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天宗 天宗的意思
tiānzōng

天宗

简体天宗
繁体
拼音tiān zōng
注音ㄊ一ㄢ ㄗㄨ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iān,(1)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组词】:天空。天际。天罡(北斗星)。天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天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2) 在上面。【例句】:天头(书页上面的空白)。(3) 气候。【组词】:天气。天冷。(4) 季节,时节。【组词】:冬天。(5)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组词】:今天。(6)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组词】:天上。天宫。(7) 自然界。【组词】:天堑。天时。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8) 〔天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例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9) 自然的、生成的。【组词】:天然。天性。天职(应尽的职责)。天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天伦之乐。

zōng,(1) 家族的上辈,民族的祖先。【组词】:祖宗。宗庙。宗祠。(2) 家族。【例句】:宗法(封建社会以家族为中心,按制统远近区别亲疏的制度)。宗族。宗室(帝王的宗族)。宗兄。(3) 派别。【组词】:宗派。禅宗(佛教的一派)。(4) 主要的目的和意图。【组词】:宗旨。开宗明义。(5) 尊奉。【组词】:宗仰。(6) 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组词】:宗师。(7) 量词,指件或批。【组词】:一宗心事。(8) 姓。

基本含义

指人们心目中最崇高的宗教信仰或最高的权威。

天宗的意思

天宗 [tiān zōng]

1. 指日月星辰。

3. 指皇族。

天宗 引证解释

⒈ 指日月星辰。

《逸周书·世俘》:“武王 乃翼矢珪矢宪,告天宗上帝。”
朱右曾 校释:“天宗,日月星辰。”
《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天子乃祈来年於天宗。”

⒉ 指皇族。

《新唐书·南蛮传中·南诏下》:“且天宗近属,不可下小蛮夷。”


天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卫赐释义:指 孔子 弟子 子贡,姓 端木,名 赐。因其为 卫 人,故称。《左传·哀公十一年》:“卫赐 进曰:‘州仇 奉甲从君。’而拜。”孔颖达 疏:“子贡,卫 人,故称 卫赐。”汉 冯衍《显志赋》:“卑 卫赐 之阜货兮,高 颜回 之所慕。”旧题 宋 尤袤《全唐诗话·阎济美》:“谓 曰:‘前足下试《蜡日祈天宗赋》,以 鲁丘 对 卫赐,则 子贡 也。’”
    • 2.
      大割释义:古时杀割群牲以祭祀。《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閭,腊先祖五祀,劳农以休息之。”郑玄 注:“大割,大杀羣牲割之也。”
    • 3.
      天宗释义:⒈指日月星辰。《逸周书·世俘》:“武王 乃翼矢珪矢宪,告天宗上帝。”朱右曾 校释:“天宗,日月星辰。”《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天子乃祈来年於天宗。”⒉指皇族。《新唐书·南蛮传中·南诏下》:“且天宗近属,不可下小蛮夷。”
    • 4.
      星宗释义:众星的核心。 古指北极星。《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天子乃祈来年於天宗”孔颖达 疏引 汉 蔡邕 曰:“日为阳宗,月为阴宗,北辰为星宗也。”
    • 5.
      朝集使释义:汉 代,各郡每年遣使进京报告郡政及财经情况,称为上计吏。后世袭 汉 制,改称朝集使。《旧唐书·太宗纪下》:“贞观 五年正月癸未,朝集使请封禪。”《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三年》:“帝谓诸州朝集使曰:‘房恭懿 志存体国,爱养我民,此乃上天宗庙之所祐……卿等宜师范之。’”胡三省 注:“《隋志》:每元会,诸州悉遣使赴京师朝集,谓之朝集使。”参阅 宋 王应麟《汉志考》。
    • 6.
      阳宗释义:指太阳。 《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孔颖达 疏引 汉 蔡邕 曰:“日为阳宗,月为阴宗。”
    • 7.
      阴宗释义:指月亮。《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孔颖达 疏引 汉 蔡邕 曰:“日为阳宗,月为阴宗。”

天宗(tianz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天宗是什么意思 天宗读音 怎么读 天宗,拼音是tiān zōng,天宗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天宗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