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女娲 女娲的意思

女娲

简体女娲
繁体女媧
拼音nǚ wā
注音ㄋㄩˇ ㄨㄚ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nǚ rǔ,(1) 女性,与“男”相对。古代以未婚的为“女”,已婚的为“妇”。现通称“妇女”。【组词】:女人。女士。女流(含轻蔑意)。少(shào )女。(2) 以女儿作为人的妻(旧读nǜ)。(3)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称“婺女”、“须女”。 ◎ 古同“汝”,你。

wā,(1) 〔女娲〕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帝王,她曾炼五色石补天。

基本含义

指女性创造力,形容女性聪明能干,具有创造力和智慧。

女娲的意思

女娲 [nǚ wā]

1. 神话传说中的古帝名。参见“女娲氏”。相传为夏禹之妃,涂山氏之女。太行山别名。

女娲 引证解释

⒈ 神话传说中的古帝名。参见“女媧氏”。

⒉ 相传为 夏禹 之妃, 涂山氏 之女。

《史记·夏本纪》“予娶 涂山” 司马贞 索隐:“《系本》曰‘ 涂山氏 女名 女媧 ’,是 禹 娶 涂山氏 号 女媧 也。”
亦称“女娇”、“女趫”。 汉 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禹 因娶 涂山,谓之 女娇。”
《汉书·古今人表》:“女趫,禹 妃, 涂山氏 女,生 启。”

⒊ 太行山 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坤舆·山》:“《十道山川考》, 太行山 为天下之脊,一名 王母,一名 女媧。”


国语词典

女娲 [nǚ wā]

⒈ 神话传说中的上古女帝。与伏羲为兄妹。人首蛇身,相传曾炼五色石以补天,并抟土造人,制嫁娶之礼,延续人类生命。

⒉ 太行山的别名。

《事物异名录·坤舆部·山·王母山女娲山》:「十道山川考,太行山为天下之脊,一名王母、一名女娲。」


女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九日释义:⒈九个太阳。古代神话,谓天有十日,九日居大木之下枝,一日居上枝,尧 使 后羿 射之,中九日。见《楚辞·招魂》、《山海经·海外东经》。三国 魏 曹植《愁霖赋》:“攀扶桑而仰观兮,假九日於天皇。”晋 傅玄《杂诗》:“暘谷发清曜,九日栖高枝。”清 顾炎武《书女娲庙》诗:“弯弓不射九日落,苍苍列象生毛羽。”⒉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艺文类聚》卷四引 南朝 梁 吴均《续齐谐记》:“今世人每至九日,登山饮菊酒。”唐 李白《九日龙山饮》诗:“九日 龙山 饮,黄花笑逐臣。”元 丁鹤年《登定海虎蹲山》诗:“东海十年多契阔,
    • 2.
      五色石释义:古代神话所说 女娲 炼的补天石。
    • 3.
      伏羲氏释义:也叫庖羲氏。古 代神话中的人类始祖。传说人类由他和女娲兄妹相婚而产生。又传他是上古三皇之一,风姓。始作八卦,又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
    • 4.
      修身得道释义:是人经过清心修身,激发自身继承女娲力量后升华的标志。
    • 5.
      女娲补天释义:神话故事,伏羲的妹妹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 6.
      娥陵氏释义:相传为 女娲氏 掌乐之官。
    • 7.
      娲后释义:即 女娲氏。
    • 8.
      娲天释义:指 女娲 炼石补天事。
    • 9.
      娲娥释义:即 女娲氏。
    • 10.
      娲皇释义:即 女娲氏。
    • 11.
      娲石释义:女娲氏 补天之石。
    • 12.
      山海经释义:书名。作者不详,可能写于战国时期。共十八卷,秦汉时又有增补。书中主要记录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风俗、神话等的研究都有参考价值。著名神话传说有女娲造人、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晋郭璞作注。较好的本子有清毕沅《山海经新校正》、郝懿行《山海经笺疏》。
    • 13.
      庖娲释义:古代神话传说中女娲氏的别称。
    • 14.
      抟土作人释义:女娲 捏土造人的传说。
    • 15.
      断鼇立极释义:古代神话,谓 女娲氏 断鳌之足以立地之四极。鳌,巨龟。《列子·汤问》:“然则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 女媧氏 鍊五色石,以补其闕,断鼇之足,以立四极。”宋 秦观《代贺坤成节表》:“断鼇立极,追配於 媧皇;用楫济川,责成於 傅説。”元 傅若金《伤哉行》:“吾闻 女媧 断鼇立四极,胡不使之万古不动长崔嵬。”亦作“断鰲立极”。程善之《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即用其韵》之一:“士陇王头争贵贱,断鰲立极失高深。”
    • 16.
      断鳌立极释义:古代神话,谓 女娲氏 断鳌之足以立地之四极。鳌,巨龟。
    • 17.
      栗陆释义: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名。在 女娲氏 之后。
    • 18.
      气核释义:指山石。 语出 晋 杨泉《物理论》:“石,气之核也。气之生石,犹人筋络之生爪牙也。”清 黄景仁《女娲庙》诗:“捫虚填气核,凿空逗天光。”
    • 19.
      浴日补天释义:这是指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和羲和给太阳洗澡两个神话故事。后用来比喻人有战胜自然的能力。也形容伟大的功业。
    • 20.
      灵娲释义:即 女娲。

