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六书 六书的意思
liùshū

六书

简体六书
繁体六書
拼音liù shū
注音ㄌ一ㄡˋ ㄕㄨ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iù lù,(1)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例句】:六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六甲。六艺(①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②六经)。六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六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六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六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畜(六种家畜,指“猪”、“牛”、“羊”、“马”、“鸡”、“狗”)。六朝(cháo )(“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后又泛称“南北朝”)。六腑(中医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言诗。六弦琴。(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5”。(1) 〔六安〕地名,在中国安徽省。(2) 〔六合〕地名,在中国江苏省。

shū,(1) 成本的著作。【组词】: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组词】:书信。书札。书简。书函。(3) 文件。【组词】:证书。说明书。(4) 写字或写的字。【组词】: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5) 写文章。【组词】:大书特书。罄竹难书。(6) 字体。【组词】:草书。隶书。楷书。(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组词】:说书。听书。

基本含义

已经画了蛇,还要给它添上脚。

六书的意思

六书 [liù shū]

1. 古代分析汉字而归纳出的六种条例,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 the six categories of Chinese characters; ]

2. 即“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 the “Six Classics”——The Book of Poetry,Book of History,Book of Changes,Book of Rites; Book of Music,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

六书 引证解释

⒈ 古人分析汉字造字的理论。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三家所列之名称、次第,大同而小异。

《周礼·地官·保氏》:“五曰六书。”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
《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⒉ 亦称“六体”。指古文、奇字、篆书、左书、缪篆、鸟虫书六种字体。《晋书·卫恒传》说与此同。参见“六体”。

汉 许慎 《<说文>叙》:“及亡 新 居摄,使大司空 甄丰 等校文书之部,自以为应制作,颇改定古文,时有六书:一曰古文, 孔子 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三曰篆书,即小篆, 秦始皇帝 使 下杜 人 程邈 所作也。四曰左书,即 秦 隶书。五曰繆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


国语词典

六书 [liù shū]

⒈ 为中国文字的六种创造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见汉·许慎〈说文解字序〉清·段玉裁·注。

