈ 《毛诗故训传》(一作《毛诗诂训传》)的简称。为 汉 人训释《诗经》之作。 《汉书·艺文志》著录三十卷,但言 毛公 作,未著其名。 东汉 郑玄 《诗谱》称“鲁 人 大毛公 为《詁训传》於其家, 河间献王 得而献之,以 小毛公 为博士。”至 三国 吴 陆玑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始言 大毛公 为 汉 鲁国 人 毛亨,小毛公 为 汉 赵国 人 毛萇。后世因以《故训传》为 毛亨 作,亦有以为乃 毛萇 作或 毛亨 作而 萇 有所增益者。其诂训大抵本先 秦 学者的意见,保存了许多古义,虽有错误,但仍为研究《诗经》的重要文献,通行的《十三经注疏》即采用《毛传》。 东汉 郑玄 《毛诗传笺》及 唐 孔颖达 《毛诗正义》,为笺释疏解《毛传》之作。 清 代研究《毛传》,著名的有 陈奂 的《诗毛氏传疏》和 马瑞辰 的《毛诗传笺通释》。参阅 王国维 《观堂集林别集·书〈毛诗故训传〉后》。


毛传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宫释义:⒈《诗·鄘风·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 ”毛传:“桑中、上宫,所期之地。”后以“上宫”指美人居住之所。⒉楼馆。⒊指天子的祖庙。⒋仙宫。⒌用作对道观的敬称。⒍古乐调名。
    • 2.
      九仪释义:⒈天子接待不同来朝者而制定的九种礼节。 ⒉周代对九种命官的授命仪式。⒊《诗·豳风·东山》:“亲结其縭,九十其仪。”毛传:“九十其仪,言多仪也。”后因以“九仪”指聘嫁的仪节。
    • 3.
      具瞻释义:⒈谓为众人所瞻望。语出《诗·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毛传:“具,俱;瞻,视。”郑玄笺:“此言尹氏汝居三公之位,天下之民俱视汝之所为。”《三国志·魏志·高柔传》:“今公辅之臣,皆国之栋梁,民所具瞻。”宋周必大《二志堂诗话·辨欧阳公释奠诗》:“宰相者,人臣极位,天下具瞻,非有清望大功,不容轻授。”明李贽《答耿中丞》:“有德者,隆之虚位,但取具瞻;高才者,处以重任,不问出入。”⒉指宰辅重臣。
    • 4.
      北堂萱释义:⒈指萱草。语本《诗·卫风·伯兮》:“焉得諼草,言树之背。”毛传:“諼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谖草,即萱草,俗名忘忧草。⒉借指母亲。
    • 5.
      厉揭释义:⒈涉水。 连衣涉水叫厉,提起衣服涉水叫揭。语出《诗·邶风·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揭。”毛传:“以衣涉水为厉,谓由带以上也。揭,褰衣也。”宋文天祥《献州道中》诗:“躋攀上崖蹬,厉揭涉瀟瀨。”清曹寅《秋饮》诗:“一勺波澜生,深浅各厉揭。”清赵翼《题王摩诘渡水罗汉图》诗:“丹青真贋那得知,厉揭神情独可按。”⒉指所受影响深浅不同。
    • 6.
      同梦释义:⒈《诗·齐风·鸡鸣》:“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 ”毛传:“古之夫人配其君子,亦不忘其敬。”郑玄笺:“虫飞薨薨,东方且明之时,我犹乐与子卧而同梦,言亲爱之无已。”后以为夫妻情深之典。⒉喻指知己,密友。
    • 7.
      墙茨释义:⒈《诗·鄘风·墻有茨》:“墙有茨,不可埽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毛传:“墙,所以防非常;茨,蒺藜也。欲埽去之,反伤墙也。”郑玄笺:“国君以礼防制一国,今其宫内有淫昬之行者,犹墙之生蒺藜。”据《诗序》并毛传,卫宣公卒,惠公庶兄公子顽与宣公夫人宣姜私通,国人疾之而不可明言,因作此诗以讥刺之。后遂以“墙茨”为宫廷淫乱之典实。⒉泛指闺门淫乱。
    • 8.
      思齐释义:⒈《诗·大雅·思齐》:“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毛传:“齐,庄也。”郑玄笺:“常思庄敬者,大任也,乃为文王之母。”后因以“思齐”赞美母教及内助之词。⒉思与之齐。
    • 9.
