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国俗 国俗的意思
guó

国俗

简体国俗
繁体國俗
拼音guó sú
注音ㄍㄨㄛˊ ㄙ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uó,(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组词】:国家。国土。国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是”)。(2) 特指中国的。【组词】: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3) 姓。

sú,(1)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组词】:俗尚。风俗。习俗。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2)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组词】:俗名。俗语。俗曲。雅俗共赏。(3)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组词】:俗气。俗物。鄙俗。粗俗。庸俗。(4) 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组词】:俗人。世俗。僧俗。凡夫俗子。

基本含义

指某个地区或国家特有的风俗习惯和传统。

国俗的意思

国俗 [guó sú]

1. 一国的风俗。

3. 清王朝统治者称其本族风俗为国俗,以别于汉人风俗。

国俗 引证解释

⒈ 一国的风俗。

《孟子·告子下》:“华周 杞梁 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
宋 苏辙 《王存磨勘改朝散郎》:“具官 王存,文雅足以饰吏事,靖重足以镇国俗。”

⒉ 清 王朝统治者称其本族风俗为国俗,以别于 汉 人风俗。参见“国字”。

《清史稿·后妃传·皇后乌喇那拉氏》:“国俗忌剪髮,而竟悍然不顾,朕犹包含不行废斥。”


国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吉云释义:五色云。古人以为吉祥之兆。旧题 汉 郭宪《洞冥记》卷二:“帝曰:‘何谓吉云?’朔 曰:‘其国俗之云气占吉凶。若乐事,则满室云起,五色照人,著於草树,皆成五色露珠,甚甘。’”唐 白行简《五色露赋》:“徵勒毕之言,以为国泰;验吉云之説,乃辨时康。”
    • 2.
      国俗释义:⒈一国的风俗。⒉清王朝统治者称其本族风俗为国俗,以别于汉人风俗。
    • 3.
      宽略释义:宽大不苛细。《后汉书·东夷传论》:“昔 箕子 违衰 殷 之运,避地 朝鲜。始其国俗未有闻也,及施八条之约,使人知禁,遂乃邑无淫盗,门不夜扃,回顽薄之俗,就宽略之法,行数百千年。”宋 苏辙《龙川别志》卷下:“若置 确 不问,则於皇帝孝治为未足,若不少加宽略,则於太皇太后宽政为少损。”
    • 4.
      富不过三代释义:中国俗语:古人说“富不过三代”,完整的是“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 5.
      杞梁妻释义:春秋 齐 大夫 杞梁 之妻。或云即 孟姜。杞梁,名 殖(一作 植)。齐庄公 四年,齐 袭 莒,杞梁 战死,其妻迎丧于郊,哭甚哀,遇者挥涕,城为之崩。后演为 孟姜女 哭长城的传说故事。《礼记·檀弓下》:“齐庄公 袭 莒 于夺,杞梁 死焉。其妻迎其柩於路,而哭之哀。庄公 使人弔之,对曰:君之臣不免於罪,则将肆诸市朝而妻妾执;君之臣免於罪,则有先人之敝庐在,君无所辱命。”《孟子·告子下》:“华周 杞梁 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孙奭 疏:“或云 齐庄公 袭 莒,逐而死,其妻 孟姜 向城而哭,城为之崩。”汉 刘向《
    • 6.
      活跳跳释义:活跃,充满活力。 梁斌《红旗谱》六:“活跳跳的闺女,心性儿有多么活泼,身子骨儿有多么结实!”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第十章一:“文人学士们的作风在向死路上走去,而民间的作品却仍是活人口上的东西,仍是活跳跳的生气勃勃的东西。”
    • 7.
      润改释义:润色修改。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第一章二:“他们是从这一个人传到那一个人,从这一个地方传到那一个地方。有的人加进了一点,有的人润改了一点。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其真正的创作者与其正确的产生的年月的。”
    • 8.
      煖答世释义:蒙古语。 元 代称帝王受佛戒的仪式。明 陶宗仪《辍耕录·受佛戒》:“累朝皇帝先受佛戒九次,方正大寳,而近侍陪位者,必九人或七人,译语谓之煖答世。此国俗然也。”
    • 9.
      瓦子释义:⒈碎瓦片。唐 杨凝式《赠张全义》诗:“洛阳 风景实堪哀,昔日曾为瓦子堆。不是我公重葺理,至今犹是一堆灰。”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诡习》:“江 淮 术士 王琼,尝在 段君秀 家,令坐客取一瓦子,画作龟甲,怀之。一食顷取出,乃一龟,放於庭中,循垣而行,经宿却成瓦子。”⒉瓦市。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马行街铺席》:“马行 北去,旧 封丘门 外祆庙斜街,州北瓦子……其餘坊巷院落,纵横万数,莫知纪极。”《水浒传》第一一○回:“﹝ 李逵 等人﹞来到瓦子前,听的勾栏内锣响。”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第一章:“﹝讲唱文学﹞
    • 10.
      绮腻释义:温柔细腻。 茅盾《虹》二:“现在,现在,两颗心儿也还是依旧,可是环境变了,他不得不承认现实的威权,不得不割断十年来的绮腻心肠。”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第四章:“﹝ 六朝 民歌﹞较之《诗经》里的情诗,尤为温柔敦厚;只有深情绮腻,而没有一点粗犷之气。”
    • 11.
      覆诞释义:指 辽 俗再生礼仪。清 周亮工《书影》卷七:“再生礼,国俗(指 辽 俗)每十二年一次,行始生之礼,名曰‘再生’,惟帝王与太后、太子,及裔离堇得行之。又名‘覆诞’。”
    • 12.
      陵颓释义:衰落败坏。《宋书·裴松之传》:“惧国俗陵頽,民风凋伪,眚厉违和,水旱伤业。”《新唐书·敬晦传》:“於是,帅不政,法制陵頽,曙 引大吏廷责之。”
    • 13.
      颠夺释义:反覆斟酌。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第十三章引 明 无名氏《二贤传》:“老蛮子爬伏在那鞍轿上,唬得他浑身打战战兢兢,良久还过一口气,腹内展转自颠夺:我今年枉活八十多岁许,这是我少智无谋缺欠通。”
    • 14.
      鬼子母释义:佛教神名。 梵名 诃梨帝南,义译为欢喜。晋 末 凉 译为 鬼子母。王舍 城 娑多药叉 之女,既嫁,生五百儿。发恶愿欲尽食 王舍 城中他家之小儿。经佛度化,转为保护小儿之神。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健驮逻国》:“梵释 窣堵波西北行五十餘里,有窣堵波,是 释迦如来 於此化 鬼子母,令不害人,故此国俗祭以求嗣。”《金瓶梅词话》第二回:“略施奸计,使阿罗汉抱住比丘尼,纔用机关,交 李天王 搂定 鬼子母。”《后水浒传》第三十回:“走过村坊,人人只道灶王婆;行到市镇,个个尽疑 鬼子母。”

国俗(guos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国俗是什么意思 国俗读音 怎么读 国俗,拼音是guó sú,国俗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国俗造句子