⒉ 王莽时的六种字体。即古文、奇字、篆书、左书、缪书、鸟虫书。见汉·许慎〈说文解字序〉。


六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时释义:⒈指春、夏、秋三季农作之时。《左传·桓公六年》:“洁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杜预 注:“三时,春、夏、秋。”唐 元稹《茅舍》诗:“我欲他郡长,三时务耕稼。”《新唐书·刘蕡传》:“愿陛下废百事之用,以广三时之务,则播植不愆矣。”⒉夏至后半个月。北周 庾信《奉和夏日应令》诗:“五月炎蒸气,三时刻漏长。”明 周之玙《农圃六书·占候·五月占》:“夏至后半月为三时,头时三日,中时五日,三时七日。”⒊早、午、晚。唐 高适《燕歌行》:“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明 刘若愚《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
    • 2.
      书数释义:六艺中的六书、九数之学。
    • 3.
      书计释义:文字与筹算。 六艺中六书九数之学。《礼记·内则》:“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学书计。”《汉书·食货志上》:“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南史·后妃传下·陈武宣章皇后》:“后善书计,能诵《诗》及《楚辞》。”
    • 4.
      会意字释义: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合成的一个新汉字,这种造字法就叫作会意,属于六书中的一种。
    • 5.
      会意释义:⒈六书之一。会意是说字的整体的意义由部分的意义合成,如“信”字。“人言为信”,“信”字由“人”字和“言”字合成,表示人说的话有信用。⒉会心。
    • 6.
      俗体释义:⒈格调不高雅的文体。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序》:“夫文有神来、气来、情来,有雅体、野体、鄙体、俗体。”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法》:“学诗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 郭绍虞 校释引 陶明濬 《诗说杂记》:“俗体者何?当是所盛行如应酬诸诗,毫无意味,腴词靡靡,若试帖等类。”⒉指俗体字。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其在中书,堂吏书牒尾,以俗体书宋为宋。公见之,不肯下笔。” 元 周伯琦 《六书正讹序》:“虽或辨其舛戾,而犹淆以俗体。”
    • 7.
      六义释义:⒈亦称“六诗”。⒉指六书。
    • 8.
      六体释义:⒈六种字体。(1)指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汉书·艺文志》:“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繆篆、虫书,皆所以通知古今文字,摹印章,书幡信也。”(2)指大篆、小篆、八分、隶书、行书、草书。唐 张怀瓘 有《六体论》。⒉指六书。《周礼·地官·保氏》“五曰六书”唐 贾公彦 疏:“书有六体,形声实多。”参见“六书”。⒊《尚书》的六种文体。汉 孔安国《尚书序》:“典、謨、训、誥、誓、命之文,凡百篇。”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二篇:“《书》之体例有六:曰典,曰謨,曰训,曰誥,曰誓,曰命,是称六体。”@
    • 9.
      六文释义:⒈指六书。⒉六种文字,即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鸟书。
    • 10.
      区中释义:人世间。《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迫区中之隘陜兮,舒节出乎北垠。”唐 王昌龄《裴六书堂》诗:“窗下长啸客,区中无遗想。”宋 范仲淹《老子犹龙赋》:“圣人之道也,无幽不通,一则致霖雨於天下,一则宣教化於区中。”清 魏源《杂诗》之四:“寧知区中士,中有百年恨。维帝高冥冥,安闻下土怨。”
    • 11.
      四象释义:⒈指春、夏、秋、冬四时。 体现于卦上,则指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四种爻象。⒉古代用来表示天空东、北、西、南四个方向的星象。即东方苍龙,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⒊指日、月、星、辰。⒋指阴、阳、刚、柔或吉、凶、悔、吝。⒌指暇、顺、雍、嘉四种治政要求。⒍指六书的象形、象事、象意、象声四体。
    • 12.
      字例释义:造字的条例。指六书。
    • 13.
      小学释义:⒈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⒉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古时小学先教六书,所以有这个名称。
    • 14.
      形声释义:六书之一。形声是说字由“形”和“声”两部分合成,形旁和全字的意义有关,声旁和全字的读音有关。如由形旁“氵(水)”和声旁“工、可”分别合成“江、河”。形声字占汉字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也叫谐声。
    • 15.
      指事释义:也叫象事。六书之一。指以象征性的符号表示意义的造字法。如“上”(古作“ ”)“下”(古作“ ”)。
    • 16.
      简用释义:简选任用。《后汉书·樊儵传》:“郡国举孝廉,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耆宿大贤多见废弃,宜勑郡国简用良俊。”元 罗贯中《风云会》第二折:“我朝有殿前都点检 赵匡胤,文武全才,乃先帝简用之臣。”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其本道有才者,即可特授,否则开缺另候简用,即以道缺给之。”
    • 17.
      臂指释义:谓运用自如;指挥灵便,如臂之使指。语出 汉 贾谊《陈政事疏》:“今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唐 元稹《授刘悟昭义节度使制》:“遂驻腹心之雄,以供臂指之用。”明 宋濂《题张如心<初修谱叙>后》:“积岁既久,上下相安,军民之间,匪但臂指相似,抑有家人妇子之意。”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如此则内外并举,臂指灵通,宪章草完,奉行有準。”
    • 18.
      象事释义:⒈谓想象事情。 ⒉即指事。“六书”之一,是汉字的一种造字方法。
    • 19.
      象形释义:六书之一。 指描摹实物形状的造字法。如“日”,画一个太阳的形状“⊙”;“月”,画一个新月的形状“☽”。
    • 20.
      象意释义:“六书”之一。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

六书(lius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六书是什么意思 六书读音 怎么读 六书,拼音是liù shū,六书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六书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