女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九日释义:⒈九个太阳。古代神话,谓天有十日,九日居大木之下枝,一日居上枝,尧 使 后羿 射之,中九日。见《楚辞·招魂》、《山海经·海外东经》。三国 魏 曹植《愁霖赋》:“攀扶桑而仰观兮,假九日於天皇。”晋 傅玄《杂诗》:“暘谷发清曜,九日栖高枝。”清 顾炎武《书女娲庙》诗:“弯弓不射九日落,苍苍列象生毛羽。”⒉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艺文类聚》卷四引 南朝 梁 吴均《续齐谐记》:“今世人每至九日,登山饮菊酒。”唐 李白《九日龙山饮》诗:“九日 龙山 饮,黄花笑逐臣。”元 丁鹤年《登定海虎蹲山》诗:“东海十年多契阔,
    • 2.
      五色石释义:古代神话所说 女娲 炼的补天石。
    • 3.
      伏羲氏释义:也叫庖羲氏。古 代神话中的人类始祖。传说人类由他和女娲兄妹相婚而产生。又传他是上古三皇之一,风姓。始作八卦,又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
    • 4.
      修身得道释义:是人经过清心修身,激发自身继承女娲力量后升华的标志。
    • 5.
      女娲补天释义:神话故事,伏羲的妹妹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 6.
      娥陵氏释义:相传为 女娲氏 掌乐之官。
    • 7.
      娲后释义:即 女娲氏。
    • 8.
      娲天释义:指 女娲 炼石补天事。
    • 9.
      娲娥释义:即 女娲氏。
    • 10.
      娲皇释义:即 女娲氏。
    • 11.
      娲石释义:女娲氏 补天之石。
    • 12.
      山海经释义:书名。作者不详,可能写于战国时期。共十八卷,秦汉时又有增补。书中主要记录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风俗、神话等的研究都有参考价值。著名神话传说有女娲造人、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晋郭璞作注。较好的本子有清毕沅《山海经新校正》、郝懿行《山海经笺疏》。
    • 13.
      庖娲释义:古代神话传说中女娲氏的别称。
    • 14.
      抟土作人释义:女娲 捏土造人的传说。
    • 15.
      断鼇立极释义:古代神话,谓 女娲氏 断鳌之足以立地之四极。鳌,巨龟。《列子·汤问》:“然则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 女媧氏 鍊五色石,以补其闕,断鼇之足,以立四极。”宋 秦观《代贺坤成节表》:“断鼇立极,追配於 媧皇;用楫济川,责成於 傅説。”元 傅若金《伤哉行》:“吾闻 女媧 断鼇立四极,胡不使之万古不动长崔嵬。”亦作“断鰲立极”。程善之《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即用其韵》之一:“士陇王头争贵贱,断鰲立极失高深。”
    • 16.
      断鳌立极释义:古代神话,谓 女娲氏 断鳌之足以立地之四极。鳌,巨龟。
    • 17.
      栗陆释义: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名。在 女娲氏 之后。
    • 18.
      气核释义:指山石。 语出 晋 杨泉《物理论》:“石,气之核也。气之生石,犹人筋络之生爪牙也。”清 黄景仁《女娲庙》诗:“捫虚填气核,凿空逗天光。”
    • 19.
      浴日补天释义:这是指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和羲和给太阳洗澡两个神话故事。后用来比喻人有战胜自然的能力。也形容伟大的功业。
    • 20.
      灵娲释义:即 女娲。

女娲造句

1.传说雨花石是女娲补天留下的石头。

2.因为女娲补好了天上的窟窿,所以人民又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3.女娲身披红衣,手持蛇杖奔走四方。

4.女娲补天是过去的传说,环保是今天的女娲

5.从此,女娲及诸凶星,再也无法回到天界。

6.朔风其实很可怜,是女娲碎片。

7.策马登山去,昆仑找女娲

8.女娲不仅创造了人,还补了天,为人创造了安定的生存环境,她真是我们伟大的神灵。

9.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女娲(nvw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女娲是什么意思 女娲读音 怎么读 女娲,拼音是nǚ wā,女娲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女娲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