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时措 时措的意思
shícuò

时措

简体时措
繁体時措
拼音shí cuò
注音ㄕˊ ㄘㄨㄛ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í,(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组词】:时间。时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组词】:时代。古时。(3) 泛指一段时间。【组词】:时光。时令。时分。(4) 现在的,当前的。【组词】:当时。时下。时务。时宜。(5) 常常。【组词】:时常。学而时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组词】:时序。四时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组词】:时钟。时差(chā)。(9) 某一时刻。【组词】:按时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组词】:时而。时阴时晴。(11) 机会。【组词】:时机。待时而动。(12) 姓。

cuò,(1) 安放,安排。【组词】:措手。措辞。措置。措身。(2) 筹划办理。【组词】:措施。措办。筹措。举措失当。(3) 弃置。【组词】:刑措。

基本含义

及时处理事情,不拖延。

时措的意思

时措 [shí cuò]

1. 《礼记·中庸》:“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故时措之宜也。”郑玄注:“时措,言得其时而用也。”孔颖达疏:“措犹用也。言至诚者成万物之性,合天地之道,故得时而用之,则无往而不宜”。后以“时措”谓因时制宜。

时措 引证解释

⒈ 后以“时措”谓因时制宜。

《礼记·中庸》:“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故时措之宜也。”
郑玄 注:“时措,言得其时而用也。”
孔颖达 疏:“措犹用也。言至诚者成万物之性,合天地之道,故得时而用之,则无往而不宜”。
《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十八年》:“大抵治狱以宽厚为本,而刑新国则宜用轻典,若执而不变,非时措之道也。”


时措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措手不及释义:临时来不及应付:必须做好防洪准备工作,以免雨季到来时措手不及。
    • 2.
      时措释义:《礼记·中庸》:“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故时措之宜也。”郑玄 注:“时措,言得其时而用也。”孔颖达 疏:“措犹用也。言至诚者成万物之性,合天地之道,故得时而用之,则无往而不宜”。后以“时措”谓因时制宜。《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十八年》:“大抵治狱以宽厚为本,而刑新国则宜用轻典,若执而不变,非时措之道也。”
    • 3.
      权事释义:临时措施。
    • 4.
      权道释义:⒈变通之道;临时措施。 ⒉犹权门。⒊佛教语。原指小乘说法的权教教义,也泛指教化世间的佛法。
    • 5.
      行务释义:行动措施。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政事、庸力、行务,以从四时。”杜预 注:“在君为政,在臣为事;民功曰庸,治功曰力;行其德教,务其时要,礼之本也。”杨伯峻 注:“行为日常工作,务为一时措施。”

时措(shicu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时措是什么意思 时措读音 怎么读 时措,拼音是shí cuò,时措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时措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