      折柳释义:⒈折取柳枝。语出《三辅黄图·桥》:“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⒉古乐曲名。⒊《诗·齐风·东方未明》:“折柳樊圃,狂夫瞿瞿。”毛传:“柳,柔脆之木;樊,藩也。折柳以为藩,无益於禁矣。”后因以“折柳”代指篱笆。比喻最脆弱的防守设备。
    • 10.
      授餐释义:⒈给以饮食。语本《诗·郑风·缁衣》:“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毛传:“粲,餐也。”郑玄笺:“我则设餐以授之,爱之,欲饮食之。”《好逑传》第十二回:“原蒙怜朝飢而授餐,为何又劳赐酒?恐饮非其时也。”⒉指饮食费用。
    • 11.
      毕罗释义:⒈包罗;囊括。 语出《诗·小雅·鸳鸯》:“鸳鸯于飞,毕之罗之。”毛传:“於其飞乃毕掩而罗之。”《庄子·天下》:“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成玄英疏:“包罗庶物,囊括宇内。”⒉食品名。也作饆饠。
    • 12.
      河岳释义:⒈亦作“河岳”。 黄河和五岳的并称。语本《诗·周颂·时迈》:“怀柔百神,及河乔岳。”毛传:“乔,高也。高岳,岱宗也。”孔颖达疏:“言高岳岱宗者,以巡守之礼必始於东方,故以岱宗言之,其实理兼四岳。”后泛指山川。⒉见“河岳”。
    • 13.
      河洲释义:⒈河中可居的陆地。⒉《诗·周南·关雎》:“关关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毛传:“后妃説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又不淫其色,慎固幽深若关雎之有别焉,然后可以风化天下。”后因以“河洲”为称美后妃之德的典实。
    • 14.
      涂附释义:⒈《诗·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 ”毛传:“涂,泥;附,著也。”原谓猿本会爬树,勿需再教,如污泥之上又著污泥。后用以喻恶上加恶。⒉犹言拼凑;吸取。⒊犹言牵强附会;随意篡改。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四川铁路案档案》:“﹝盛宣怀﹞於阁制发表之后二日首先破坏,单衔入奏,罔上欺民,涂附政策,酿成祸阶。”
    • 15.
      灵沼释义:⒈《诗·大雅·灵台》:“王在灵沼,於牣鱼跃。 ”毛传:“灵沼,言灵道行於沼也。”后喻指帝王的恩泽所及之处。⒉池沼的美称。
    • 16.
      燕翼释义:⒈《诗·大雅·文王有声》:“武王岂不仕,詒厥孙谋,以燕翼子。”毛传:“燕,安;翼,敬也。”孔颖达疏:“思得泽及后人,故遗传其所以顺天下之谋,以安敬事之子孙。”陈奂传疏:“詒,遗也……言武王以安敬之谋遗其孙子也。”后以“燕翼”谓善为子孙后代谋划。⒉指辅佐。⒊燕的翅膀。
    • 17.
      瞻乌释义:⒈《诗·小雅·正月》:“哀我人斯,于何从禄?瞻乌爰止,于谁之屋?”毛传:“富人之屋,乌所集也。”郑玄笺:“视乌集於富人之室,以言今民亦当求明君而归之。”后以比喻乱世无所归依之民。⒉泛指富人屋上的鸟。
    • 18.
      纺砖释义:⒈纺锤。⒉《诗·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毛传:“瓦,纺塼也。”孔颖达疏:“瓦,纺塼,妇人所用。”后遂以“纺塼”为女孩的代称。
    • 19.
      薪槱释义:⒈亦作“薪楢”。《诗·大雅·棫朴》:“芃芃棫朴,薪之槱之。”毛传:“槱,积也。山木茂盛,万民得而薪之;贤人众多,国家得用蕃兴。”后以“薪槱”喻贤良的人材或选拔贤良的人材。⒉柴木。⒊比喻基础。
    • 20.
      藩翰释义:⒈《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毛传:“藩,屏也;翰,干也。”后因以“藩翰”喻捍卫王室的重臣。⒉喻指藩国。⒊指布政使。⒋犹藩篱。比喻界域。

毛传(maochu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毛传是什么意思 毛传读音 怎么读 毛传,拼音是máo zhuàn,毛传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毛传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