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典训 典训的意思
diǎnxùn

典训

简体典训
繁体典訓
拼音diǎn xùn
注音ㄉ一ㄢˇ ㄒㄨㄣ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iǎn,(1) 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组词】:典籍。字典。词典。经典。引经据典。(2) 标准,法则。【组词】:典章。典制。典故( ➊ 典制和掌故; ➋ 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典范。典雅。典礼。典型。(3) 指典礼。【组词】:盛典。大典。(4) 主持,主管。【例句】:典试(主持科举考试之事)。典狱。(5) 活买活卖,到期可以赎。【组词】:典卖。典押。典契。(6) 姓。

xùn,(1) 教导,教诲。【组词】:训诫。训蒙(教育儿童)。训迪(教诲开导)。教(jiào )训。培训。(2) 可以作为法则的话。【组词】:家训。(3) 典式,法则。【组词】:不足为训。(4) 解释词的意义。【例句】:训诂(解释古书中的字、词句的意义。亦称“训故”、“诂训”、“故训”)。训读(日文借用汉字写日语原有的词,用日语语音读汉字)。

基本含义

典范的教诲或教导。

典训的意思

典训 [diǎn xùn]

1. 《尚书》中《尧典》、《伊训》等篇的并称。指经典或《尚书》。

3. 准则性的训示。

典训 引证解释

⒈ 《尚书》中《尧典》、《伊训》等篇的并称。指经典或《尚书》。

《后汉书·桓荣传》:“庄 以童蒙,学道九载,而典训不明,无所晓识。夫五经广大,圣言幽远,非天下之至精,岂能与於此!”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準的所拟,志乎典训,户牖虽异,而笔彩略同。”

⒉ 准则性的训示。

《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班昭》:“鄙人愚暗,受性不敏,蒙先君之餘宠,赖母师之典训。”
《元典章·兵部三·使臣》:“其本处官司不遵朝廷典训,輒敢非理骚扰,实为未便。”


典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率释义:不服从,不遵循。 《左传·宣公十二年》:“今 郑 不率,寡君使羣臣问诸 郑,岂敢辱候人?”杜预 注:“率,遵也。”《南史·袁宪传》:“皇太子颇不率典训,宪 手表陈諫十条,皆援引古今,言辞切直。”宋 曾巩《洪范传》:“使民足於养生送死之具,然后教之;教之,不率,然后刑之。”清 王夫之《老庄申韩论》:“不率,则毅然以委之霸刃之锋曰,吾以使人履仁而戴义也。”
    • 2.
      五族释义:⒈指族诛本人、两弟及两妻家。《汉书·酷吏传·王温舒》:“光禄勋 徐自为 曰:‘悲夫!夫古有三族,而 王温舒 罪至同时而五族乎!’”颜师古 注:“温舒 与弟同三旅,而两妻家各一,故为五也。”⒉谓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内的亲族。《后汉书·党锢传序》:“而今党人錮及五族,既乖典训之文,有谬经常之法。”《资治通鉴·晋纪安帝隆安元年》:“收杀 觚 者 高霸 程同,皆夷五族。”胡三省 注:“五族,谓五服内亲也。”⒊辛亥革命后曾称 汉、满、蒙、回、藏 五个民族为“五族”。
    • 3.
      余宠释义:谓传留的恩泽。 《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鄙人愚暗,受性不敏,蒙先君之餘宠,赖母师之典训。”
    • 4.
      学庭释义:泛指学校。《晋书·虞溥传》:“文学诸生皆冠带之流,年盛志美,始涉学庭,讲修典训。”
    • 5.
      宝守释义:⒈爱护保管。 《云笈七籤》卷二十:“养生育命,宝守神魂,金房再开,奉见辅星。”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五:“盛京 内务府,尊藏典训、宗器二百餘年,宝守维谨,屡有增加。”⒉谓捍卫坚持。鲁迅《坟·文化偏至论》:“《民敌》一书,谓有人宝守真理,不阿世媚俗,而不见容於人羣,狡獪之徒,乃巍然独为众愚领袖。”

典训(dianxu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典训是什么意思 典训读音 怎么读 典训,拼音是diǎn xùn,典训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典训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